公司财务治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3124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财务治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公司财务治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公司财务治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公司财务治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公司财务治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财务治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财务治理课件(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公司财务治理,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财务治理机制 经营者激励,安然(Enron)公司案例分析,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以电力、天然气产品起家,后来又扩展能源零售交易业务,并涉足高科技宽频产业 运营范围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员工超过2.1万。安然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2000年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股价在2000年8月触及顶点90.56美元 连续4年戴上 财富杂志授予的“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桂冠,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7位,曾被哈佛商学院认为是旧经济向新经济成功转变的典范,案例导读:,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

2、题为安然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指出安然财务有黑箱,质疑安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10月16日,安然公布第三季业绩突然宣布,该公司第三季度亏损6.38亿美元,其净资产因受到外部合伙关系影响而减少12亿美元。六天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对安然展开调查 11月8日,安然宣布,在1997年到2000年间由关联交易共虚报了五点五二亿美元的利润,从安然事件看美国公司治理 存在的问题,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性。安然公司同绝大部分美国的上市公司一样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导致经理层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不勤勉尽责。安然公司与其董事之间存在大量的除董事服务费(每人7.9万美元)之外的利益关系,如与其个人拥有的其

3、他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另有咨询服务合同以及向其任职的科研机构捐赠等等,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诚信,为谋求个人私利忽视公司利益,董事会监督不力。1999年,董事会不顾职业道德,听从当时的董事会主席肯尼思莱和首席执行官杰夫斯基林的建议,允许当时的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暗地里建立私人合作机构,非法转移公司财产。董事会和公司高层完全忽视了对安德鲁法斯托行为的监控 利用关联交易制造利润。安然公司的关联交易方式风险性极高,大量账外经营业务形成了高负债,大量债务集中暴露产生了公司信用危机安然自已的资产负债表上只列了130亿美元,而据分析,其负债总额可能高达400亿美元 .,外部审计机构的问题与责任。安达信会计师既

4、是安然的审计师又是安然的财务顾问。安然公司支付给安达信公司的费用中,财务顾问费用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作为独立的审计因利益冲突而无法做到真正独立 金融分析师推波助澜,为安然神话创造条件。英国金融时报这样评判:“安然公司失败的教训与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如出一辙:融资过度、传媒和华尔街的竭力宣传以及投资者的轻信共同吹出了一个大泡泡。”,安然事件后美国公司治理的改革,2002年2月13日,SEC主席Harvey Pitt要求证券交易所重新审视其公司治理方面的具体标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率先行动起来,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对上市规则进行修改 两大交易所提出了很多相似的改革方案,这些改革方案

5、主要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 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和和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等。纽约证券交易所提出的方案更加详细和具体,它还建议SEC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及公司CEO的监管。,安然事件后美国公司治理的改革奥克斯法案,7月26日,美国国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关于会计和公司治理一揽子改革的奥克斯法案;7月30日,布什总统在白宫签署了该项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奥克斯法案从加强信息披露和财务会计处理的准确性、确保审计师的独立性、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等主要方面对现行的证券、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而且针对上市公司新增了许多相当严厉的法律规定。奥克斯法案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

6、美国本国的上市公司,也同时涵盖了在美上市的非美国公司 布什总统称该法案是“罗斯福时代以来,有关美国商业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定期报告披露: 锁定CEO和CFO个人责任,公司改革法案要求CEOCFO对公司定期报告(年报和季报)进行个人书面认证, 本人审查了报告。据本人所知(based-on-the-knowledge),报告不存在有关重要事实的虚假陈述、遗漏或者误导,符合证券交易法13(a)和15(d)节的要求; 如CEOCFO知道(knowing)定期报告不合证券交易法13(a)和15(d)要求,仍然作出书面认证,可并处不超过100万美元的罚款和不超过10年的监禁;如果CEOCFO蓄意

7、故犯(willfully),可并处不超过500万美元的罚款和不超过20年的监禁。,其他条款,防止CEOCFO的利益冲突:禁止公司向CEOCFO提供贷款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违规,管理者丧失业绩报酬:若SEC因公司公布的定期报告有重大违规,命令公司提交财会重述,CEOCFO在违规报告发表之后的12月内获得的一切业绩报酬(包括:奖金、认股选择权)和买卖股票的收益都必须返还公司 SEC解职令: 如果SEC认为公众公司董事和其他管理者存在欺诈行为或者“不称职”,可以有条件或者无条件、暂时或者永久禁止此人在公众公司担任董事和其他管理职务。以前,SEC须向法院申请解职令,并且得证明有问题的董事或者其他管理者为

8、“实质不称职”,设立公司审计委员会,公司改革法案把审计委员会提升到公众公司的法定审计监管机构。公司改革法案要求公众公司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必须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 除了董事津贴、审计委员津贴之外,不从公司领取其他酬金;不受控制股东或者管理层影响的“非关联人士”(unaffiliated)。此外,委员会至少要有一名财务专家 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是:(1)从管理层之外的来源获得公司信息。(2)在外部审计和管理层之间构成隔离带。(3)从外部获得财务咨询。审计委员会有权聘用独立财务顾问,从而在处理疑难问题的时候,能够摆脱管理层和外部审计的影响。,强化对外部审计的监管,创设“公众公司财会监管委

9、员会”(PCAOB)PCAOB名义上是自律组织,实际上是SEC控制的、负责监管审计行业的准官方机构。 PCAOB拥有以下权限:负责审计注册; 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纪律;对注册审计事务所实行年检负责调查审计事务所的不法行为 禁止外部审计向上市公司提供与审计无关的服务,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一、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1、现代企业制度 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2、两权分离与代理问题 第一类代理: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所有者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经营者的目标则可能掺杂了各种自利因素,如追求个人利益与传奇价值。,第二类代理: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公司的控制权对中小股东进行利益侵

10、占,或者控股股东联合高管一同对中小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 如何设计良好的权责对等的组织架构和权利配置、构建高效率的运作体系、在有效的监管约束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在企业各利益集团之间分配利益,同时管控利益背后随之而来的风险,就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3、不完全契约与代理问题 人们所签订的契约是不完善的。(1)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人们拥有的信息及理性是有限的;(2)人们很难用准确无误的语言吧可能发生的情况写进契约;(3)契约在执行过程中是需要监督和仲裁的。,二、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立足于结构、机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学者对公司治理有不同的定义。分别从公司治理的代理

11、问题、制度、组织结构、参与主体以及利益关系安排等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界定。,(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1、美国学者布莱尔(Blair)将公司治理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2、詹森等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代理问题,焦点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相一致。 3、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外部治理,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外部治理就是市场对公司的治理,但不是市场交易本身,仅是市场机制对公司内部的影响力和牵引力。第二层次是内部治理,即通常讲的法人治理结构。,4、蒙克斯和米诺认为,公司治理是影响公司的方向和业绩。 5、奥

12、利弗哈特(Oliver Hart)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一文中提出了公司理论分析框架。他认为,公司治理在一个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条件是代理问题,确切地说是组织成员,包括所有者、经营者、职工或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第二个条件是交易费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合约解决。,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体系,明确规定了公司各参与者的责任与权利分布,并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所应该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7、巴塞尔委员会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提出,从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关系、内控系统、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

13、信息透明度八个方面是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所必备的基本要素。,8、全美董事联合会咨询委员会(NACD)将公司治理的目标定义如下:公司治理要确保确立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建立适当的管理结构(组织、系统、人员),同时要确保这些管理结构有效运作以保持公司的完整、声誉,以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责任。 9、钱颖一认为,公司治理涉及的内容:一是公司控制权的配置与行使;二是对董事会、经理和员工的监控及对他们的绩效评价;三是激励方案的设计和推行。,10、吴敬琏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组成的一定制衡关系。 从最广泛意义来说,公司治理不仅仅是结构,也不仅仅是机制,而是

14、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及非正式的制度来明确公司治理各个主体的权、责、利,通过外部的和内部的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利益的公司制度框架。,这个概念是最广义的公司治理概念,它不仅仅“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而且将涉及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都涵盖进来,在强调治理组织架构安排的基础上,考虑并利用外部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 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有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部分构成,并用产权和市场两条线连在一起。,内部治理即通常所说的治理结构,是

15、股东及其他参与者利用公司内部的机构和程序参与公司治理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它包括股份、股东、股东会与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管理层激励等方面。 外部治理是指公司的出资者(股东和债权人)通过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控制,以确保出资者收益的方式。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是通过市场的外部制约而发生作用的,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经理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等方面。,(二)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区别,牛津大学学者契科尔(RI. Tricker),他在其公司治理一书中最旱提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他认为,公司管理是运营公司,而公司治理则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 。,戴顿(Kenneth NDayton

16、,1984): 公司治理指的是董事会利用它来监督管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公司管理则是管理人员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所以公司治理规定了整个公司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公司管理则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公司奔向目标,从终极目的来看,公司治理和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只是各自扮演不同层次的角色,公司战略实际上是维系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根本纽带。,三、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主体、客体与参与者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1、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及信息不对称,出现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 代理理论认为公司治治理目标就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强调股东单边治理。,2、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关系的契约,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投入了专用资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应该参与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股东利润最大化,而应同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股东利润最大化并不等于企业创造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企业各相关利益关系者利益最大化才是现代公司经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