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2317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教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旧课:,第三章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 3.1 职业道德理论 1.含义 2.服务行业职业道德的内容 3.2 角色定位理论 1.含义 2.角色定位的内容 3.3 双向沟通理论 1.含义 2.双向沟通理论的观点,服务礼仪,第三章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3.4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三A法则理论,一、三A法则理论 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曾经提出来一个所谓的三A法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注意善于向交待对象表达我们的善良、尊重、友善之意。第一个A,接受对方。第二个A,重视对方。第三个A,赞美对方。,人际交往中的魔鬼数字“73855”,(一)接受对方(Accept) 宽以待人,“

2、客人永远是对的”。,(一)接受对方,1、表情 服务千般好,微笑第一招。 微笑是一种语言。微笑是 社交场合中最有吸引力、最有 价值的面部表情。,今天你笑了没有,今天你笑了没有,我想看你笑; 今天你笑了没有,我想听你笑; 今天你笑了没有,我想让你笑; 今天你笑了没有,为啥你不笑? 怎么都是一辈子,咱得天天笑; 怎么都是一辈子,咱得笑到老; 怎么都是一辈子,不笑白不笑; 怎么都是一辈子,笑一笑十年少。,2、举止 上班就是上台,工作就是演出,我们就是演员。,(一)接受对方,3、说话 交谈时的三不准: (1)不要打断别人; (2)不要轻易补充对方; (3)不要随意更正对方。,(一)接受对方,得罪人往往不

3、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而是让人难堪下不了台。,(二)重视对方 (Attention),人们最迫切的意愿, 就是希望自己受到重视。 我们能互相赠与对方最 好的礼物就是对对方的 重视。 “你就给别人对你的 态度。”,(二)重视对方 (Attention),重视对方具体表现:,1、牢记服务对象的姓名。 2、善用服务对象的尊称。 3、倾听对方的讲话。 (微笑、注视、姿态、点头、回应),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苏格拉底,(三)赞美对方 (Admire),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实际是在欣赏自己,是自信的表现。,故事一: 元旦联欢会上,张军唱了一首青花瓷,唱得虽然很投入,但明显跑了

4、调。同学们都鼓掌表示鼓励。王华和李梅对张军进行了赞美。 王华对张军说:“张军,你唱得太棒了,你真是个音乐奇才呀!” 李梅对张军说:“张军,你唱得既认真又投入,你是好样的!” 请你思考: 你更欣赏哪种赞美?为什么?,故事二: 莱特兄弟在八九岁时,一天晚上,两人在树下玩耍,抬头一看,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一轮明月正挂在树梢上。两个孩子高兴的跳起来,就爬上树去摘月亮,月亮没摘到,不小心撕破了衣裳,还摔伤了腿。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指责孩子,反而还给予了赞扬:“你们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是有趣的、新奇的、伟大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月亮很高,在树梢上怎么能摘得到呢?我希望你们将来制作一种有神翼的大鸟,骑着它到

5、天上去摘月亮。”小哥俩听了父亲的赞扬和鼓励,就决心去造这种“神鸟”了。后来,他们不断设计凌空搏击的“神鸟”,父亲也长期当他们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思考:你对莱特兄弟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高兴吗?为什么?,(三)赞美对方 (Admire),要善于发现并善于 欣赏对方的长处。 注意要点: (1)实事求是; (2)懂得适用对方,夸到点子上。,案例分析:,2005年绍兴春天百货开业。走进春天百货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悠扬琴声、华美的装潢令人耳目一新;西餐厅浪漫的钢琴演奏被“克隆”到了现场。麦当劳、星巴克等国际顶级餐饮品牌随同进入,给春天百货“一站式”消费提供了条件。购物、观光、娱乐、餐饮、

6、休闲等功能均得到体现,彻底打破了绍兴传统商贸中心“百货大楼”的模式。 可是在老百姓中间,它的初次亮相却并不尽人意。 与开业当天如涌的人潮相比,后来可谓门可罗雀,现已关门改为电器商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春天百货最初的定位是高端消费群,特别是时尚女性的高端消费。开业当天,老百姓进去一看:“东西好贵啊!”尽管春天百货在此后的经营中并未一直走高端路线,也经常打折促销吸引老百姓光顾,但最终还是关门大吉了。 分析:导致春天百货关门大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案例分析: 某公司登报招聘一名文职人员,大约有30多人前来应聘。入选的竟是一位既没有带一封介绍信,也没有任何人推荐的小伙子。人问其故,经理解释说:“

7、他带来了许多介绍信,他神态饱满,服饰整洁,在门口蹭掉了脚下带的土,进门后随手轻轻地关上门。说明他做事有条不紊、仔细认真;当他看到有位残疾人时,就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其他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迈过去,而他却很自然地俯身捡起它并放在桌子上,并且回答我提问时简洁明了、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难道这些不就是最好的介绍信吗?,3.5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首轮效应理论,首轮效应理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初次接触某人、某物、某事时所产生的即刻印象,通常会对该人、该物、该事的认知方面发挥明显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首轮效应理论的含义,1、瞬时性,二、首轮效

8、应理论的重要特征,人与人见面的最初印象取决于: 最初的7秒-2分钟 32% 来自口语 68% 来自态势语,2、非理智性(感觉) 光环效应人们常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二、首轮效应理论的重要特征,3、经验性 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深入细致的认知。例如,男生往往认为女生心细、胆小、娇气;女生则往往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二、首轮效应理论的重要特征,4、不可逆性,二、首轮效应理

9、论的重要特征,一张单程车票,谢谢!,(一)第一印象 重要提示:第一印象,决不能是平时状态,无准备状态的第一印象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三、首轮效应理论的观点,(二)心理定势 第一印象形成之后,往往会使人产生心理定势。,三、首轮效应理论的观点,你看到了什么,青蛙也能变王子,1.这个图片中隐藏着11个人脸,您能看出几个?一般人都只可以看出4-5个,如果您观察出了8个,恭喜您,您有敏锐的观察力!,3试试看您能统计出这张图片中有多少个黑点?,4.图中这些横线条都是平行的吗?如果您说不是,那么您错了!,5.图片中是不是两个中心点是一样大的?,7.这只大象有几条腿,不要说是七条腿哟!,16.别以为这是一个

10、外国老者,其实,最后一张:树上画了多少个人?Last picture, how many faces on the tree? NanHai ShenLi Liu Hua Safety Officer QWL,看到什么取决于注意什么 听到什么取决于想听什么,同一件事或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 不要强求别人和自己的看法相同,换一个角度,看到的也许就是另一种风景,(三)制约因素 1、个人因素 身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较之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通常会更为真实,更为准确。,三、首轮效应理论的观点,(三)制约因素 2、外界因素 感官、氛围、传播、人员,三、首轮效应理论的

11、观点,案例,林肯传中有这样一件事:一天,林肯总统与一位南方的绅士乘坐马车外出,途遇一老年黑人常常地向他鞠躬。林肯点头微笑并也摘帽还礼。同行的绅士问道:“为什么你要向黑鬼摘帽?”林肯回答说:“因为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可见林肯深受美国人民的热爱是有其原因的。1982年美国举行民间测验,要求人们在美国历届的40位总统中挑选一位“最佳总统”时,名列前茅的就是林肯。 思考题: 林肯向老年黑人脱帽致礼说明了什么?,3.6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亲和效应理论,一、亲和效应理论含义 就是人们在交际应酬里,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而这种相互接近,则通常

12、又会使交往对象之间萌生亲切之感,并且更加相互接近,相互体谅。,3.6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亲和效应理论,二、亲和效应理论的要点 1、近似性 2、间隔性 3、亲和力 (微笑、倾听、活力、善待、谦逊) 亲和力就是能让对方感觉到你就是他,他就是你,没有彼此,相互融入的一种沟通魅力。相互接近、相互体谅,有一定的共同之处。,3.6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亲和效应理论,三、亲和效应 - 提高技巧 1、要注意微笑。 2、要亲切地与人打招呼。 3、要有眼神的交流。,课题小结:,第三章 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 四、三A法则理论 (一)接受对方 (二)重视对方 (三)赞美对方 五、首轮效应理论 (一)含义 (二)重要特征 (三)观点 六、亲和效应理论 (一)含义 (二)要点 (三)提高技巧,作业:,一、服务人员如何向服务对象表达敬重之意? 二、如何培养亲和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