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21671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制度经济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春瑰,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制度,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 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这表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要更接近现实。,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 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利他主义动机也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如:义务鲜血而不留名,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单纯地

2、做出牺牲等等。,人之初,性本善。 亦或性本恶?,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举例: “扑火勇士” 毛永固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事件:青年农民毛永固因扑火导致“双手基本残废,丧失了劳动能力,当地政府授予他“扑火勇士”荣誉称号。但按当地民政厅规定,农民不被列为抚恤对象。毛永固悲愤交加,铤而走险,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制度评论:非财富价值和偏好(见义勇为)付出的代价越小(比如他负伤后可以得到较多的抚恤金),这

3、种非财富价值(见义勇为得到的心理上的满足)在他的决策中就越重要。,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群体起作用;,()受到胁迫和威胁;,()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附效应;,()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唐山13位农民风雪兼程 年三十赴湘抗击冻灾,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2月6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下午,与同村的12位普通农民一起,自费包车奔赴湖南,去帮助当地民众抗雪救灾,重建电网。于是在湖南省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市抢险救灾第

4、一线,有了一支由13位唐山农民组成的救灾小分队。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王加祥62岁,年龄最小的王金龙只有19岁。,陈光标,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 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 7.13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人。 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 2008年四川地震,及至2014年云南地震,都派人和物援助 陈光标先生对财富的认识: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上 善 若 水 慈 济 天 下”,权威服从实验,1961-1962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Stanley Milgram)的权威服从

5、问题实验: 实验参与者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在一名穿白袍的实验者指导下,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身上贴着电极片,被绑在椅子上,如果答对,老师继续问下一题,如果答错,实验者会指示老师电击学生,电击并将随错误率以每次增加15V电压递增,直到最高电压450V。自始至终,这些“学生”都是米尔格兰的同谋,他们并没有遭到电击,他们发出的痛苦的尖叫只是表演,但“老师们”并不知情。,米尔格兰是想知道,“老师们”会不会将这个实验进行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学生们的痛苦尖叫而停手。实验之前,米尔格兰和他的学生们估计会有1%-2%的老师会进行到底。而几个精神科医师的预测比率则是更低的千分之一左右。然而,他们错了

6、,将近三分之二的老师持续到实验结束,也就是他们将令人高度痛苦的450伏特电击“学生”。这些“老师”对白袍实验者的服从令人震惊。 盲目服从权威可能衍生罪恶的黑暗人性,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 。 阿罗、西蒙、科斯都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诺思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

7、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是收益最大化,即第一层次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的是中等理性,即有限理性。,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原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够,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样不理想。如到书店买书,考试划范围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关键是要有用的信息,增大信息搜寻成本。,“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事前不对称(逆向选择) ,如买房、看

8、电影、人才招聘等。,二是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 ,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许多买卖关系等 。,又如: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网上销售、国有企业亏损、员工偷懒等。,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结果可能是盲目崇拜权威、科学家、股评家、“特异功能”大师。,或者凭感性判断事物、以过去事实来判断未来、很急情况下往往走捷径。,盲从世俗权威,圣经十诫第二诫“不得偶像崇拜”,便是告诫人类不能盲从世俗的权威,将其奉为偶像,一旦跪拜于世俗的权威脚下,必然丧失自由。 极权政治下,人们处于巨大的作恶机器中,每个人都在悄无声息地为一个恶的总目的日常化地作各种局部或较小的恶

9、,以至于完全遗忘了自己在作恶,仿佛那是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艾希曼,一个杀了200万尤太人的纳粹党徒将杀害无辜的人仅仅看成自己忠于职守,不但不是罪恶,竟然还是美德,在他们交出自由“赢得”了奴役心甘情愿甚至欢欣鼓舞地去作恶之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自由”了,没有了世俗权威,他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它被视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的行为特征。 所谓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在威廉姆森看来,人们追求私利有程度深浅之分。程度最强烈的,也是

10、交易成本经济学所注重的。他假设,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 斯密只看到人的利己心,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他没有看到人们利己中损人的方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努德海文认为,威廉姆森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忽略了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努德海文提出了一个“分裂内核”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人类同时具有天生的诚信本能和机会主义倾向。,威廉姆森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交易环

11、境,可信度,内核:机会主义倾向,努德海文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对机会主义的约束,核心:机会主义,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 :,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二是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损人利己又分两种情况:,一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附带地”损害他人,如工厂排污、开采小煤矿而不顾工人的死活,践踏草地走近路等;,二是“故意”损人利己,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身上,如偷、抢、骗等。,损人利己的反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斯密的不足,斯密只看到了人的利己的一面,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节资源的配置。没看到损人的一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导致交

12、易费用的产生和市场的复杂性。,结论:新制度经济学具有超凡解释力的原因: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同时也基于这些假设而开展一系列的研究。,二、 制度及其作用,(一)制度的含义 1.何为制度?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他们的预期能够实现的基础上的,只有在确信他们的预期能够兑现的情况下才能够购买、销售、雇佣劳动、投资和进行创新等交易。我们希望这些交易是可预见的,因为这减少了摩擦和不确定性。,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要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即为制度。,例如:我们要与许多陌生人打教导,但我们却对他

13、们的可预见行为寄予了很大的信任:储蓄、购买商品、雇佣劳动力、投资、接受理发、医疗等服务。 原因在于他们都受制于制度对其不交货或质量问题或蒙骗我们的机会主义动机施加的限制。如果自私地违背与我们签订的合同,将招致惩罚。可见,现代经济生活相当不可靠,它以大量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则为基础。,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 货币减少了物物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并且对自己能获得所需要之物的信心大大增强,所以,货币有助于节约协调成本。 “钱生钱”的秘密,教材p1516,一个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使人们享受到了更快捷,更安全的交通。 题外话:“非右侧行驶”与“酒后驾车”哪个更容易不遵守? 确立各种保护产权的制度使人们能

14、与他人进行买卖活动并建立信用关系。,2.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理解,凡勃伦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某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习惯化和被人广泛地接受,这种习俗已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生存竞争和淘汰适应过程的结果。,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1857年7月30日出生于康斯威辛州,是挪威移民后裔。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 凡勃伦的主要著作有 有闲阶级论 营利企业论 德帝国与产业革命 近代不在所有制与

15、营利企业。,凡勃伦的主要观点,A.关于有闲阶级 他承认社会上存在这阶级利益的冲突,一个阶级努力于社会生产事业,另一个阶级则坐享优越的生活,并依赖资本的力量指挥生产。有闲阶级积累财富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物质的、精神的、知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消费上的挥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即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财富被视为权力、威望、荣誉和成功的象征。消费是为了出名。由此又产生了凡勃伦效应和凡勃伦商品的概念。,凡勃伦商品:不是以效用(主要指的是物质效应)而是以价格作为标准来购买的商品,价格高才会购买。 凡勃伦商品是奢侈品,与吉芬商品对立。 凡勃伦效应:通过在消费上的挥

16、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产生的效应。于是会产生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 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的经济现象。 郭美美炫富、中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B关于社会制度演变 凡勃伦在其著作中把社会经济发展视为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社会结构的演进是一种制度的自然选择过程。社会进步是适者生存的思想习惯和个人被迫适应变化的环境的结果。制度必须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而变化,这些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在变化的过程中,文化总是落后的。在旧的现有的制度中占有主流地位的有闲阶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会阻止制度变革。,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从原始的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演进而来的“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两个基本制度构成的,以人类改进工艺的本能和获取利益的本能为根源。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控制“机器利用”,社会分为两大阶级:工程师、技术员、科学家和工人等物质生产者;老板、经理、商业推销员等;后者依靠所有权控制工业,目的在于获得丰厚利润,两大阶级存在矛盾。,康芒斯 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集体行动的范围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