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2100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讲义(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目录,一、“法治思维”的提出 二、“法治思维”的内涵 三、 怎样提升运用“法治思维” 的能力,一、“法治思维”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能力”。,一、“法治思维”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一、“法治思维”的提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五个体

2、系:,部署了六大任务,决定,二、法治思维的内涵,(一)法治思维的含义: 1.概念: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姜明安: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治國理政,中国法律发展评论,2012 年04期。),二、法治思维的内涵,(二)法治理念 1.概念 法治: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与人治、德治相对立,指依法办事的理念,指一种良好的秩序,是有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二、法治思维的内涵,2.法治内涵:,二、法治思维的内涵,(1)法律至上: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3、,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 潘恩:“在法治国家里,法律是国王,而非国王是法律” 。,二、法治思维的内涵,【例】全国告“父母官”第一案 1987年7月,苍南县政府以未经合法审批、占用水道为由,将该县耙艚乡农民包郑照所建的房子被拆除。包郑照不服,多方要求解决此事未果,于1988年8月将苍南县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请求确认其房屋合法,赔偿经济损失。温州市中级法院予以受理(因当时行政诉讼法尚未颁布,按照民事诉讼程序),经审理后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包郑照不服向省高级法院上诉,二审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宣告了政府从管理者同时作为被监督者的

4、角色转换。该案促进了行政诉讼法的出台,是中国民主进程法制建设道路上的里程碑式案例。,二、法治思维的内涵,2009年11月13日早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村民唐福珍以死相争未能阻止政府组织的破拆队伍,最后“自焚”于楼顶,烧得面目全非。,【例】强拆案,二、法治思维的内涵,【例】 本溪市华厦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华厦公司)计划开发一个名为“山水人家”的别墅项目,2008年4月30日,华厦公司派人将张剑家房屋中的一间半强行拆除,并打碎全部门窗。当年5月14日上午,华厦公司主管“山水人家”项目拆迁事宜的王维臣、周孟财带领拆迁人员来到张剑家。目击事情经过的拆迁户在警方的笔录中称,当时的拆迁人员多达

5、四五十人,手中持有镐把、螺纹钢筋等器械。拆迁人员来到现场后,约有十人左右强行进入张剑家中。张剑从床上抄起一把水果刀,向离他最近的人猛扎几刀,致此人死亡。 “判三缓五”。,二、法治思维的内涵,(2) 良法之治: “完善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亚里士多德:“ 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A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B 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立法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共49个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2015年3月15日,立法法修正案扩大至全部284个设区的市,以及不设区的广东省东莞、中山市和甘肃省嘉峪关市设区的市地方立

6、法权。 权限:城市建设、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 。,二、法治思维的内涵,二、法治思维的内涵,【例】孙志刚案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1982-2003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二、法治思维的内涵,旧法缺陷: 1.拆迁目的 2.拆迁主体 3.补偿标准 4.立法本身,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2011,二、法治思维的内涵,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2011 2001年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2011年国务院通过了国有土

7、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目的导致断水、断电、断路、暴力手段。,1.立法目的不当,二、法治思维的内涵,旧拆迁条例不区分公益拆迁和非公益拆迁,只要是为了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都可以实施强制拆迁;新拆迁条例明确规定房屋拆迁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且明确列举了属于公共利益范围的六种情形:(1)国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3)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环境和资源保护等公共事业的需要;(4)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

8、需要;(5)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予以具体化,减少非公益强制拆迁,限制了商业拆迁。,二、法治思维的内涵,2.拆迁权力主体不当: 旧法规定行政机关和法院是拆迁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6年通过04年修改)第83条,土地管理实施条例(98年颁布11年修改)第45 条和2011 年1 月21 日国务院通过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规定: 土地征用房屋强制拆迁应由有关单位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即只有司法强制拆迁才算合法,最高人民法院通知,各地法院不得以各种理由参与拆迁,法律并未授予

9、行政机关强制拆迁的权利,因此行政诸机关对他人房屋的强制拆迁行为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是非法行政的。,二、法治思维的内涵,4.立法本身 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现行宪法第四个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立法法第8条第6项规定:对非国有财产征收只能制定法律。,二、法治思维的内涵,3.补偿标准 旧法没有规定应当公开补偿标准,导致补偿标准不公开、不透明缺乏社会监督。新法规定达不成补偿协议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征收补偿方案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并在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有利于保障被拆迁人的知情权、监

10、督权和异议权。补偿标准单一,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二、法治思维的内涵,2009年12月7日北大法学院五位教授上书建议撤销或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五位教授分别是姜明安、沈岿、王锡锌、钱明星和陈端洪。 北大法学院五位教授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进行审查的建议,他们认为,国务院2001年6月6日颁布、200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并沿用至今的拆迁条例,与宪法、物权法、房地产管理法保护公民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存在抵触,导致城市发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两者间关系的扭曲。,二、法治思维的内涵,(3)人权保障:“保障宪法的实施” 人权是人在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领域中地位和权利的

11、总和,包括社会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政治权利以及人身权利。,齐玉苓案,齐玉苓案,【案情】1990年,原告齐玉苓与被告之一陈晓琪都是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的初中学生,都参加了中等专科学校的预选考试。陈晓琪在预选考试中成绩不合格,失去继续参加统一招生考试的资格。而齐玉苓通过预选考试后,又在当年的统一招生考试中取得了超过委培生录取分数线的成绩。山东省济宁商业学校给齐玉苓发出录取通知书,由滕州八中转交。陈晓琪从滕州八中领取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并在其父亲陈克政的策划下,运用各种手段,以齐玉苓的名义到济宁商校就读直至毕业。毕业后,陈晓琪仍然使用齐玉苓的姓名,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工作。 齐玉苓发现陈晓琪冒其

12、姓名后,向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被告为陈晓琪、陈克政(陈晓琪的父亲)、济宁商校、滕州八中和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委员会。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6万元,精神损失40万元。市中院依据民法通则判决停止侵害,并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共计35万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二、法治思维的内涵,(4)司法公正: “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培根:“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通向法庭裁判正义的道路是由多种正当的程序铺就的 ”。,二、法治思维的内涵,(5)依法行政:在法治社会中,最高的和最

13、终的支配力量不是政府的权力而是法律,因此政府也必须依法行政。 一是因为行政权具有强制性、单方性、主动性、扩张性等特点。 二因为政府所享有的公权力都是根据民众的意志产生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1.优化司法机构职能配置,2.审判制度改革,三、怎样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1)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A.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要符合宪法精神和内容 B.依法行政和司法,改变政策代替法律的现象 C. 考虑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宪性进行审查。,三、怎样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2)重视法律学习。 第一,加强

14、法治文化教育。破除传统亲缘和血缘基础上的纠纷解决方式,提升对现代法律价值认同度。 第二,加强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干部应当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理念法律至上的观念,摒弃部门利益、地方利益。 第三,加强普法教育工作。落实各项学法制度,创新学法形式,丰富学法内容,重视学法效果的考核。,三、怎样提升 “法治思维”的能力,(二)树立有限政府的思维 政府并不是全能的,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是有限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服务型政府”。 “守夜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政府职能是保护国家社会的安全和保护人民利益。) 【例】公益诉讼,三、怎样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第一,深化行政体制

15、改革。 “简政放权” 第二,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反对:“一支笔”、“三拍干部” 方法: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例】“子非鱼” 机制:调研机制、集体决策、责任追究 第三,加强公信力建设。 宏观:领导干部执政方针、目标的选择; 微观:领导干部组织落实方针的行为。,三、怎样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三)树立程序思维 1、在利益多元化时代,矛盾冲突为常态 矛盾冲突分为法律上和非法律上的冲突 法律上的矛盾冲突分为刑事、民事和行政 刑事矛盾冲突由国家特定的司法机关解决 民事矛盾冲突由调解、仲裁、民事诉讼解决 行政矛盾冲突由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解决,三、怎样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2、程序的价值和意义 (1)开放的结构和紧缩的过程。看的见的方式实现正义,迟到的正义非正义。 (2)吸收当事人的而不满情绪,使结果正当化。 (3)程序的价值就是对人的尊重。人是自然人,保障每个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