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2074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9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奶业发展(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中的 中国奶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 农业部软科学课题主持人 程漱兰 2002年8月28日,2,奶类是中国农畜产品唯一的“落后”,中国几乎所有农畜产品的生产总量都占据了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都赶上了世界平均水平 惟奶类生产量不到世界总产量的2%,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 奶类是中国唯一呈净进口的畜产品:19982000年3年平均,出口占国内产量的1%,进口相当于国内产量的13%,净进口12% 奶类贸易的持续逆差与中国整体畜产品/水产品的持续顺差形成明显反差(1998-2000年均奶类逆差1亿美元,而畜产水产品总顺差82亿美元) 。,3,4,也因此,当中国加入

2、WTO,预计中国的奶业缺乏比较优势、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奶业发展会受制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中国的奶类消费将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的看法,非常普遍。 然而,当我们从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出发,考虑所有的变动因素,结论会是很不相同的。,5,课题组的 8个结论和24个观点,6,结论1,中国快速稳定的现代化发展, 大势所趋的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 以及乳品生产消费的自然特性, 这3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在新世纪开端的若干年,中国的乳业是中国各业中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乳业中的新星,7,丹麦学者巴赫等用GTAP修正模型,给出了19952010年15年间全球和中国奶业发展趋势,在中国所有农畜产品及其制

3、成品(嗜好类产品除外)中,是生产增幅最大、消费增幅最大、出口增幅最大、进口增幅最低的产业。 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国家组别中,是需求的收入弹性最高、消费和生产上升幅度均最大的国家。 当全球贸易自由化,生产将上升1.3倍,进口略有下降,出口激增8倍,出口增幅甚至高于土地资源充裕的北美和澳洲国家。 在中国一二三次产业的所有类产品中,是因全球贸易自由化而最显著提高产出增幅的产品;在土地资源稀缺的亚洲各国中,是唯一因全球贸易自由化而增加奶类产出的国家。,8,9,10,中国奶业发展的收入需求分析,市场约束是当今中国几乎所有农产品面临的难题。 近年中国城镇居民较快的奶类消费势头显现,在奶类消费基数很低,整个经济

4、又快速发展的社会,奶类消费会有一个从奢侈品向必需品的转变阶段,此时的奶类消费,会呈超常增长,直至作为必需品达到基本饱和。 只要中国整体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只要中国3亿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扩大的奶类消费市场足够形成中国奶业发展的广阔空间。,11,12,13,中国奶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分析 河北怀来县乔家营村实例,为北京市乳品大企业提供生乳的河北省农业县奶牛专业村 对于口粮种植占据3/4耕地的传统农区而言,养殖奶牛的耕地占用的机会成本极低,它只是每年每亩不足200元的口粮种植纯收益 生乳生产的收益40倍于栏舍占地机会成本 饲料种植的收益14倍于口粮种植机会成本。,14,15,观点1,与传统

5、种养业收益相比的土地机会成本, 与东亚邻国(中国鲜活农产品的传统出口国)相比的土地资源禀赋, 都说明中国原奶生产土地资源并不稀缺,并不缺乏土地优势。,16,中国奶业发展的单产潜力分析,近20年,奶类总产量从不到140万吨上升到超过900万吨。 牛奶比重从83%上升到90%。 成乳牛单产从北京的近7吨到甘肃的1吨。 高产的北京、上海仅占成乳牛极小比重; 低于平均单产2703公斤的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占全国成乳牛头数的57%,增产潜力巨大。,17,18,19,20,观点2,从技术进步约束和制度激励约束两个方面,确认中国乳业从低到高提高效率没有障碍,21,中国奶业现有实际保护水平分析,发达国家主

6、导的世界乳品市场扭曲程度最高,自由化收益最大。现今占全球乳品出口份额3/4以上的欧盟,完全没有真实优势 19952010年间,世界乳品价格将上扬15%,是所有农产品中价格影响最大的(巴赫)。 对于从来没有获得补贴的中国农民,贸易自由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相对而言,中国乳品的劣势将减弱、优势将上升,中国国内的乳品生产将比现在趋势有更大的增长,中国的奶农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完全可以抵消中国加入WTO之后主要种类的乳品进口关税率削减015个百分点的承诺(到2004年)。,22,23,24,20世纪末世界主要产奶国原奶收购价格(折人民币元/公斤),25,2000年6月中国各地原奶收购价格,空白格为长江以

7、南,阴影格为长江以北,26,中国原奶价格仅仅高于真正有优势的大洋洲国家,北方原奶更有竞争力,在所列的所有国家中,中国原奶收购的国内价格有最大的落差:0.652.20元/公斤 。这只能说明,与其他许多农产品一样,城乡、地区差异极大的中国,原奶生产并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当中国乳品大企业方兴未艾的“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战略完全施展的时候,当中国的原奶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北方农牧区基地的时候,中国的原奶收购价格整体水平将还有一个显著的下降。,27,观点3,与一直受到贸易保护的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从未受到保护的中国农民只可能因自由化受益,而不是冲击。,28,由产品自然属性决定的大国国内市场前景,1998

8、2000年3年平均,储运不便的液态奶(鲜奶、酸奶、炼乳)按原奶等值,占进口比例的1.57%;占出口比例的33.14%。 在总体乳制品净进口的同时,液态奶为净出口,且逐年增加,2000年出口量是进口量的2.5倍。 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期消费增长最猛的液态奶,最不便储运。 乳业生产具有全球优势的大洋洲国家,很难对中国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而中国乳业生产却因此可以对近邻国家/地区发挥出更大的优势。,29,30,31,32,观点4,亚洲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增长速度最快的液态奶的储运不便特性,构成真正有优势的大洋洲对中国出口的局限和中国对近邻国家出口的优势。,33,观点5,与经济更趋全球化时

9、将更多让出地盘的粮食不同,中国的乳业尽管净进口,仍然是发展、甚至是大发展的问题;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奶业要调高、而不是调低。,34,观点6,在中国特定条件下,非液态奶的净进口与更多的液态奶的净出口、整体乳品的净进口与国内企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并行不悖。,35,结论2,以大型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为标志的乳业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正在迫使国内的所有乳品企业乃至它们的原奶生产者,激发起以全球标准衡量的最大竞争动力和能力,在国内就地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36,进入中国的乳品营业额世界排名前15位的跨国公司:,第一的雀巢(总部瑞士) 第二的卡夫(总部美国) 第四的达能(总部法国) 第六

10、的帕玛拉特(总部意大利),第八的雪印(总部日本) 第十一的明治(总部日本) 第十二的联合利华(总部荷兰/英国) 第十四的森永(总部日本),37,观点7,与中国国内乳业大发展前景相同的因素, 决定了全球乳业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完整过程, 决定了国内乳业的国际水平的竞争程度。,38,观点8,中国同行向跨国公司的学习和创新,形成了与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并存的“国内竞争省内化”趋势。,上海的“光明”和 中国的“光明”,40,中国乳业第一,2000年销售收入21亿元、占据了上海市场的80%的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到内蒙建立第一个跨省奶源基地 由北到南递升的各地奶源价

11、格:内蒙:11.1元/公斤;黑龙江:1.4元/公斤;华北:1.61.8元/公斤;上海:2.2元/公斤;广州:3.5元/公斤 上海的奶牛饲养数量已经从1991年的75567头峰值,下降到2000年的56810头,下降了1/4,并且还将继续下降。 原奶收购本地奶源比例,2000年降到了63%;2001年黑龙江和内蒙两个基地计划分别10万吨和7万吨,本地奶源降到60%以下。,41,“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的跨省市投资战略已经不是光明的“专利”了。 几乎所有的国内大企业,都纷纷走出家门,到原奶价格最低廉的农牧区建立原料奶生产基地, 到乳品市场规模最大、成长最迅速的大中城市就地、就近建立液态奶生产基地。

12、 它们相互渗透到对方的传统领地, 在“国内竞争跨省化”格局中,迅速增强了应对“国际竞争国内化”挑战的能力,42,结论3,乳品加工大企业,而不是市场、政府、农民合作社,是中国奶业发展的“支点”。,43,由产品自然属性决定的加工企业,而不直接是市场,对奶农的关键意义,乳品保鲜要求高,不能像其他许多农产品一样,经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接连接生产终端与消费终端,一般只能经由加工企业,经过保鲜加工包装之后进入最终市场。 这样,对于原奶生产者的农民,“成也收购加工企业,败也收购加工企业”,比其他的作为原料的农产品生产者,更加依赖于收购他们原奶的乳品加工企业。,44,45,观点9,中国投入产出系数矩阵显现了

13、原奶生产者离终端市场比其他农畜产品生产者更远; 面对加工企业,原奶生产者的独立性更差,地位更为脆弱。,46,观点10,由转轨时期政府能力与企业能力的消长决定的企业、而不是政府,在调动农民方面的关键意义。,47,雀巢公司让从未养过奶牛的山东莱西县成为全省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山东省莱西县1994年以前基本没有奶牛,当地农民几乎不知道奶牛什么样。 1994年瑞士雀巢公司在莱西投资5000万美元设立雀巢青岛有限公司和雀巢青岛牛奶有限公司, 与其注册奶农签订长达50年的交奶合同,并稳定奶价,带动了莱西奶牛生产的迅速发展。 到2001年,全市饲养奶牛的场、户数已达6000多个,存栏奶牛2.3万头,日产鲜奶

14、180吨,成为全省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48,49,观点11,由产品极高的安全性要求和和乳制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规模效应决定的乳品加工大中企业,而不是小企业,在奶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50,全国收购总量664万吨,51,全国收购总量663万吨,52,全国收购总量782万吨,53,2000年按鲜奶收购量排序头9大企业,上海光明 北京三元 黑龙江完达山 内蒙古伊利 石家庄三鹿 哈尔滨金星 西安银桥 山西古城依美口 山东省鹏程,54,“倒奶也由我们来倒”名牌企业的实力和信誉保障和提高奶农收入,无锡离上海120多公里,单程完全可以控制在原奶冷藏运输6小时的高限之内,无锡的原奶有条件运回上海生产液态奶。光明

15、尚未在无锡建厂时,当地的牛奶公司每天收购原奶十几吨到20吨。光明建厂时承诺收购30吨。就在光明改建厂房时,当地农民就开始扩大养牛规模:现在光明来收奶,我们放心大胆养牛,就不怕买奶牛收不回成本。不到2年,每天竟收到90吨了。 最吸引奶农的,就是光明的那句“要倒奶也由我们来倒!”。光明是大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进行资源调配,所以可以给农民打两个包票:不管市场变化,只要是与光明签订了交奶合同的,我们都收;不打白条。光明对奶农的意义就在于此。,55,观点12,非名牌企业与名牌企业的盈利能力有质的差异。 以单位原奶收购成本创利税衡量,前者不到后者的20%。 这说明并预示了乳业的企业集中度的提高。 收购单价

16、高出13%的名牌大企业以强大的实力和信誉支撑的对农民的技术服务和保量保价长期收购,可以让先期投入很大的奶农有稳定的收入预期。,56,年销售收入不到上海光明1%的江西省吉安市私营建民乳业公司,1994年成立起就像光明一样的送奶上门,从无到有送出了一个16万人口县级小城市的鲜奶市场。 虽然,加入“光明”系列的要求因规模过小而遭到拒绝,但目前可以与光明各守一方、各得其所。 将来,当大企业将人口密集、收入较高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现成市场全部占领,当市场向中西部延伸导致边际成本收益率下降;当小企业不断积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效率,当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不断提高,市场规模容量和档次也相应不断提高,导致小企业的成本收益率不断上升,大小城市大小企业的成本收益率将趋接近。或者,当跨国公司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当市场竞争越加激烈,整个行业的成本收益率都趋下降,原本缺乏吸引力的地区也会进入国内大企业的视野。已经在当地建立有原奶基地、销售网络的小企业,提供了大企业低成本扩张的基础。,私营小厂启动了小城市居民喝鲜奶历史,57,观点13,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