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2023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性态分析培训课件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成本性态分析,项目二 成本性态分析,成本的概念,一、,“成本”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在会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中,存在着不同的成本概念。即使在同一领域内,人们对成本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成本是商品价值中用于补偿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保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商品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

2、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成本的概念,一、,因此,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成本是某利益主体(如资本家)为了某种所得(如剩余价值)而发生的耗费(如耗费生产要素的价值)。人们通常称C+V为理论成本。作为一个广义的经济范畴,成本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机会等。作为一个价值范畴,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计量的价值牺牲。,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成本的概念,一、,在

3、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即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它们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因此可以称为报表成本、制度成本或法定成本。又由于成本的度量是根据历史成本确定的,因此也称为历史成本。在管理会计中,“成本”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成本的概念,一、,与财务会计强调成本必须是已经发生了的不同,管理会计特别重视成本形成的原因和成本发生的必要性,强调“不同目的,不同成本”,强调与管理当局决策的相关性,即成本可以是过去的、现在的,也可以是将来的。 因此,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

4、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成本的概念,一、,成本信息在管理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开展经营决策、制定竞争性策略、改善经营行为、评价经营业绩的基本前提之一。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管理人员需要的各种信息绝大部分与成本有关,成本-效益分析是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都必须开展的。企业管理当局在经营决策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成本数据为基础,进行加工、改制和延伸,并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1. 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又称生产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

5、。 (1)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一) 按经济用途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2)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的性质或形态所耗费的人工成本。 (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的其他全部耗费。,(一) 按经济用途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2. 期间成本 期间成本又称非生产成本,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包括除产品成本外的所有生产经营成本。期间成本不能合理地归属于特定产品,只能计入发生当期的费用。因此,期间成本也称为期间费用。

6、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1) 销售费用。(2) 管理费用。 (3) 财务费用。,(一) 按经济用途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1. 固定成本 在企业全部成本中,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的部分称为固定成本。 在会计实务中,固定成本一般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办公费、差旅费、广告费、房屋及设备租金、保险费、房产税等不动产税、科研试验费、职工培训费、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固定成本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在一定时期与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

7、不变,如图2-1所示; 在一定时期与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单位成本应负担的固定成本随产品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即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关系,如图2-2所示。,(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2-1,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2-2,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某企业212215年A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2 00010 000台,每年计提的生产设备折旧额为8 000元。近年来,A产品的生产数量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如表2-1所示。,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

8、性态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根据固定成本按其支出数额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类。 (1) 约束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2) 酌量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如广告宣传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计件工资下的直接人工费、产品包装费

9、,按工作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按销量支付的推销佣金等都属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特点主要包括:在一定时期与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呈正向变动,如图2-3 所示; 在一定时期与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保持不变,如图2-4所示。,(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2-3,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2-4,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某企业生产某种型号的计算机,需要外购显示器,目前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为1 200元。当产量变化

10、时,该显示器的变动成本如表2-2所示。,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进一步细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两类。 (1) 技术性变动成本。技术性变动成本又称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并与业务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务关系的变动成本。 (2) 酌量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其单位消耗由客观因素决定,单位成本主要受企业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变动成本。,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11、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3.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的各项成本,同时包含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混合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发生额虽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产量的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混合成本按其变动趋势可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式混合成本四种。 (1) 半变动成本。(2) 半固定成本。 (3) 延期变动成本。(4) 曲线式混合成本。,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

12、性态划分,成本的分类,二、,模块一 成本基础认知,(二) 按成本性态划分,会计分析法,一、,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会计分析法又称账户分析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定性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 账户分析法的基本做法包括以下两种。 1. 近似分析 近似分析即通过经验判断各成本项目是更接近于固定成本还是更接近于变动成本,进而直接将其分解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会计分析法,一、,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2. 比例分析 对不易简单划入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项目,可通过一定比例将它们分解为变动成本

13、和固定成本两部分。确定比例的方法有历史资料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和合同确认法。例如,制造费用中的间接材料费,虽不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关系,但其变动受业务量的影响较大,可视为变动成本处理;如果管理费用账户内发生额的大小在正常业务量范围内与业务量变动没有关系,或没有明显关系,那么就将管理费用全部视为固定成本。,会计分析法,一、,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账户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且能较清楚地反映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包含的费用项目,便于比较分析。其缺点是实际分析的工作量太大,不适合于规模较大的企业的成本性态分析;其结果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不同的分析人员即使利用相同的资料进行分析,也可能产生不同的

14、结论。,会计分析法,一、,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某厂生产A产品,本期产量为1 000件,本期成本费用发生额如表2-3所示。请用账户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会计分析法,一、,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会计分析法,一、,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技术测定法,二、,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技术测定法又称工程研究法,是由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测定正常生产流程中投入的成本与产出的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各种消耗量标准,直接估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生产过程中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的投入量与产出量进行对比分析,用来确定单位产量的消耗定额,并把与产量有关的部分归集为单位变动成本,把与产量

15、无关的部分归集为固定成本。,技术测定法,二、,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采用技术测定法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结果,但应用起来比较复杂,工作量大。因此,技术测定法通常适用于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参考的企业,以及已经制定了成本定额,有现成的消耗定额资料可作为测定数据的企业。,技术测定法,二、,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某企业第一车间对精密零部件采用一次模压成型、电磁炉烧结的方式加工。如果以电费作为成本研究对象,经观察,电费成本开支与电磁炉的预热和烧结两个过程的操作有关。,技术测定法,二、,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按照最佳的操作方法,电磁炉从开始预热至达到可烧结的温度需耗电1 600千瓦时,烧结每千克零件耗电500千瓦时。每一工作日加工一班,每班电磁炉预热一次,全月共 25个工作日。电费单价为0.8元/千瓦时。,技术测定法,二、,模块二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设电费总成本为y,每月固定成本为a,单位电费成本为b,x为烧结零件重量,则 a251 6000.832 000(元) b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