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18515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制、评审与管理,时训先 博士 Shi Xunxian Ph.D,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 Technology,2,一、应急预案编制基础,3,4,5,应急预案“针对性”,6,应急预案“科学性”,7,应急预案“完整性”,8,应急预案“可操作性”,9,应急预案“可读性”,10,应急预案“相互衔接”,11,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定义,12,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3,14,6.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常见问题

2、: (1)目的不明,对象不清; (2)过于冗长,叙述太多。,6.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5,6.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常见问题:引用的法律法规太多,条条列举,不简洁。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常见问题:内容概括不全,缺少应对事故的类型和级别。,16,6.1.4 预案体系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常见问题:描述太笼统,缺乏企业实际内容。 6.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常见问题:过于详细

3、、篇幅太长。,17,6.2 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常见问题:内容缺少;或内容分析过于简单、不全面。 6.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常见问题: (1)职责内容交叉;(2)关键内容缺失。 (3)没有用结构图表示;(4)列举了具体人员姓名。,18,6.4 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 预警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

4、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常见问题:预案中缺少本部分内容或者没有根据具体情况编制。,19,6.4.2 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a)信息接收与通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 常见问题: (1)缺少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或提供的电话不是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内部事故报告的程序没有,报告的内容要求也没有。,20,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 常见问题: (1)缺少上报流程; (

5、2)时限要求没有。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要求,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2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22,c) 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

6、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 常见问题:往往在许多预案中这部分内容就没有。 信息传递的对象:可能会受事故影响的周边企业、社区、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等。 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有很多:警报器、喇叭、电话、人工呼喊及其他警示声音或标识等。,23,6.5 应急响应 6.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 常见问题: (1)没有进行响应分级,相应的内容缺少; (2)分级的界限不清,顺序颠倒。,24,6.5.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常见

7、问题: (1)预案中缺少本要素内容; (2)响应程序的内容不全; (3)缺少扩大应急内容。 应急响应:初级响应(基本应急)和扩大应急两部分。,25,6.5.3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常见问题:措施不具体,缺乏针对性。 6.5.4 应急结束 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常见问题:没有按照导则的要求来写。,26,6.6 信息公开 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 常见问题:企业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7 后期处置 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

8、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 常见问题:没有按照导则的要求来写。,27,6.8 保障措施 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可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位及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同时,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常见问题: (1)本企业有关应急人员通信联系方式缺少; (2)关键人物或重要部门通信联系方式缺少; (3)缺少备用的通信联系方式。,28,6.8.2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 常见问题: (1)没有明确专(兼)职应急队伍; (2)没有队伍的联系方式或组织方案。 6.8.

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常见问题:装备的底数不清,装备清单的要素不全。,29,6.8.4 经费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常见问题:没有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增减保障类型。,30,6.9 应急预案管理 5.9.1 应急预案培训 明确对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

10、和告知等工作。 常见问题: 规定的内容不具有可操作性或针对性。 5.9.2 应急预案演练 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 常见问题: (1)没有明确演练的种类、频次等关键内容; (2)缺少演练评估的具体要求。,31,6.9.3 应急预案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并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常见问题: (1)没有明确预案定期修订的年限; (2)没有明确预案修订完善的基本条件。 6.9.4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 常见问题: (1)没有明确具体的预案报备部门; (2)只向上级集团总部备案,不向地方安监

11、部门备案。 6.9.5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32,应急预案更新的基本条件,法律、法规对应急工作要求的变化 企业的危险源或风险因素变化 应急组织体系或指挥体系的变化 机构、部门或人员职责的变化 通过演练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应急工作发现的启发性经验 预案生效并执行超过修订规定年限 其他情况,33,5.8.2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常见问题: (1)没有明确专(兼)职应急队伍; (2)没有队伍的联系方式或组织方案。 5.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

12、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常见问题:装备的底数不清,装备清单的要素不全。,34,应急装备与工具,35,应急装备与工具清单,36,7.1 事故风险分析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37,7.3 处置程序 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

13、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 7.4 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38,8.1 事故风险分析 主要包括: a)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8.2 应急工作职责 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39,3 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

14、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40,8.4 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

1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41,总的问题: (1)过于简单,内容缺失严重; (2)过于冗长,不便于操作; (3)关键性的处置措施缺少; (4)现场处置的注意事项没有。,现场处置方案的常见问题,42,危化品泄漏及人员中毒应急处置程序,43,44,45,46,47,48,49,50,51,二、应急预案评审指南,5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 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

16、央企业: 为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5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17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局长 骆琳 二九年四月一日,54,第十三条 地方预案审定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 高危行业预案评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