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1708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教材(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目标导向审计流程,报告阶段,财务报表认定,实施阶段,计划阶段,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结论,确定,决定,实施,做出,第五章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第1节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审计工作不能为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绝对保证。 (二)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通过财务报表审计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 包括:总体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的意义:以目标为导向,计划与实施审计。,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一)

2、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 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二)合法性 合法性: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合法性的评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信息质量、披露。 (三)公允性 公允性: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公允性的评价,几个概念 1.注册会计师 2.财务报表 3.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4.错报 5.合理保证 6.审计准则 7.审计意见 8.管理层和治理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

3、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为了进一步确定已审计财务报表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注册会计师尚需对财务报表做出总体复核,并判断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三、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一)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及其意义 1.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2.认定、具体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的逻辑关系 审计是对会计认定的再认定。 根据认定推论目标,以具体审计目标为导向确定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总体目标、具体审计目标与管理层认定的关系,(二)管理层认定,1.管理层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

4、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例甲公司原材料账户余额1 000 000元,意味着甲公司管理当局作出了以下认定: (1)记录的原材料是存在的; (2)原材料以恰当的金额包括有关账户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所有应记录的原材料均已记录(隐含); (4)记录的原材料均归甲公司所有(隐含)。,2.管理层认定的层次与内容,会计处理过程: 对交易与事项的确认与计量 记录(账户) 报告(列报、披露),(1)对交易和事项的认定,(2)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3)对列报的认定,(三)一般审计目标与具体审计目标,1.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审计目标,(一)与各类

5、交易和事项有关的认定与对应的审计目标 :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高估” 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低估” 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明细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

6、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明细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例如,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例题,在注册会计师设定的下列各个具体审计目标中,( )是为了实现截止目标。 A. 年前开出的支票是否均在年前入账 B. 应收账款是否属实 C. 存货的

7、跌价准备是否已计提 D. 固定资产是否有充作抵押的,【答案】A 【解析】 “截止”测试所侧重的是入账日期是否被提前或推后,问题A表明注册会计师关心入账日期是否被推后; B属于真实性目标; C属于计价和分摊目标; D属于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例: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将2009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的一笔赊销收入记在了2010年1月3日的营业收入账上的确凿审计证据,则注册会计师最关注与这笔业务有关的认定是 ( )。 A.分类 B.准确性 C.截止 D.计价和分摊,【答案】C 【解析】因为该赊销业务已经发生而被审计单位推迟记录到了2010年度,属于推迟确认收入的截止认定错误。,例:注册会计师计划

8、测试公司20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完整性。以下各项审计程序中,通常难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A. 抽取204年12月31日开具的销售发票,检查相应的发运单和账簿记录 B. 抽取204年12月31日的发运单,检查相应的销售发票和账簿记录 C. 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4年12月3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D. 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4年次年1月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答案】C 【解析】A中同时含有正向、逆向追查, B是典型的正向追查程序,它们均可用以证实完整性; C为逆向追查,通常只能证实真实性而不能证实完整性; D虽属

9、于逆向追查,但也属于跨期程序,这种程序有助于发现记录于204年次年初的主营业务收入的相关凭证日期是否在204年,如果是,则公司204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违反了完整性认定。,例:注册会计师在审查X公司的材料采购业务时,发现X公司于2009年末以办公大楼为抵押,从Y公司赊购了一批价值3000万元的原材料。X公司财务人员在对此笔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时,按照财务经理的指示编制了借记“原材料”3000万元、贷记“营业外收入”3000万元的会计分录,以隐瞒抵押办公大楼的情况。以下关于这一事项的说法中,你认可的是( )。 AX公司违背了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分类目标 BX公司违背了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完整性目标 CX

10、公司违背了与列报相关的完整性目标 DX公司违背了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发生目标,【答案】ABCD 【解析】对于所述业务,X公司应贷记应付账款,不应贷记营业外收入。X公司的处理实质上是将“赊来的”材料说成是“拣来的”材料, 没有反映已经发生的赊购交易,应选A; 没有记录已经存在的应付账款余额,应选B, 没有对抵押事项进行披露,应选C; 虚构了营业外收入事项,应选D。,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审计目标,(二)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类别与对应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列入

11、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审计目标是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例如,将他人寄售商品列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目标;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报表要素的高估错误举例,例如:黎明股份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8679万元,除常规性的少提少转成本、费用挂账、缩小合并范围等违规行为外,有90以上的数额是人为编造的。 1、对开增值税销售发票,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增收入和利润又不增加税负。

12、 2、虚拟了两个销售对象即沈阳红尊公司、宜昌盛泰服饰公司,虚增收入。虚拟外销业务,以达到虚增收入,报表要素的高估错误举例,例如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例如,如果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没有列入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

13、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审计目标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例题,被审计单位未将一笔向某公司的借款记入账内,则违反了“完整性”认定。 如果该借款为10万元,而被审计单位只记了8万元,则属于“估价或分摊”问题。,例:被审计单位应采取库房上锁、贴封条、昼夜看管、远红外监控等措施保护生产所需的贵重原材料。这些措施直接有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实现其对于原材料项目的( )认定。 A.存在 B.完整性 C.列报 D.计价和分摊,【答案】A 【解析】 如看护不当,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原材料被盗窃、被毁损,这将导致账面原材料多于实际的原材料,违反

14、“存在”认定。,例:在对资产存在性认定获取审计证据时,正确的测试方向是( )。 (2007年) A从财务报表到尚未记录的项目 B从尚未记录的项目到财务报表 C从会计记录到支持性证据 D从支持性证据到会计记录,【答案】C 【解析】测试“存在性”认定时,应当选择“逆向”测试的方向。 程序A、C均属于逆向测试。 其中,程序C属于从账到证的逆向测试,符合审计的正常逻辑关系,程序A则不然。,例:在被审计单位发生的下列事项中,违反管理层对所属项目的 “计价和分摊”认定的是( )。 A. 未将从银行取得的60万元流动资金借款列入短期借款项目 B. 将以经营租赁方式租赁的固定资产原值30万元计入固定资产科目

15、C. 将应付甲公司的100万元货款记入乙公司应付账款明细账中 D. 将预付账款100万元记为80万元,【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虽然都有金额,但A、B 均属于“记了不应记的业务”或“该记的没有记”,违反了“完整性”、“存在”认定。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进一步确定其错误的金额(因为全是错的); C选项不影响应付账款项目的金额,因此没有违反计价和分摊认定; D纯属金额错误,违反了“计价和分摊”认定。,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审计目标,(三)对列报运用的认定类别与对应的审计目标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例如,复核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是否记载了固定

16、资产抵押等事项;询问管理层固定资产是否被抵押,即是对列报的权利认定的运用。如果抵押固定资产则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列报,说明其权利受到限制。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例如,检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以验证其在财务报表中是否得到充分披露,即是对列报的完整性认定的运用。,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例如,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是否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列为流动负债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例如,检查财务报表附注是否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做了恰当说明,即是对列报的准确性和计价认定的运用。 例题,案例1:现金流量表的错报,2003年底,ST百大将其他单位借款5700万元和预收政府扶持资金2400万元计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公司董事会在接到证监会限期整改通知后承诺在2003年度会计核算中更正。但2003年度现金流量表在收到和支付的“其他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