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1701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哪些?,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知识复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高考资源网,1.了解总体小康的表现、特点 2.明确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及进程【难点】 3.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重点】,学习目标,“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想

2、一想,“三步走”战略中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几步?,党的16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三步走:,共同关注,振奋人心。,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2012年11月,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全面

3、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表现,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存在

4、很大差距。,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全面小康的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

5、要求,全面小康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工业化基本实现,7)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6)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5)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4)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3)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4)社会保障全民覆盖,1)基本公共服务均

6、等化水平基本实现,3、建设生态文明,产业结构,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树立正确消费观 促进生产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要求,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在建设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大约需要20年的时间。 这就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成绩,宏观,微观,2.特点: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课堂小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新要求的体现,2、进程特点和要求,3.全面小康的特点,1.至20

7、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实现了由贫困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 B. C. D.,C,练习题,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3、十七大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十七大报告提出人均GDP翻两番的新目标 ( ),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尽可能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降低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可以更好地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 B、 C、 D、,B,4、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品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材料启发我们 ( ),A、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B、增强发展的紧迫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应转移到创世界品牌上来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