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疾病ct诊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416265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颈部疾病ct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头颈部疾病ct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头颈部疾病ct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头颈部疾病ct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头颈部疾病ct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颈部疾病ct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颈部疾病ct诊断(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颈部疾病诊断,头颈部,眼 耳 鼻和鼻窦 咽,喉 腮腺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眼部正常影像表现,眼部异常CT表现,眼球突出 眼环增厚 眼外肌增粗 球后脂肪密度增高或肿块 视神经增粗 眶内钙化和异物 眶壁骨质改变,眼眶常见疾病,炎性假瘤 眼部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视神经胶质瘤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外伤与异物,炎性假瘤,病因病理 为原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有关)的肿瘤样炎性渗出,常多病灶发生,累及眶内各结构。常伴副鼻窦炎。 临床表现 病人可有眼痛、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复视和视力下降,激素治疗有效。 影像学表现 1、眶隔前炎: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2、眼肌炎 CT表现:一

2、条或数条眼外肌增宽,前端肌腱亦增宽,增强较未受累眼肌明显,相邻眶脂受累水肿,密度轻度升高。 鉴别诊断:Graves病,颈动脉海绵窦瘘。,3、泪腺炎 CT表现:泪腺眶叶与睑叶弥漫增大,密度均匀,使眶与眼球“塑形”,相邻眶壁骨质无侵蚀。 鉴别诊断:泪腺肿瘤,反应性淋巴样增生。 4、巩膜周围炎 CT表现:眼环后壁增厚,可不均匀,视神经眼球端可受累增粗,相邻眶脂可有轻度密度增高。,5、视神经束膜炎 CT表现:视神经边缘对称性增厚,轻度增强,相邻眶脂密度轻度增高。视神经管无增宽。 鉴别诊断:视神经肿瘤。 6、弥漫性眶炎 指眼肌、眼筋膜囊、泪腺或眶脂等两种以上组织同时发生的炎症 CT表现:眶脂不同范围高密

3、度改变,慢性期可呈条纹状,增强不明显。可双侧发生。 鉴别诊断:眶淋巴瘤,眶恶性组织细胞病,眼眶蜂窝织炎,眶转移瘤。,肌炎型,弥漫性眶炎型,眼眶常见疾病,炎性假瘤 眼部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视神经胶质瘤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外伤与异物,、视网膜母细胞瘤,病理 为神经外胚层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多属未分化型。 肿瘤细胞呈菊花团排列,常围绕血管生长,距血管较远的肿瘤组织常发生坏死,继后多有钙质沉积。 临床 为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见于 3岁以下幼儿,有的生后不久就被发现。 多单眼发病,10 20%可双眼先后发病。 临床多为眼内黄光反射(猫眼),白瞳征;眼底镜见球内

4、肿块或眼内混浊。 常有家族遗传史。,CT表现,球内肿块(多于眼球后半部) 钙化(点状、斑块状) 球后漫延,累及视神经、侵及颅内 增强扫描肿块轻、中度强化 鉴别诊断:渗出性视网膜炎,永存原发玻璃体增生症,M/5,M/3,眼眶常见疾病,炎性假瘤 眼部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视神经胶质瘤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外伤与异物,、泪腺良性混合瘤,病理 又称多形性腺瘤,多来源于泪腺眶部,类圆形、有包膜、生长缓慢,可恶变。 临床 见于成人,平均年龄40岁; 眼眶前外上方固定、无压痛包块,眼球向前下方突出,可导致继发性视力下降等。,表现,泪腺区软组织肿块,较均匀,少见钙化,边界光整。

5、 泪腺窝扩大,骨质呈受压,无骨质破坏。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非上皮性肿瘤,眼眶常见疾病,炎性假瘤 眼部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视神经胶质瘤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外伤与异物,、视神经胶质瘤,临床和病理 发生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的肿瘤,儿童多见,良性肿瘤。发生于成人有恶性倾向。伴发神经纤维瘤病。 早期表现为视野盲点,晚期视力减退、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或萎缩。,表现,视神经条状或梭形增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约)。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可引起视神经管扩大。 鉴别诊断神经鞘瘤,眼眶常见疾病,炎性假瘤 眼部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视

6、神经胶质瘤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外伤与异物,、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临床与病理 胚胎表皮陷于眶骨间隙内没有萎缩退化形成。常位于肌圆锥外,眶内上壁。 儿童多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无痛性肿块,可伴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低或混杂密度肿块,内含有脂肪密度。 邻近结构受压移位,骨壁压迫、缺损改变。 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囊内无强化。,眼眶常见疾病,炎性假瘤 眼部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视神经胶质瘤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外伤与异物,、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与病理 成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中青年女性多见,多单侧发病。良性。 渐进性轴性眼球突出,晚期可引起眼

7、球运动障碍。,表现,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光整,密度均匀,内可有静脉石或钙化。 肿瘤不侵及眶尖脂肪。 增强扫描“渐进性”强化。 邻近结构压迫推移改变。 鉴别诊断神经鞘瘤,眼眶常见疾病,炎性假瘤 眼部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视神经胶质瘤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外伤与异物,外伤与异物,耳部正常影像表现,耳部常见疾病,先天畸形 中耳乳突炎 肿瘤 听神经瘤 颈静脉球瘤 外中耳癌 外伤,先天性畸形,中耳乳突炎,急性 乳突小房密度增高,间隔模糊 乳突积脓并骨质破坏时出现大小不等透亮区 慢性 小房发育不良,密度增高,粘膜增厚,呈板障型或硬化型 胆脂瘤形成:边缘硬化的骨质

8、缺损,慢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颈静脉球瘤,病理:又称副神经节瘤,按发生部位可分为鼓室型与颈静脉孔型。血运丰富,可侵蚀周围骨质。约5为恶性. 临床 鼓室型患者可有听力减退,搏动性耳鸣,耳道出血,耳镜检查可见暗红色或蓝色鼓膜。 颈静脉孔型患者可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味觉减退,颈部强硬疼痛。,表现,鼓室型:中鼓室软组织结节,较大时鼓岬、听骨可有侵蚀。 颈静脉孔型:位于颈静脉窝,相邻骨结构可有侵蚀扩大。 肿物增强明显。,外中耳癌,病理 中耳恶性肿瘤90为鳞癌,少数为未分化癌、腺癌。肉瘤少见。确诊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为确定肿瘤破坏的范围。以中耳乳突癌最常见。 临床 多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9、病史。持续性耳疼,耳道血性分泌物,常有面瘫,可合并张口困难。侵犯颅内时,可有动眼障碍等症状。,表现,鼓室内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轻中度增强,肿块较大时可有中心不均匀增强。相邻结构破坏明显,可见内耳、面神经管、外耳道后壁、乳突、颞颌关节及颅底骨质破坏。脑组织侵犯时,可有相应脑白质水肿。,外伤,鼻和鼻窦正常影像表现,鼻窦常见疾病,鼻窦炎 鼻窦囊肿 鼻窦肿瘤 良性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等 恶性肿瘤:鼻窦癌、肉瘤,鼻窦炎,急性鼻窦炎 窦腔密度增加 粘膜增厚 气液平面 慢性鼻窦炎 粘膜环形增厚,窦壁骨质增生硬化 软组织块影(囊肿或息肉):圆形、半圆,上颌窦炎,鼻窦囊肿,粘液囊肿 常见于额窦和筛窦 早

10、期似鼻窦炎,大时可压迫窦腔使窦腔呈圆形膨大 粘膜下囊肿 多见于上颌窦 圆形、半圆形肿块,无粘膜增厚,上颌窦粘膜下囊肿,鼻窦肿瘤,骨瘤 好发部位-额窦,筛窦; 边缘-光滑,清晰; 密度-骨性; 恶性肿瘤 好发-上颌窦 多见-癌 软组织块影,窦腔扩大,骨质破坏,轮廓不规则,模糊,虫蚀状,额窦骨瘤,上颌窦癌,外伤,鼻咽部正常影像表现,喉部正常影像,咽部常见疾病,腺样体增生 咽部脓肿 咽部肿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癌,腺样体增生,病理:腺样体(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部的一团淋巴组织。儿童期可呈生理学肥大,岁最明显,岁左右达成人状态。 临床:呼吸不畅或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塞、张口呼吸、打鼾,影响咽鼓管导致

11、渗出性中耳炎。,表现,鼻咽顶壁、后壁局限性软组织增厚,表面可不光整,突入鼻咽腔使其变窄。 增强扫描均匀强化。 双侧咽隐窝受压变窄,咽旁间隙及颈长肌结构正常,颅底骨质无破坏。,咽部脓肿,咽周由疏松的结缔组织、肌肉和筋膜构成,容易感染或形成脓肿。 感染按部位分: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和咽旁间隙脓肿。 急性脓肿多见于儿童,咽壁异物损伤、耳部感染、化脓性淋巴结炎等引起;慢性脓肿多见颈椎结核、淋巴结结核所致。 临床:全身炎症症状,咽痛、吞咽困难等,可引起出血。,表现,咽部软组织肿胀,呈略低密度,内可见气体影,结核性脓肿可见钙化;边界不清楚,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寒性脓肿可见椎体骨质破坏。 增强扫描不规则环

12、形强化。 咽腔变形、变窄。,鼻咽纤维血管瘤,又称青少年出血性纤维瘤,多见于岁的男性。 进行性鼻塞和反复性顽固性鼻出血为主,周围组织受压迫引起的相应症状,鼻咽检查可见粉红色肿物,易出血。,表现,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楚,密度一般均匀。 可向前长入同侧鼻腔,向侧方累及翼腭窝、进入颞下窝,向上破坏颅底、侵入蝶窦或海绵窦。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鼻咽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见 早期有血涕、鼻出血、耳鸣、鼻塞及头痛等,晚期可引起视力障碍、突眼、复视等,侵犯颅神经,淋巴结转移高达79.3%及远处转移率4.2%。,表现,鼻咽腔侧壁不对称、僵直 向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咽隐窝变浅或闭塞 咽旁脂肪间隙消

13、失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翼腭窝和颞下窝肿块 颅底、上颌窦等处骨质破坏,鼻咽癌,喉癌,病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分声门型(多见)、声门上型和声门下型。 临床:喉部异物感,声嘶、喉痛、喉部肿物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喉部软组织肿块影 喉周间隙和会厌前间隙等消失 喉部软骨破坏 声带增厚、固定,声门裂不对称 颈部淋巴结肿大,喉癌,腮腺肿瘤,良性肿瘤 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或稍不均,可有斑点状钙化或囊变 恶性肿瘤 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常有出血、坏死和囊变 增强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腮腺乳头状囊腺癌,甲状腺的正常解剖和影像,甲状腺由两个侧叶及中间的峡部组成, 位于环状软骨下缘(有时达甲状软 骨中部),下极可达第六气管环。呈楔形高密度影,CT 值可达140 HU, 注射造影剂后显著增强。,甲状腺病变影像诊断,甲状腺肿(缺碘甲状腺合成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滤泡肥大) 结节性和弥漫性 甲状腺弥漫增大,密度可不均,边界可模糊 甲状腺腺瘤 边界清楚的稍低或等密度肿块,可有钙化 甲状腺癌 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混杂密度肿块,常有坏死、囊变和钙化,不均匀强化,弥漫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左侧甲状腺腺瘤 39,右侧甲状腺腺瘤 33,左侧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F/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