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13932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教材(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周新安 2011年3月,大豆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分析,主要内容,世界大豆产业概况 世界大豆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大豆生产现状、问题、潜力及对策,一、世界大豆产业概况,60,51,89,16,10,Source: ABIOVE/ APROSOJA,一、世界大豆产业概况,一、世界大豆产业概况,一、世界大豆产业概况,美国大豆种植区域分布,大豆种植区域,Source: Conab,阿根廷大豆种植 区域分布,IIASA-LUC GIS Database, 2001,南美等国家把大豆油用作生物质柴油,需求无限, 但也会对我国食用油供给造成威胁,二、世界大豆生产技术发展趋势,规模化

2、: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高效技术体系 机械化:全程机械作业 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节本化:免耕、免肥、深松 专用化:高油或食用 转基因化: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多样化,(一)规模化,美国大豆产区每个农场的平均大豆种植面积为1386亩 阿根廷全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在7500 亩以上 巴西农场的规模更大,超过15000亩,Marcelo Duarte Monteiro,2009,巴西大豆农场,阿根廷全国农场平均规模在500 hm2上下。2002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省13.6万个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1hm2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区,欧洲大豆生产,我国黑龙江大豆生产基地,美国机械化生产,(二)机械化,美国机械

3、化生产,美国大豆机械化收获,Emerson D. Nafziger,2009,巴西大豆收获场景,阿根廷大豆机械化收获,澳大利亚大豆机械化收获,James.A.T.,2009,(三)信息化,遥感系统应用,Source: IBGE 2002 / Elab: MB Agro,阿根廷土质检测 SHALLOW (60 cm) 9. 2% INTERMEDIATE (100 cm) 48. 3% DEEP (140 cm) 23. 3% VERY DEEP (180 cm) 19. 2%,生产条件监测,GUEVARA E. AND S. MEIRAINTA PERGAMINONAT. INST. AGR.

4、 TECHNOLOGY ARGENTINA,作物模拟模型,(四)节本化,美国玉米茬大豆田,免耕、免肥、深松,AAPRESID (2005),阿根廷免耕技术推广面积变化 (1977-2005),Rodolfo Luis Rossi, 2009,美国大豆的前茬,美国玉米-大豆轮作体系,免耕机具设计,Rodolfo Luis Rossi, 2009,阿根廷免耕机械化作业,阿根廷农民麦茬种豆,阿根廷玉米茬免耕种豆,胡国华图片,阿根廷麦茬大豆,Rodolfo Luis Rossi, 2009,美国玉米-大豆轮作体系的施肥方案,大豆一般不施肥,主要利用固氮和玉米残肥。伊利诺伊州Gould农场前茬玉米每公顷

5、施氮、磷纯量168kg(氮磷钾配比为18460),纯钾280kg)(0046)。有时,还要根据情况,为玉米侧深施氨气(含氮量80%),每公顷 224kg。Art Bunting农场玉米施肥量为每公顷 168kg纯氮、224kg纯磷、224kg纯钾。,根瘤固氮,以美国1997年农田氮的输入为例:,美国深松机械,Emerson D. Nafziger,2009,深松机械(巴西),加深1厘米,储存3毫米降雨,增加蓄水2吨/亩,能量需求 资金投入 劳动力 技术培训,少 多 少 多 少 多 多 少,免耕 翻耕,免 耕,(五)专用化,美国每个农场种植的品种可达1015个,但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基本一致,Ja

6、mes.A.T.,2009,专用大豆培育,优质菜用大豆,BRS 267,纳豆,BRS 216,粒大小:11克左右 蛋白质:45% 油脂:17% 异黄酮:260 mg/100g,(六) 转基因化,抗除草剂:抗除草剂大豆、油菜、棉花、水稻等 抗虫:Bt 棉花、玉米、水稻、大豆等 抗病:抗病毒烟草、抗黄萎病棉花、抗白叶枯病水稻等 抗逆:耐盐、旱、热等 营养:高VA水稻(金米)、低亚麻酸、高油酸大豆等 其他:延熟水果、抗衰老切花等,(二)成功的转基因作物的类型,1996-2009年全球不同作物转基因品种推广面积的比较 (百万公顷),1996-2008间全球不同性状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的比较 (百万公顷)

7、,2009年全球不同作物转基因品种的比例,2009年全球不同国家作物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Source: Jefferson Davis,阿根廷转基因作物发展情况,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效益,从1996 年到2008 年,转基因作物带来了519 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50%); 二是1.67 亿吨的巨大产量(50%)。 如果不利用转基因作物,则需要6260 万公顷的额外土地, 其他效益: 1996-2008 年,杀虫剂活性成分减少了3.56 亿千克,降低了8.4%。 (资料来源:Brookes and Barfoot, 2010)。,大豆生产用工的比较,2005年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种植1

8、公顷大豆全部用工为3.7小时,合每亩15分钟 2007年中国仅人工锄草1公顷用工就达22.05个,每亩超过1个。 用工多少已经成为决定农民种植意向的重要因素,Conyza canadensis 小飞蓬(美国),(四)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出现的问题,Emerson D. Nafziger,2009,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成为大豆田杂草,Emerson D. Nafziger,2009,未来转基因大豆发展趋势,一是高产优质。 产量相关基因的发现与克隆:如水稻粒大小基因、分蘖基因等 二是多抗高效。 在抗除草剂、抗虫的基础上,培育抗病、耐逆(旱、盐等)转基因大豆、新的抗除草剂大豆 三是优质和多抗相结合。

9、,三、我国大豆生产现状、问题、潜力及对策,我国大豆消费量不断增加,已经达到6500万吨以上,但产量仍只有1500万吨左右,缺口越来越大。,品种潜力:2009年中黄35在新疆亩产402.5公斤,在新疆148团大面积亩产364.68公斤 小面积亩产达402.5公斤 创全国大豆单产最高纪录!,四、我国大豆生产现状、问题、潜力及对策,我国大豆生产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东北地区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黄淮海地区 夏大豆免耕节本栽培技术 南方地区 南方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黑龙江, 2004,大垄密,深窄密,深松,窄行, 密植,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保持土壤水分蒸发 富集雨水 提高土壤温度

10、 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促进大豆的生长,行间覆膜技术,行间覆膜大豆中期长势,收获期长势,西南地区“麦玉豆”新三熟间套作模式,“棉花/大豆”间作(湖北),“茶树/大豆”间作(广东),“批把/大豆”间作(湖南),“甘蔗/大豆”间作(广东),大豆间套作模式,四、我国大豆生产现状、问题、潜力及对策,生产规模小 气候条件差 品种不适宜,(二)我国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土壤肥力低 病虫草害重 技术不到位,扎兰屯, 2007,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积温分布图,种植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病虫害发生情况,中国各地大豆高产记录,(三)中国大豆生产的潜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提高单产 优化区域布局,适度扩大面积 扩

11、大生产规模,提高种植效益 增加科技投入,突破技术瓶颈 强化农技推广,改善信息服务 加强市场管理,规避价格风险,(三)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对策,深松: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加深1厘米,储存3毫米降雨,增加蓄水2吨/亩,优化区域布局,适度扩大面积,巩固东北 发展黄淮 开拓南方,南方间套大豆生产的潜力,南方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发展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种植效益,河南省博爱农场4000亩示范田,黑龙江省绥化450亩核心示范田,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技术,耐阴抗倒伏多种用途大豆新品种 间套种高效种植新模式 间套作大豆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 间套作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 间套作肥料高效、综合利用技术,间套种机械,不抗倒伏品种,病害严重,问题: 缺少适宜品种、模式少而不规范、用工成本高不适应当前农村形势、 病虫害防控技术少、缺少适宜小型农业机械等问题,,强化农技推广,改善信息服务,图片来源和致谢,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专家 国内外其他大豆同行 新闻媒体照片,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