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摄影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摄影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摄影基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院(系、部)名 称 : 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教育技术学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8 指 导 教 师 2016 年 3月 1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摘 要在当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出现在教育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可以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以单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记载并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一种在线教育资源。摄影基础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学习摄影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使学生了解相关的
2、摄影理论、摄影流派及各种摄影风格,使大家很好地运用各种摄影技巧与技法,更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下一步网页界面设计及影视画面编辑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潮流,使学生方便快捷的学习,本课题设计并制作了摄影基础微课。关键词:微课;微课程;幕课一、前言随着数字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传播交流的微时代不期而至。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也使微课在时代的潮流下应运而生。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网络资源,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的产物。微课运用技术手段,改善了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丰富教学资源的呈现内容,有利于教育
3、资源的优化整合。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其应用和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推进微课作为课堂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与发展。二、概念界定对于“微课”这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他认为微课1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
4、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2。国内的研究者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认为,微课3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一春教授指出“微课”4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然而,对于微课的确切定义仍在争
5、论之中。国内的研究者更加注重微课与实际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内容的结合,并丰富了课程的内涵5。三、微课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McGrew所开发的“60秒课程”6(60Second Course),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Terence Kee教授7提议,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One Minute Lecture,OML)。在此基础上,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
6、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程”8(Microlecture)这个概念,他指出将课程细分成小的核心概念,然后录制13分钟的教学视频,讲授每个核心概念,完成教学目标。每个视频后都配有课后任务,教学视频又通过15到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的微课程就像一个“知识冲脉”,能让学习者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彭罗斯因此被誉为“一分钟教授”9。此后,影响力最大的是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以及TED10。可汗学院11是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其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可汗学院模式是目前
7、被采用最多的微课形式12,他的课程每节课大约十分钟,目标明确,图文并茂,讲解清晰,一些国家已经将此课程引入教学,中国部分学校也仿照此课程自己设计并录制后让学生自己自学。它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上课的时间就是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培优补差。可汗学院的这种新型教育方式更被誉为代表了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13。TED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并在YouTube上推出了针对于教育的TEDEd频道14。这些短于18分钟的TED演讲已经吸引的了5亿多的播放次数15,通过使用TED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涉足教育领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TED演讲的特点是毫无繁杂冗长的专业讲座,观点响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
8、更能够吸引学习者学习兴趣,其在全球也有很大的影响力16。四、微课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在我国,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17。他基于现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将原本45分钟的网上公开课缩减至5-8分钟的精华内容,在1个月内,点击率高达5万人次18。从2010年11月起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19后,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每一届都吸引了大量的教师参与此项活动。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20。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微课最为丰
9、富的一个微课网络平台,也是我国最早的微课平台之一21。2012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面向全球推出“凤凰微课”22,首期便推出6000多门面向社会的免费实用课程,课程分专题与模块,学习者通过学习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华东师范大学开设“慕课中心”网络学习平台,并于2013年10月,在深圳举行C20慕课联盟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23,探讨利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的新尝试。与此同时,国内陆续出现各微课学习平台,如爱课程网,网易公开课,国家开放大学的五分钟课程等等,这标志着国内微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24。五、当前我国微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虽然我国的微课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不可否认
10、的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认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对微课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提升对微课的认识水平当前,人们对微课的认识存在一些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些人认为微课只是教育领域掀起的短时炒作。持这些观点的人大都对微课的认识水平不够,并且对新事物持抗拒心理25。另外,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专家还没有对微课做出权威的界定,人们对微课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二)丰富对微课的呈现形式通过观看国内相关网站的微课视频,不难发现大多微课都采用PPT+讲解的形式,课堂实录或是两分屏或三分屏的形式表现形式比较单一26。为此,除了以上三种形式外,教师可以根据讲授知识的特点采用现场表演,实验室表演或
11、是实景拍摄的形式,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场景中学习更加抽象的知识。另外,教师可以适时加入相关的简易动画、图片丰富微视频的呈现形式,实现视听等多感官输入27。(三)系统化、专业化微课学科领域建设就目前来看,相关网站不乏有各学科的微课资源,但还很不全面,没有专题化的微课资源,更没有完整的学科体系,这样就很难保证微课资源的有效利用28。因此,在加紧各学科领域微课资源建设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科内部的联系性、关联性,最终形成系统、完整的微课资源体系29。六、小结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将在当前传统学习方式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学者对微课做了一些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微课的建设与应
12、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完善。因此,在大力开展微课资源建设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相关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微课的发展30。参考文献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2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3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32-35.4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 EB/OL.2013-04-27http:/ 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3、2009, (26):1-13. 5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为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6张一川,钱杨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37.7吴玉莲.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8艾元元.微课在高中信心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9吴慧,石岩.我国微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5,(9):73-76.10许可.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4.11胡铁
14、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12陈怡.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4.1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37.14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86.1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16王斌华.教师评价模式:微格教学评价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4,(9):6-9.17吴秉键.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15、(4):10-12.18戴晓华.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9.19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货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4):3-5.20张田曦微课应用及实践信息技术微课制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3,(33):45-46.21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9):55-58.22吴严超.微型学习资源:“微”理念与实践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17-20.23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15-18.24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