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09552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讲义(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口退税执法风险点识别,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Liaoning College of Taxation,1,主要内容,一、出口退税日常业务操作中涉及的主要风险点 (一)出口退税审核重点关注企业 (二)日常管理的风险点 1、出口退(免)税企业范围的确定 2、假自营真代理的识别 3、企业生产能力的判定,是否为自产产品 二、出口货物退税凭证、报表中存在的风险点 1、外销合同、国内采购合同的审核 2、增值税申报表的审核 3、退(免)税凭证的审核 三、退(免)税帐簿中存在的风险点 四、使用过的设备出口退税存在的风险点,2,一、出口退税日常业务操作中涉及的主要风险点 (一)出口退税审核重点关注企业 1、出

2、口增长变化幅度分析。关注出口企业当期出口额比往年增长特别大的企业。 总体下降,但个别产品出口增长幅度过大。 2、出口货物情况分析(出口货物结构 ) 。关注报关出口敏感货物(服装、电子产品等)金额较大的企业。 经营企业税负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对出口的体积小、价值高、退税率高、出口额较大、出口增长异常的其他未列名的电子产品重点检查,3,国内供货商,K公司骗取出口退税分析图,A货增值税票,K公司,A 货内销,涉嫌偷税,国内电子市场,旧货,深圳,走私货,票货分离后配货出口,涉嫌骗税,香港 丰运,报关出口 旧货或走私货,A货增值税票,出口结汇,不开票,地下钱庄 虚构结汇,4,3、报关口岸情况分析。关注从敏

3、感口岸报关出口次数比较多,金额比较大的又比较集中的出口企业。(舍近求远) 企业报关出口目的地为“香港”,特别是通过陆路运输经深圳口岸报关出口至“香港”的。在运输方面,重点核实是否存在相应的货物运输过程,是否各类运输单据齐全,是否运达地与合同中的相符,是否有运输公司出具的运输票据等,以此判定运送货物的真实性。,5,4、换汇成本分析。关注外贸企业已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的换汇成本低于规定的下限或高于规定的上限的出口企业。 换汇成本=进货计税金额(RMB)*(1+征退税率差) / 出口金额(USD) 对换汇成本低于且极接近汇率的,是否是“真代理假自营”或挂靠经营。分析企业是否通过虚列佣金、运费、咨询费、

4、差旅费、会议费等形式,将代理业务、挂靠经营产生的利润转付给实际从事出口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对换汇成本偏高的出口业务,核查进货发票、采购合同,确定是否有高开进项发票或实际出口数量小于进货数量的情况。 5、出口从敏感地区购进关注商品出口。,6,(二)日常管理的风险点 1、出口退(免)税企业范围的确定 财税201239号: 出口企业,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以及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是指具有生产能力(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能力)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7,(1)审核出口

5、企业退(免)税资格认定登记的办理 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方法: 免税、免抵退税、免退税 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的方法: “退”税(商品流通企业) “免”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来料加工出口的应税消费品),8,(2)核查登记档案资料 是否有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批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生产企业经营进出口经营权登记证书和海关企业代码证书,9,2、出口企业假自营真代理的识别 真自营假代理:有些企业出口征税产品采用此种方法 比如:温州人在大连成立企业为个体工商户,其税务登记号是经营者身份证号,为其开具代理证明。总局信息会清分到温州。 根源解

6、决:要求委托方必须办理退税认定,代理证明识别机制不按识别号,应按退税认定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清分。,10,假自营真代理:政策规定征税 实际工作中好多企业按下列方法操作:委托方给受托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受托方退税,受托方完全按自营出口作帐处理。利润正好是手续费收入1%,与本企业自营出口产品的毛利率相差甚远 计算公式:计税依据=收汇额-(手续费+费用)/(1+征退税率差) 手续费不用交营业税,11,根据39号文第七条第一款7的规定 将空白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退(免)税凭证交由除签有委托合同的货代公司、报关行,或由境外进口方指定的货代公司(提供合同约定或者其他相关证明)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

7、人使用的。 出口企业以自营名义出口,其出口的同一批货物既签订购货合同,又签订代理出口合同(或协议)的,12,出口企业以自营名义出口,但不承担出口货物的质量、结汇或退税风险的,即出口货物发生质量问题不承担外方的索赔责任(合同中有约定质量责任承担者除外) 审核企业会发现:没有前期预付款,外商结汇后的当天或次日全额向工厂转付,并且是货款的大部分,剩余的款项在退税款退付后才进行支付,,13,核查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定的补充合同等(签订人) ,以及出口货物明细单、出口货物装货单、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收据、邮

8、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收据),重点核查各类单据之间内容是否相符、数据是否符合逻辑。,14,核查“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等会计科目,并与相关表单核对,看账、证、表是否一致。 在账面中没有任何关于对供货商实地考察、验货等任何费用,包括差旅费; 核查账簿凭证内是否存在为其他单位或个人套取利润的单据,是否存在将等额或近似退税款的金额以其他名义转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情况。,15,核查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是否一致 经营单位指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进出口企业之间相互代理进出口的,填报代理方。 发货单位指出口

9、货物在境内的生产或销售单位, 包括: A、自行出口货物的单位。 B、委托进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的单位。 加工贸易报关单的收、发货单位应与加工贸易手册的“货主单位”一致;,16,3、生产企业生产能力的判定,是否为自产产品 出口退(免)税货物范围 (1)出口货物,是指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并销售给境外单位或个人的货物,分为自营出口货物和委托出口货物两类。 (2)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货物。 (3)出口企业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对进境复出口货物或从事国际运输的运输工具进行的加工修理修配。,17,(4)试点的生产企业从流通企业购进并直接出口的货物,可按出口自产货物的规

10、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试点生产企业出口的外购产品如属应税消费品,可比照外贸企业退还消费税的办法退还消费税。,18,18,企业生产能力的核查 生产工艺流程核查 检查人员在实地调查中,通过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了解,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分析判断该供货企业能否生产出口货物。 设备生产能力核查 设备生产能力核查就是按照纳税人投入生产的设备数量、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估算、分析纳税人的实际生产量。,19,产品物耗情况核查 通过耗用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与成本、收入的对应关系,估算产品产出。也可以从产品物耗审核入手,与产废率核查结合起来考虑。此外,还可以从原料间的配比关系,分析投入的真

11、实性、合理性。 从产品耗用辅助材料情况入手,20,单位产品能耗核查 能耗核查是指根据纳税人的水、电、煤、气、油等燃料、动力的耗用情况,利用单位产品能耗定额估算其生产、销售数量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单位产成品耗用的燃料、动力指标相对稳定,耗用数量容易控制的行业,如纺织、塑料加工、榨油等。,21,工资支付、职工人数核查 工资支付、职工人数核查主要从纳税人工资计算方式、支付情况,生产工人出勤、上岗情况估算其完成工作量,进而估算销售数量。如对计件工资的核查,即按照关键工序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估算。 适用于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采用计件发放工资的行业,如服装加工、玩具制作、工艺品加工、鞋业、电子产品零部件

12、生产等。,22,产品特定指标核查 产品特定指标核查,主要根据产品特性,对辅料耗用情况,作为关键指标进行核查 如镀金行业使用的氰化金钾,炒西瓜子过程中的食用植物油,贴牌生产企业的外购商标,包装物,印染行业的蒸汽等以正常企业的使用量为模板值,估算出纳税人实际产量。,23,进项材料核查 用废单位、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的单位,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以及运输成本较高的单位要重点分析。 根据原材料的投入产出比,分析是否有虚构购入业务,分析其付款方式、供货单位、材料入库手续、运输方式是否存在疑点。 按照工艺流程分析购进的原材料是否是属于用于生产出口货物的原材料,24,二、出口货物退税凭证、报表中存在的风险点1、外销合

13、同、国内采购合同的审核 (1)外销合同的审核 主要内容:国外购货方国别、企业名称、货物品名、单价、数量、合同总额、贸易方式、价格构成、付款方式、运达港;货物质量要求、交货时间;是否需要原产地证明、商检证明,其他检验证明等;争议的预防和处理等。,25,(2)国内采购合同的审核 国内采购合同(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审核的主要内容:供货企业名称、货物品名、单价、数量、合同总额、付款方式、交货地点;货物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相关检验证明;违约责任;质量风险、结汇风险、退税风险由谁承担;合同签订人签名及印章等。,26,2、增值税申报表的审核 (

14、1)检查申报的退(免)税资料是否完整,要求出口企业提供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的各类报表。 (2)外贸(工贸)企业申报的增值税申报表。 (3)对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生产企业,审核汇总表中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内销货物销售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与附表的各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相应指标合计数是否一致。,27,3、退(免)税凭证的审核 (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核(外贸企业) 核查其有无在某一时期内大量取得同一单位或同一地区企业开具的连号发票,且每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价款相同,金额又接近最高限额的情况。 核查某一时期存货余额是否大幅超过当年或往年可比余额;某一时期大宗货物

15、采购超过合理水平,或者不符合逻辑关系的剧增。 如:取得的原材料发票为梭织面料,出口货物为针织服装,且原料采购过程中无物流反映,原料与出口产品的属性不符,28,核查票面记载的货物单价,看是否存在明显虚高的情况。 对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主要以投入产出法加强对产成品数量的监控管理,确保主要原材料投入与产成品产出相匹配。应认真调查核实企业单位产成品所耗用布的数量的合理水平。为便于管理和监控,应要求企业按购进布的布宽进行明细分类,在原材料明细账上如实载明布的购进、投料和结存情况。按企业生产流程如实核算原材料的投料、在产品的结存、产成品的入库等情况。同时要求企业按季度如实报送原材料及产成品情况表。,29,核

16、查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及其记账凭证,并逐笔核查外购货物有无验收入库记录、货物运输记录,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记录的货物数量、名称、单价等与进销存月报表以及仓库实物账是否一致,并到仓库、货物堆放地进行实地盘点和勘查。,30,核查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的资金流动情况。关注银行承兑汇票 核查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总额与货款支付总额是否一致;核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供货单位与收款单位是否一致;核对货款支付情况,对于通过银行结算的,核查支票等单据内容和发票内容是否一致;对于通过现金结算货款,尤其是大额现金支付的,重点核查现金日记账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可以将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总账账面数、会计报表填列数进行对比,将提取现金情况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比对,从中寻找疑点,找到突破口。 国税发1995192号,31,结合对纳税人的有关财务凭证、购销合同、货物运输方式、仓库验收记录、货物存放保管及发出等的检查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