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0918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货币制度范本3(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2019/8/17,2,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一、国际金本位制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产生及特征 金本位之前,国际复本位制作为一种以上的金属含量衡量货币价值的货币制度。通常含义的国际复本位制指金银复本位,即以货币的含金量和含银量共同作为衡量货币价值的标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单一金本位制的国家,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是: 1.各国货币以黄金为基础保持固定比价关系;2.实行自由多边的国际结算制度,政府不对国际支付实行直接管制;3.国际收支调节主要依靠市场机制;4.黄金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5.无需国际机构监督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20

2、19/8/17,3,(二)国际金本位制的优点及缺陷 从理论上看,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这主要表现在: 1.它规定了严格的货币纪律,它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由于黄金生产率低于其他行业的生产率,物价还表现出下降趋势。 2.由于它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国际收支,政府无需付出干预行为涉及的各种代价。 3.它保证了汇率的固定。 到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这种国际金本位制度持续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宣告解体。,2019/8/17,4,

3、国际金本位制缺陷具体表现在: 1.黄金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国只能增加流通中的纸币,这为它的瓦解创造了物质条件。 2.在国家不断增强其经济职能的过程中,政府倾向于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作为缓解国内各种矛盾的手段。于是,纸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便难以维持下去。 3.国际政治冲突成为金本位制瓦解的催化剂。为了对外扩张和备战,政府大量发行纸币,进一步削弱了金本位制的基础。 4.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收支失衡成为长期存在的现象。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不能保证国际收支失衡的纠正,于是,黄金自由输入输出便越来越难以维持。,2019/8/17,5,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4、布雷顿森林协定是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所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的总称。它的主要内容是: 1.建立黄金美元本位制,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这具体表现为双挂钩原则:美元按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用黄金兑回各国官方持有的美元的义务;各国货币按固定比价与美元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波动不超出上下各1的幅度。只有在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根本性不平衡的情况下,才能在与基金组织协商后改变币值。,2019/8/17,6,2.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3

5、.由国际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来缓解成员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失衡。 4.取消外汇管制。这特别是要求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汇率政策,并实行自由多边结算制度。 5.实行国际收支的对称性调节。基金组织有权宣布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的货币为稀缺货币。其他国家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性的兑换限制。这一项内容并未得到实际贯彻。,2019/8/17,7,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可调整钉住汇率制(Adjustable Peg),最显著的特点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维持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体系运转,保证“双挂钩”原则的实现,必须具备以下三项基本条件: (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

6、价值稳定; (2)美国黄金准备充足,保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性; (3)黄金价值维持在官价水平。 这三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的,当以上三条不能满足时,以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随之动摇。,2019/8/17,8,(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441958年的稳定运行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美国工业产值占资本主义世界一半以上,美国连年国际收支顺差,其黄金储备在1949年一度增加到占西方国家黄金储备70%以上。但是,各国普遍感到缺乏美元,即所谓的美元荒(Dollar Shortage),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1948年,

7、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清偿能力供应不足的矛盾。,2019/8/17,9,2、19581968年的动荡运行阶段 在19571958年,美国爆发了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刻,西欧国家建立了共同市场,同时恢复了货币自由兑换。这种情况刺激了美国资本大量外流,其国际收支逆差迅速扩大。19581969年则表现为美元灾(Dollar Guilt)。在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需要在一年内偿还的)负债(21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他的黄金储备额(178亿美元),美元信用发生动摇。10月西方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货币的浪潮,市场上金价上涨到

8、每盎司41.50,几乎超出官价的20%,即第一次美元危机。,2019/8/17,10,为了挽救美元危机,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正常运行,西方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了以下措施: (1)稳定黄金价格协定,即欧洲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在第一次美元危机后达成的不以高于35.20美元的1盎司金价抢购黄金的君子协定,以抑制市场金价上涨和维持美元汇率稳定。 (2)巴塞尔协定(Basel Agreement),即欧洲 8家中央银行于1961年在国际清算银行所在地巴塞尔达成的关于货币合作的君子协定,他们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逆差国货币头寸,或向逆差国提供黄金和外汇贷款,以促进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 (3)黄金总库(

9、Gold Pool),指美国和欧洲7国(英、法、意、荷、比、瑞士、联邦德国)于1961年10月达成的共同提供黄金以稳定市场金价的协议;8国中央银行提供的黄金总计2.7亿美元,其中美国承担一半份额。,2019/8/17,11,(4)借款总安排(General Arrangement to Borrow),指1961年11月10个发达国家(美、加、日本、英、法、意、荷、比、瑞士、联邦德国)达成的向国际货币基金提供备用信贷的协议;资金总计60亿美元,其中美国为20亿美元,英、德各10亿美元,其余各国从1亿美元到5.5亿美元不等。这是国际合作应付危机的开始。 (5)货币互换协定(Swap Agreem

10、ent),指 1962年3月美国分别和14个主要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达成的关于相互交换一定数量的货币以稳定汇率的双边协议;在约定期内双方均可随时动用对方货币干预外汇市场,相互偿还对方货币仍按原来商定的汇率折算。这些措施表明,美国不可能单独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019/8/17,12,3、19681973年的逐渐瓦解阶段。 越南战争(1963),美国财政金融和国际收支更加恶化,美元不断贬值,金价一涨再涨,抛售美元和抢购黄金的风潮再度迭起,导致了1968年3月的第二次美元危机。 黄金总库为了稳定金价,只得抛售黄金来平抑美元,从1967年10月1968年3月共计损失34.6亿美元,美国和其

11、他发达国家再也无力维持自由市场黄金官价,为避免黄金流失决定解散黄金总库,实行黄金双价制,只允许各国中央银行按照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听任市场上黄金价格的自由浮动。,2019/8/17,13,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三个步骤: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1971年8月15日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内冻结工资和物价,对外关闭“黄金窗口”,对外国官方持有的美元停止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与黄金脱钩。 (2)固定汇率波幅扩大。1971年12月,“十国集团”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大厦举行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达成“史密森协议”,其主要内容是: 1美元对黄金贬值7.8,黄金官

12、价由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 2其它国家的货币,除加拿大元继续浮动外,大多数作了不同程度的升值。 3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的汇率波动上下限从平价上下各1扩大到各2.25,波动幅度共4.5。 4美国取消进口附加税和投资税。 到1973年3月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史密森氏协议随之失效。,2019/8/17,14,(3)固定汇率制垮台。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联邦德国马克的投机风潮,西欧和日本的外汇市场被迫关闭长达17天之久,意、日、英等国放弃汇率平价,实行浮动汇率,其它主要货币也开始浮动,与美元脱钩,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取代。至此,战后支撑国际货币体

13、系的另一支柱,即各国货币钉住美元的固定比价体系完全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终告解体。,2019/8/17,15,(三)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国际化。 第二,缓解了各国国际收支困难,保障了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第三,树立了开展广泛国际货币合作的典范。,2019/8/17,16,布雷顿森林体系给美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第一,由于美元享有特权地位。美国实行高估美元汇率的政策,这种政策使美国跨国公司得以廉价购买其他国家的资源,促进了美国的资本输出。 第二,这种货币制度赋予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可以直接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增发美元弥补其国际

14、收支逆差,向其他国家出口通货膨胀,使实际资源向美国转移,等于美国向其他国家征收了“铸币税”,而其他国家则要通过减少进口、增加外债等手段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第三,美国实际上操纵着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如美元大量外流时,其他国家为维持固定汇率需要收购美元,并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这实际上是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美国的经济地位基础上,一旦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随之动荡。,2019/8/17,17,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缺陷: 特里芬难题(Triffin Paradox)。其内含的冲突是:为了保证美元信誉,保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美国需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了供应国际储备手段,美国需要通过持

15、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促使美元外流。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发展要求储备货币的相应增长,但是美元持续外流必然会使美元信誉下降。,2019/8/17,18,三、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其标志是1976年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达成“牙买加协定”(Jamaica Agreement)。 (一)牙买加体系的形成 其主要内容是: 1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2浮动汇率制合法化。 3黄金非货币化。 4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有的黄金逐步加以处理。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6提高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

16、)的国际储备地位。,2019/8/17,19,(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1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元的地位正在下降,而德国马克、日元、特别是复合货币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ECU的国际地位日益加强。 2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Hybrid System)得到发展。 3国际收支的调节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国际金融市场的媒介作用和商业银行的活动,以及有关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动、债务、投资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的。,2019/8/17,20,(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牙买加体系对维持世界经济的运转、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发展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第一,牙买加体系基本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货币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例如国际储备多元化有利于缓解国际清偿力的不足。 第二,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可以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状况,各国汇率可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可比较灵活地反映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状况;使一国宏观经济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