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99275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概论 必过版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药学概论(终极版)冲子制作1、 概念解释类 1. 药物:(drug,medicine)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人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物质。2. 药品及其类别:我国药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物、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3.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中医用药法度,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发和使用的天然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4. 生物制药(biopharmaceuticals):是指以现代生命科

2、学为基础,结合生物技术即生物工程手段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所得到的药物,通常来自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和体液等。5. 新药和仿制药:新药(new drugs)指未在中国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或给药途径的,在注册管理中按照新药管理。 仿制药(generic drugs)是指仿制国家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品种的药品。6.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perscription drugs)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nonperscription drugs,OTC drugs)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

3、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7. 特殊管理的药品(the drugs of special control):是指国家制定特别的管理办法,实行比其他药品更加严格管理的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8.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的或不期望产生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E),药疗差错(ME)9. 药学(pharmacy):是探索药物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互关系,围绕药物的发现、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实践的科学。起学科体系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

4、分析学、微生物和生化制药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10. 药效学(PD),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在药物作用下机体发生的变化及机制11. 药动学(PK),中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经历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12. 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d)又称原型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或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13. 剖裂与拼合 :剖裂是指将先导物剖析成两个或数个亚结构,通过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可以优选出简化的基本结构或药物,如镇痛药吗啡分子剪切而得的哌替啶;拼合是合成出比先导物或药物更复杂的类似物,它保持先导物部分或所有的结构特征,如将阿司匹林的

5、羧基的对乙酰氨基酚的羟基酯化缩合而成的一个前提药物贝诺酯。14.前体药物:简称前药,其概念最早为药物的潜伏化,既有活性的药物经化学结构修饰后,转变为无活性的化合物,进入机体经过生物转化之后产生生物活性,发挥治疗作用,无活性的化合物称为有活性药物的前药药品(drugs)15.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临时性标准和正式标准、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等。16.法定药品质量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局颁标准)。17.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已在研制的新药在进行临床试验或试用之前应先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1

6、8.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我国化学药品的一类至三类新药经临床试验或试用之后报试生产时所制定的药品标准叫“暂行药品标准”。该标准执行两年后,如果药品质量稳定,该药转为正式生产此时的药品标准叫“试行药品标准”。19.企业标准:由药品生产企业自行制定并用于控制其药品质量的标准,成为企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它是非公开标准,尽在本场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属于非法定标准。企业标准在企业创优、企业竞争,特别是对保护优质产品本身以及严防假冒等方面均期待了重要作用。20.中药名称包括:中文名和拉丁名21.制药企业质量控制部门的工作人员:质量控制员(QC) 、质量管理员(QA)22.新药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

7、生物等效性试验23.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24.伦理委员会: 是由医学专业人员、法律专家及非医务人员组成的独立组织。(临床试验方案须经过伦理委员会审议同意并签署批准意见后方可实施)25.知情同意书 :是每位受试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临床试验的文件证明。26.临床动物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应用于临床给药方案制订和药物临床评价的应用性技术学科。27药品的生产需要GAP的认证28. 软药(soft drug):指通过可预测、可控的代谢产生无毒或者无活性代谢物的药物。29.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指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和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依法经执业登记后

8、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30. 根据医院的任务、规模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一、二级医院又分为甲、乙和丙3等,三级医院分特、甲、乙和丙4等。31通常医疗机构的基本组织结构分为3大系统:医疗部门、医疗技术辅助部门和行政管理及后勤部门。3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33.治疗药物监测(TMD):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检测体内药物浓度,以药物浓度为信息,利用药动学原理,结合用药者临床表现,判断药物应用合理性和制定合理给药方案的临床药学实践。34.

9、专业技术职务:按照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经考核合格认定资格,包括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和药士。35.生物药物的分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酶与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类、其他生物制品类36.生物制药主要方法与技术: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速发展37.生物药物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制药、蛋白质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及微生物工程制药。38.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库宝中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被荣为中

10、药学经典著作。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公开颁布最早的药典,也是我国第一部药典。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39. 五行:金、木、水、火、土。 四性: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 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苦、酸、咸五种的味道。归经:即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毒性: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40.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药的重要组成管方剂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君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1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物;2

11、 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要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2 佐制药,即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峻烈之性的药物;3 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1 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位置;2 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41. 七情:单行、相使、相须、相恶、相畏、相杀、相反。42.中药:系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依据中医用药法度,用于防治病的药物。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石,其形式涵盖净药材、饮片和成方剂等,如植物人参和大黄,动

12、物药鹿茸、牛黄,矿石药磁石等。43.青蒿素:抗疟疾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有“百草之王”的美称。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高丽参:(朝鲜参、别直参)系五加科植物人参,带根茎的根,经加工蒸制而成。三七:又名田七,五加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木通:为木通科植物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含有虫草酸、虫草素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中枢镇静、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抗肿瘤和抗炎等作用。麝香:为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临床主要用于热病神昏,终风痰觉等。贯叶连翘: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的地上

13、部分。贯叶连翘对于抑郁、睡眠障碍及其引发的倦怠、疲倦和乏力等功效显著,且几乎没有副作用,比化学药物更安全有效。名称理论体系治病原理临床运用研究方法及模式天然药物现代医药理论应用有效成分对致病因素进行对抗治疗,作用靶点相对集中,具有微观优势以单位或成分群制成制剂,用于现代医学临床”病“的治疗探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药效作用机制,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较严格中药中医药理论遵循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灵活遣方用药,具有宏观优势多复方配伍入药,用于中医临床”证“的治疗整体与微观相结合,对中药进行化学、药理学和质量评价等研究45.原料药物即药品中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与辅料共同组成临床应用的药物

14、制剂。46.化学原料药包括两种类型: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NCE)及仿制药(generic drug),前者指未在国内外上市的新药,后者指已在国外上市但未在国内上市的原料药。47.制备原料药的过程:确定目标化合物-设计合成路线-制备目标化合物-结构确证-中试和工业化生产-工艺优化48.元素组成:药物分子通常含碳、氢、氧和氮等元素,除氧外均可采用元素分析法,活的组成药物的元素种类及含量49.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IR:红外吸收光谱NMR:核磁共振MS:质谱法(质谱是唯一可给出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式的分析方法) 苯和四氯化碳要避免使用,它可以致癌或危害环境(第一类

15、)原料药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微生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中因素有药物对光、热、湿度及空气的敏感特性。原料药稳定性研究的试验:1.影响因素试验、2.加速试验、3.长期试验。50.辅料:是制剂中除主药外其他物料的总称,是药物制剂的的重要组成部分51.注射剂的特别检查:要检查异常毒性、致敏物质、降压物质、热原及细菌内毒素。52.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通过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初始作用,是药理效应产生的动因。53.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的继发性改变,是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反应,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54.药物治疗有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对症治疗:用要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55.不良反应:药物也可以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甚至器官、组织机构改变等危害机体的反应。56.不良反应有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57.受体: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或胞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移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配体与受体的结合部位叫做结合位点或受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