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96120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指南第一章 贷款风险分类的前期准备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在进行贷款风险分类操作前,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好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基本标准,在此前提下,信用社信贷人员应做好资料收集整理、阅读分析、规范会计科目、确定分类时点、确定分类对象类别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第一节 资料收集的内容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需要将以下三项内容的资料收集齐全。一、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基本情况1、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营业执照、贷款卡、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的流水账单及银行分户账流水账单、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基本账户开户许可证、特殊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有效证明等资料,与原件核对后,留

2、存复印件;2、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内部组织、投资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以及附属机构的情况;3、借款人和担保人的的经营历史、信誉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4、非财务信息。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行业风险情况、经营风险情况、管理风险情况、区域风险情况、自然社会因素情况、借款人还款意愿、借款人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等情况。 二、借款人和担保人近三年的各种报表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现金流量表;4、经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审财务报表和报告;三、信用社内部资料1、借款人的借款申请书;2、农村信用社信贷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包括长期贷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上报联社的立项文件、批准文件;3、借款合同;

3、4、授信额度或授信书;5、贷款担保的法律性文件,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抵(质)押物评估报告、物权凭证以及依法办理的有关登记文件;6、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7、信贷员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8、借款人还款记录和农村信用社催款通知书;9、定期、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以及贷后检查报告等。第二节 阅读和分析资料初步分析贷款基本情况,判断贷款正常与否。分类人员应根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信息,进行审查、分析,对贷款正常与否作出初步判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一、对贷款用途的分析通过分析借款合同中最初约定的用途与贷款实际用途,判断贷款是否正常。一旦贷款用途被挪用,还款周期及贷款偿还可能

4、性都会受到影响,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也会加大。对挪用的贷款,至少应归为关注类。二、对还款来源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有现金流量、资产转换或销售、抵押物处置、重新筹资及保证人代偿等。各种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变现能力不同,成本费用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通过正常经营获得的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有保障的来源。执行保证、抵押或重新筹资,其不确定因素较多,成本较高,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在贷款风险分类中应重点根据借款人约定的还款来源是否合理,从而判断贷款风险程度的高低。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分析确定贷款的还款来源,将还款来源划分为第一还款来源或第二还款来源。判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能不能还,有没有还款的

5、意念,关键是有没有还款的来源。使用还款来源渠道判断法,作为风险分类的参考因素之一。既:判断借款人使用第一还款来源归还贷款本息,还是使用第二还款来源归还贷款本息。1、第一还款来源与第二还款来源的关系。第一还款来源是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收入,也就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第一还款来源充足,偿还能力才有保障,贷款才真正安全。第二还款来源包括:依法执行保证人经营收入、依法变卖抵押物收入、依法变卖保证人财产收入、依法变卖借款人财产收入、借款人筹资和投资活动收入、非有限公司性质的借款企业法人代表的多种经营收入及其它。第二还款来源是次要还款来源。所以,贷款前仅片面的强调或仅把注意力放在“有无抵押物、有无担保”方

6、面是不正确的信贷工作方法。2、判断第一还款来源与第二还款来源的应用。如果企业的还款来源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并且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比较稳定,则可判断借款人使用第一还款来源归还全部贷款本息,贷款可能为正常类。如果企业的还款来源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正在减少,则可判断借款人目前有使用第一还款来源归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但潜伏未来不能使用第一还款来源归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贷款可能为关注类。如果企业的还款来源不是或不全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是投资后进行筹资活动,用于归还贷款本息的来源。如转让对外投资、出 首固定资产、出 首流动资产、对外借款等。则可判断使用第二还款来源归还的贷款

7、,在初评时可能划入不 良贷款大类别之中,贷款可能为次级类或次级类贷款以下。如果企业的还款来源只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并且明显不足,则可判断绝对没有第一还款来源,即便动用了第二还款来源以后,也不能全部还清贷款本息的,预测损失较大的,可能最高划入可疑贷款类别。三、对资产转换周期的分析资产转换周期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从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经过购买、生产、销售,最终偿还贷款所需要的时间。资产转换周期的长短是农村信用社确定贷款期限的主要依据。因确定的贷款期限短于资产转换周期而形成的逾期贷款,不能简单地以逾期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因为资产转换周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一次性的经营性循环,表现为临

8、时贷款的发放和到期归还;一个是较长期性的资本性循环,表现为靠多个经营周期才能收回资金,形成贷款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占用。借款人经营运转的各个环节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经营性循环周期的变化,从而引起资金需求量的增减。因此,对每笔贷款要根据实际占用的合理性加以分析判断。四、对还款记录的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能够反映贷款的偿还状况和不 良状况。贷款的还款记录一般有两种情况:贷款还款记录良好,借款人能还本付息;贷款还款记录不佳,还本付息出现不 良。分类时要根据还款记录来判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等。“借新还旧”贷款,原则上可以划为次级类;如果借款人财务状况良好、有偿还能力的“借新还旧”和展期等可按照一般借款

9、人的要求分类。如果是由于借款人的经营出现了问题,那么展期反映的是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变化。本息逾期天数、以及贷款是否停息挂帐等都是贷款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贷款风险分类的方法与期限管理之间的重要衔接点。这是因为,一般来说,逾期的时间越长,还款可能性就越小;对于个人消费贷款来说,逾期的次数越多,该户贷款的质量就越差。还款记录也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分类时要根据借款人的品行和信用记录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因为一个人的还款意愿只能从历史记录,从经营过程中是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程度、有无隐瞒事实采取不正当手段来套取银行贷款、是否有意拖欠银行的贷款等等的事实来推断和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10、从而判定贷款的风险程度。第三节 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农村信用社要正确设置和使用有关贷款科目。在农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其他贷款四个贷款种类下,分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四个占用形态,在四个占用形态下,区分信用方式、保证方式、抵押方式、质押方式四个贷款方式。一、对农户贷款和农村工商业贷款科目相交叉问题的处理。个体工商户以自然人出名的贷款,应纳入农户贷款科目;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贷款,应纳入农村工商业贷款科目。二、对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科目相交叉问题的处理。由于原来会计部门的规定中,凡中长期贷款,不分贷款方式、不分贷款形态,一律在中长期贷款科目(科目代号124112

11、44)核算,因此,出现中长期贷款科目中既有保证方式、又有抵押等方式的问题。如:“中长期农户贷款”科目中,某农户为抵押的贷款,应按抵押农户的标准批量分类,而其没有在抵押农户科目核算,这就造成分类的汇总结果与会计科目不符。要求中长期贷款科目中,仅核算中长期的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中长期贷款的抵押贷款或质押贷款应分别调入到抵押贷款科目(科目代号12511254)或质押贷款科目(科目代号12551258)。短期贷款(科目代号12311234),仅核算短期的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短期贷款中的抵押贷款或质押贷款,应分别调入到抵押贷款科目(科目代号12511254),或质押贷款科目(科目代号12551258)。

12、第四节 一次性与续时性风险分类因为贷款发放和收回,变动较频繁,因此,在贷款风险分类的具体操作时,应按两个阶段进行,即先确定一个截止日期,集中时间进行一次性风险分类;然后再进行续时性风险分类。一次性分类是指在原“一逾两呆”分类的基础上,按照风险分类的要求,对截止某个时点的所有贷款余额进行的集中分类。一般应以上月末的贷款数据作为风险分类的操作时点;续时性分类是在一次性分类结束后,对以后发生的新贷款、原来已经分类并发生变化了的贷款,进行连续不断的分类。连续性分类采取贷款业务随发生随分类的办法。第五节 划分贷款类别将全部贷款划分为三个类别,即企事业单位贷款、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一、将农

13、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其他贷款科目中的单位出名的贷款全部划入企事业单位贷款类别;二、将农户贷款、其他贷款中的自然人名义的贷款划分为两部分,单户贷款30万元以下的全部划入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类别;单户贷款30万元(含)以上的全部划入自然人其他贷款类别。此贷款额度只作为参考,各农村信用社应根据所管辖贷款额度和数量,确定适合自身分类的具体额度。三、确定操作表格。依据上述贷款的类别,分别使用企事业单位贷款认定表、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认定表、自然人其他贷款认定表进行操作。第二章 信贷员风险分类初分工作贷款风险分类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则开始进 入信用社管户(包村)信贷员对自己分管的贷款业务进行风险分

14、类的初步划分工作。第一节 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基本特征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是按贷款风险程度的高低,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个类别,简称五级分类。其中,正常和关注类为非不 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类为不 良贷款。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是对各类别贷款划分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它集中体现了每个类别贷款的还款保证程度,从而反映了贷款的内在风险,是进行贷款风险分类最基本、最权威的依据。一切分析论证过程,如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分析、担保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银行内部的信贷管理水平分析等都是围绕这一依据进行的。核心定义的规定,揭示各类别贷款风险程度和损失程度呈现逐步递增或恶化的趋势。贷款的基本

15、特征是指对贷款五个类别中各个类别风险表现形式的概括和描述。一、正常类贷款核心定义: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基本特征:一切正常。判断的标准为借款人能够用正常经营收入偿还贷款本息,无论从借款人本身还是从外部环境看,都不会影响贷款按时足额偿还。正常类贷款基本没有风险或风险极低。如对于合法合规的存单质押贷款、国债质押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低风险贷款,如果是合法办理,签批真实,质押额充足,到期确保扣划有保障的,则应认定为正常;若出现签字不实、未能认真核保等可能危及到期不能全部偿清贷款本息的,应视借款人的实际偿还能力进行判断。对于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确有绝对把握的,这类

16、贷款可直接划人正常类贷款。二、关注类贷款核心定义: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基本特征:潜在缺陷。同正常类贷款一样,借款人能够用正常经营收入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分类时要抓住“潜在缺陷”这一基本特征。如果一笔贷款仅仅是贷款信息或信贷档案存在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对于还款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则此笔贷款不应划入关注类。同时,也不能将有特定风险的某一种类贷款,片面地划为关注类。三、次级类贷款核心定义: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基本特征:缺陷明显,可能损失。次级类贷款从字义上理解,就像工厂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