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88674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推拿讲义小儿推拿讲义目录第一章 概说 1一、推拿的起源 1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1三、推拿学派 1第二章 推拿手法 1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1二、穴位分型 1三、推拿手法 21推法 22拿法 23揉法 24运法 25捣法 26掐法 27分法 28分筋法 2四、推拿次数 2五、注意事项 3第三章 常用穴位 3一、脾穴 3二、肝穴 3三、心穴 3四、肺穴 3五、肾穴 4六、胃穴 4七、大肠穴 4八、小肠穴(附利小便穴)4九、八卦穴 4十、运水入土穴 4十一运土入水穴 5十二、板门穴 5十三、小天心穴 5十四、四横纹 5十五、小横纹 5十六、二马穴 5十七、外劳宫 5十八、阳池穴 6十九、天河水穴

2、6二十、退六腑穴 6二十一、上三关穴 6二十二、威灵、精灵 6二十三、五指节 6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7一、感冒 7二、支气管炎7三、肺炎 8四、顿咳(百日咳) 8五、麻疹 9六、腹泻 10七、痢疾 11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12九、口疮 13十、便秘 13十一、脱肛 14十二、遗尿 14十三、水痘 14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15十五、痄腮:(腮腺炎) 15十六、急惊风 16十七、慢惊风 17第一章概说一、推拿的起源推拿疗法也叫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向疾病作斗争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的结晶。这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考其起源:我们祖先

3、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或生食兽肉野果,饥饱不匀,肠胃不适,即用手揉摩患处,或腹部而感到舒适,在这种本能的自发的治疗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后世的推拿疗法.二、什么是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一种以求代药的物理疗法,其特点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设备,仅凭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采用手法上的不同,可分成人和儿童推拿两种。由于推拿疗法经济简便,易于掌握,没有痛苦,疗效又高,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更适合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需要,因此值得大力推广普及。三、推拿学派历代医

4、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因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有的专用于正骨,医治外伤;有的着重治疗内科疾病;有的专施治小儿。这里主要介绍,青岛市立中医院小儿科的治疗经验。其特点是,只运用左手各部穴位以代替全身的推拿,取穴简单,疗效迅速,可免脱衣解带的麻烦,小儿易于合作和接受。第二章 推拿手法一、什么是推拿手法推拿手法是医者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进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泻)、或补、或清补兼施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扶正祛邪之治疗目的,即称手法。医者在操作时,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二、穴位分型人体各部穴位,一般分点、线、面三种类型。1、点型:人

5、体某部位或经络穴位,采取揉、拿、点、捣等手法称为点型。如小天心、二马等穴。2、 线型:人体某部位的二点中间的连线,这个长型的穴位,采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称为线型。如大椎、天河水、六腑等穴。3、面型:人体某部或经络穴位(面积较大的穴位)采取推运的手法,称为面型。如八卦、板门等穴。三、推拿手法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1、 推法: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 推法:1.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2.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 3.清补法由指

6、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者如推天河水穴。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2 拿法 医者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的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一般用于点型穴位,例如缓解痉挛拿列缺穴。也是儿科推拿的辅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结束拿威灵,精灵。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3 揉法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例如:揉二马,外劳宫等穴。4运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的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 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

7、到穴。5捣法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 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6掐法 凡用医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7分法 医者两手拇指从选定的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 例如:分阴阳穴。8分筋法 医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转捏拿等动作,以达到舒筋和血的疗效,适应于肢体瘫痪等症。 以上推拿八法,适应于小儿常见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赘述。附:提捏手法两手半握拳,以食中两指,将患者皮肤用力提起,作连续不断的灵活动作,叫做提捏手法。例如:提捏大椎穴。四、推拿次数推拿的速度,每分钟20

8、0次左右。一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20003000次,大约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推拿次数与年龄、病情成正比例。年龄大,病情重的推的时间宜长,手法宜重。婴儿或病情轻者,推的时间宜短,手法宜轻,一般推一次约需30分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五、注意事项1医者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施术前要备好滑润剂(如滑石粉等)要洗手,修短指甲。3推拿室要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流通。在严寒季节,医生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4患儿的姿势要适宜,在操作时先施行一些

9、不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手法,力求合作,然后再作较为痛的指法,如提捏大椎。5操作手法要轻重适宜,用力均匀 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有熟练手法,根据辩证施治的精神,灵活地运用这些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个推拿医生,不仅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注意手法的锻炼,以达到柔和、深透,持久,有力的要求。这样在临床上才能得心应手。第三章 常用穴位一、脾穴1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3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

10、肌。4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二、肝穴1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3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4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三、心穴1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清心:离心性推之 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3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4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

11、舌等。四、肺穴1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 补肺:向心性推之。3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4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五、肾穴1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补肾:向心性推之。清肾:离心性推之。 古书记载的清补法,与此相反。3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4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六、胃穴1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清胃:离心性推之。(此穴只清不补)3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4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热不退、吐血及鼻衄。七、大肠穴1部位:食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清大肠离心性推之。补大肠向心性推之。清补大肠来回推之3作用:调整大肠功能,有固肠、涩便、止泻等作用。4主治:赤白痢疾、泄泻、便秘、脱肛、肛门红肿等。八、小肠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