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和文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8692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医药“和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浅谈中医药“和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浅谈中医药“和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浅谈中医药“和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浅谈中医药“和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药“和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医药“和文化”(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中医的“和”文化,2,中医药的“和文化”,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时至今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饱含传统“和文化”意蕴的用语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2、建设和谐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命题,是正确认识、科学运用我国传统的“和文化”。,传统“和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儒家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

3、,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两千多年来,传统“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人才的造就、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等价值取向,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7,和文化的价值观,“和”是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中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高度凝练; “和”是中华民族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的根本; “和”是自然、社会、人类、生态等万事万物最理想和最唯美的状态; “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和”是中医治病防病的手段与目的,它贯穿于其全过程。,8,“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国馆融合了

4、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9,和 文 化,观音和的象征 合和男体女貌、阴阳合体 和善送子救难、祈福行善 和美眉清目秀、端庄秀丽 祥和坐卧莲花,脚踏祥云,10,“和”文化的价值观,“五和文化”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合和。,11,“和”文化的价值观,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2,“和”文化的价值观,礼记中庸指出:“中也者, 天下大之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云:“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13,和文化的价值观,家和万事兴、民和邦安定,国和享太平。 和为贵 和气生财 和平共处 和和睦睦 和和美美 握手言和,14,“和”文化的价值观,儒 家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释 家清净虚空,无贪无欲; 道 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阴阳家顺应自然,调和阴阳; 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人际、自身的和谐统一,15,“和”的本义及衍伸义,“和”,说文解字注释为“和者,应也。”主要用于“应唱”,其本义为“一人声之,众人随声而相应附和”

6、。 辞源注释:“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 中庸 云:“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可见和的本义为 “协调和谐、适度之义”。,16,“和”的本义及衍伸义,引申为有“和谐、调和、和平、中和、和顺、和合、和美、和善、祥和、统一、正常、相随”等义。,17,中医典籍中的“和文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如是内外和调而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此中的“和”既为“和谐”、“协调”之义。,18,中医典籍中的“和文化”,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

7、舌能知五味也。”此中的“和”作“正常”解。素问.宝命全形论说:“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此中之“和”则作“响应”解。,19,中医典籍中的“和文化”,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也常见“和”字,其义多为“调和”“和谐”、“和解”。如“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尺中脉微,此里虚,需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温病条辨“下之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护胃承气汤微和之。”,20,中医药的”和“文化,“和“ 是健康的根本条

8、件; “失和”是疾病发生的根本病机; ”调和 “ 是中医治疗的根本目的。,21,中医药的”和“文化,和自然天人相应 和阴阳平衡有序 和气血充足畅通 和脏腑和谐共达 和情志张合有制 和饮食饮食有节 和起居起居有常 和劳逸劳逸有度 和人际和睦友善,22,和自然-天人合一,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科学的改造自然。,23,和自然天人合一,24,和 阴 阳平衡有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谨察阴阳而和之,以平为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禀天地而气生,四时而法成”,。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凡治病之道,以调

9、六气阴阳,使无偏颇,各守其常。 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以平为和。,25,阴阳平衡及失衡示意图,阴阳平衡,阳虚,阳盛,阴盛,阴虚,阴阳两虚,26,和 气 血充足流畅,气血正平,长有天命。黄帝内经 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神精之根蒂也。脾胃论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27,和 脏 腑和谐共达,和脏腑阴阳 和脏腑气血 和脏腑表里 和气机升降 和生克关系,28,和 脏 腑和谐共达,五脏之气贵乎平顺,阴阳之气贵乎不偏。永类钤方 脏者,藏平也,藏诸神而精气流通也;腑者,府库也,出纳转输之谓也。脏腑,兄弟也,同气而形异耳。医学入门 亢则害,承乃

10、制,制则生化。黄帝内经,29,和 情 志张合有制,“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者气耗,忧者气沉 ,寒则气收,炅则气泄。 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恐伤肾。 七情偏胜,五脏失和,则偏害之病生矣。冯氏精囊秘录,30,和 情 志张合有制,31,和饮食饮食有节,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

11、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有辛酸苦辣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32,和饮食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高粱厚味,足生大丁。 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格致余论) 爽口物多终作疾。本草纲目 五味贵得其平,不可太过,是故谨和五味,得其平矣。内经 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

12、以害生命。随息居。饮食篇 和饮食原则 卫生、安全;定时、定量 无偏嗜、无禁忌 阴阳均衡,科学搭配 根据四时阴阳及五脏所喜所恶进行调理,33,和饮食饮食有节,34,和起居规律有常,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战国.黄帝内经.素问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以气急

13、,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冬三月,此为闭藏,冰冻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战国.黄帝内经.素问 起居常慎则天真之气长养。 清.徐灵胎内经诠释,35,和起居规律有常,36,和劳逸张弛有度,“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陈寿三国志) 动则谷气得消,气血得通。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饱食既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积聚。(周守忠养生内纂) 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庄子) 色欲无厌,丧身之本。(宋。史堪为医总论 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黄帝内经 养生之道,常欲小

14、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备急千金要方,37,和劳逸张弛有度,38,和人际和睦友善,和谐医患关系 和谐医护关系 和谐科室关系 和谐同事关系 和谐干群关系 和谐家庭关系 和谐邻里关系,39,“调和致中”是治疗的过程和目标,调:调节、调剂、调解、调和、调整、调处。 “中者,正也,平也,公也” 惟中乃正,惟正乃平,惟平乃公。 公平、公正、中央、中枢、中流砥柱、中坚力量、中兴、中规中矩、中立。刚正不阿 、正大光明 “调和致中”是中医治疗的过程和最终目的,40,“调和致中”是治疗的过程和目标,中和思维,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协调、平衡状态,以恪守中道,不偏

15、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或治疗疾病时善于执两端而用中,并折中致和为准绳。“中和”具有时间与空间、质与量完整统一的内涵,表述了系统在时间与空间、质与量上存在及运动的理想状态, 孔子把“致中和”看成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诠释的“圣人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从容中道。”,41,调和的原则,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达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黄帝内经 谨察阴阳而和之,以平为期。 五脏皆病调其中。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泻实补虚,扶正祛邪、辨证施治。 勿犯“虚虚实实”之戒。,42,调和致中,调和致中的方法 针药调(内治与外治) 心神调(心理) 形体调(运动) 饮食调 (食疗) 其它,43,重脾胃是中医的重要理论,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治上治下,不如理中。 理脾则百病不生,不理脾则诸疾续起。 五方以中为主,五行以土为主,位居于中而有土德之尊。故水得土则攒其形,火得土则隐其明,金得土而增其色,木得土而益其润。 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冲和者,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乃能化生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使归于平也。 阳脏之机,全在乎土,土运则阴升而阳降也。缓迟者,土气之冲和。土和则中枢运转,阴常升而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