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382470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9.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培训教材(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舞动你的王者之剑,- 全面提升领导能力与管理素质,主 讲:王 孝 民,引 言,领导者不仅需要强化领导能力,还需要学习、掌握领导艺术。 根据这个主题,主要讲三部分内容: 一是什么叫领导与领导学; 二是领导者的能力素质; 三是领导决策与领导艺术。,权力 责任,论语有言:“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官之位高,官之名贵,官之权大,官之威重,不言而喻。其言行举止,身体力行,系民生福祉,系城市命运。其身正,不令而行。反之,官气愈张,官焰愈烈,为群众所诟病,为城市之拖累。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权力”的解释是:“权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行动中,甚至是在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进行抵抗情况下实现

2、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权力,并不是尊崇,而意味着更多的克制,隐忍,三思而后行。权力的履行,不是张牙舞爪,不是耀武扬威,更不是为所欲为。,一、领导与领导学,(一)树立现代领导观念 1准确认识领导的含义和特征 (1)领导的含义 据查,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rving Barnard,18861961)最早 (1938) 给“领导”下的定义:“所谓领导,就是一个人影响其他人行为的能力。” 此外,西点军校领导魂的作者赖瑞杜尼嵩也讲过类似的话:“领导的精义影响他人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标。”,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往往喜欢从领导者的职责角度给领导下定义。 毛泽东:领导者的职责,归结起

3、来,主要地是“出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美国四位总统顾问、领袖的策略作者华伦丹尼士说:“提出能被别人接受的未来远景目标”, “将远景目标传达给组织成员,并使之转化为行动和成果”的人就是领导。 尼克松则认为,不仅“决定什么是应该干的事”,“而且要说服他人去做好这件事”的人就是领导者。,我国的学者提出一个经典性的定义: 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环境 条件下影响、率领、引导被领导者 以实现组织目标过程。 有人把“组织目标”改为“领导目标” 这个概念显然是以领导者为中心展开的,这是中国领导科学的特点。 领导的最新定义:领导是决定做领导的人与决定跟随的人 之间的一种相

4、互关系。(注重“追随”关系,更具有根本性),概而言之:领导者依据组织的法定授权,为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影响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为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概念也显然是以领导者为中心展开的.) (两个问题设置) 领导的特征 第一,领导活动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 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领导者单方 面的私事;,第二,领导活动要实现的目的是组织目标,而不是领导者纯粹的个人意志; 第三,领导活动是一种程序性行为,而不是领导者个人的主观随意。 第四,领导是高层次的社会管理,而不是一般的执行与落实; 第五,领导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而不是特权。,2.深

5、刻领会领导的本质 (1)领导的本质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就是改变他人态度和行为的能力) A.思想的影响力(思想影响力不等于思想控制力); B.职权的影响力(赏罚予夺); C.专长的影响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人格的影响力(品格、能力、知识、经验、个性)。 (2)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主要体现在:合群共事; 率众达标;协力创业。,所谓领导,作为一种公共治理的新方式,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服务。 “领导就是服务”,这句话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1页。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6、。今天,我还是这个态度。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各个部门和地方,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领导就是服务,揭示了领导的精神实质,是对领导内涵的最高概括。,3.正确把握领导活动规律 领导活动的规律性就在于以下五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五个要素是: (1)领导者 (2)被领导者 (3)客观环境 (4)群体目标 (5)方式方法,4.关于领导方法问题 领导方法是实现领导宗旨和目的以及实现领导职能的各种手段、路径构成的复杂体系。 唐太宗的主张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故得其下。,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7、。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9页。 庄严的承诺,两类风格的领导方法 传统领导方法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现代领导方法抓大事,不问琐事! ABC分类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找出所要面对的全部问题 第二步,对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 第三步,找出当前急迫重要的问题,A类必须自己做的事情 B类可自己做也可给别人做的事情 C类应该由别人做的事情 该方法的真谛在于:将日常事务按轻重 缓急进行排序,并使领导者明确“必须自己做的事情”,两种效能的领导者: 瞎忙的人 凡是经过他面前,

8、来到他的办公桌上的事情,不分A、B、C,都要插手,自然会忙得不可开支,所以,该领导者称之为“瞎忙的人” 瞎忙的人不仅自己低效能,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效能,整个组织的效能不高。 精明的人及时地将B、C类事情交给别人去处理,而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必须自己做的事情”的A类事情上面 不仅他自己有效率,而且整个组织的效率也很高。,艾森豪威尔的感慨: 作为一个行政长官,他必须克服的一个大 难题就是学会签署水平低劣的信件:也就 是说,明知自己可以把信写得更好,也得 在别人代写的信上签上他的名字。 英国证券交易所前主管N古狄逊的主张: 一个累坏了的主管,是一个最差劲的主管。领导者的最大本事,是能让下属发挥最

9、大本事。,5全面看待领导的地位和作用 (1) 领导的地位 A.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B.科学与民意的交合点; C.各方利益的共同点; D.多种矛盾的超脱点; E.风云突变的转折点。(重庆暴雨洪水成灾) (2)领导的作用 A.化繁为简 B.化难为易 C.化乱为序 D.化凡为奇 E.化险为夷,(二)什么叫领导学 一般领导学教科书上说,所谓领导学就是“研究领导行为规律、原则与方法的科学”。 当我们把领导当作学科来研究的时候,也有人认为领导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例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就认为,领导“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著名诺贝尔奖得主西蒙教授认为领导行为涉及“非程序化决策”。 军事领导学者普

10、里尔说:“将领无固定模式”。 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更是明确地指出:“在这里,智力活动离开了严格的科学领域,即离开了逻辑学和数学领域,而成为艺术”。 可见,领导的所作所为“是处理模糊型、随机性问题的”,是难以量化表示的。 因此领导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一种美好的合金。,历史上领导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关注领导特质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 ) 这一阶段的领导理论研究,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心理学家们从个人的个性心理持征出发,试图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找出领导人同被领导人在心理特征方面的区别。其主要目的是企图制定出一种有效领导者的标准,以此作为选拔领导人和预测其领导有

11、效性的依据。,(1)斯托蒂尔(R.M. Stogdill)归纳的领导特质: A.身体特性。如身高、体重、外貌等。 B.社会背景特性。如社会经济地位、学历等。 C.智力特性:判断力、果断性、知识广博精深、口才 流利等。 D.个性。如自信、机灵、见解独到、正直、情绪平 衡稳定、不随波逐流、作风民主等。 E.与工作有关的特性。高成就需要、愿承担责任、 工作主动、重视任务的完成等。 F.社交性特性:善交际、广交游、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合作精神等。,(2)成为领导者的主要因素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领导者,有些因素是重要的: 第一、“先天性”要素:体力、智力、性格; 第二、“修炼性”要素:意志力、品德、

12、 后天的学习、积累、修炼; 第三、“经验性”要素(艺术性要素): 领导技巧、手段、智慧。 领导者的特质来自于自身的性格、 气质、修炼和积累。,(3)对特质理论的评价 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没有对因果关系进行区分; 忽视了情境因素。 西点军校前校长潘模说:“给我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病者,我都能把他训练成一个领导人” 。由此,特质论阶段宣告结束。,2.关注领导行为(风格)阶段 (20世纪4060 年代) 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的组织程度和文化水平日益提高,企业管理思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人的因素、被领导者的因素成了领导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

13、要组成部分。于是,领导问题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主要是研究领导者的素质、特性,转而为主要研究领导行为本身。 既然领导效能并非取决于其特质,那么应该关注其行为。但事实证明,如若对象不同,同样的领导行为,有的奏效,有的难以奏效。比如,对蓝领宜指导,对白领宜协商。,(1)勒温(K. Lewin)的作风类型理论 (1)专制作风,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 (2)民主作风,权力定位于群体。 (3)放任作风,权力定位于职工个人。,(2)里克特(R. 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 A.专制集权式领导作风。 B.仁慈集权式领导作风。 C.协商民主式作风。 D.参与民主式领导作风。 宋庆龄的美丽与哀愁,(3)领导

14、行为理论研究的共同特点 A.找出领导行为的独立维度 结构维度:关心任务、组织 关怀维度:关心人 B.领导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多元的、相互独立的,领导行为是这些相互独立因素的组合,组合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领导方式 领导行为理论成为培训的一种方法.,(三)主张领导权变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权变指的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固定为一种方法、一种对策。重要的是要适应特定的情境。比如:领导者的地位、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组织内的信息沟通情况等都应具体考虑。,情境领导模式 领导方式要取决于下属的行为模式 对工作失职者指挥方式 对工作尽力者教练方式 对讨价还价者激发方式 对工作尽职者授权方式,

15、领导权变理论的缺陷 没有放在大环境、大系统中思考。 领导环境决定领导有效程度 领导环境的变化是推动领导变革的重要变量 领导者能否有效地驾驭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领导活动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任何领导者,都是一种考验,非常重要。,4. 主张领导交易阶段 (20世纪70 年代后 ) 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实际是一种交易。比如,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提供“服务”,被领导者向领导者提供“服从”。领导越是服务“到位”,被领导者越是“认同”,二者同心同德,必能达到目标。这显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商业化渗透。 5.主张领导变革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这是随着20世纪后期世界科技发展加

16、速而出现的理论。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研究者认为,只有主动适应、引导推动变革的人,才能做领导者。只会按常规办事的人,只能算管理者,而不能算领导者。追求变革是领导者的本质特征。,在现实中,人们很容易将“领导”与“管理”二者弄混,由此导致领导者干了管理者的事。其实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管理与领导:联系和区别 管理的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领导的功能:激励、指导、沟通、解决 管理:让别人去做事情 领导:激励别人去做事情,管理:do the thing right 领导:do the right thing 管理者:处理复杂问题,以消极,非个人化的态度面对目标,回避风险。 领导者:处理变化问题,以积极、个人化的态度面对目标,寻求冒险。,管理者: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回避单独行动,按角色与他人联系。 领导者:关心的是观点,通过开发愿景确定方向、传达愿景、激励他人克服障碍实现愿景,以一种更为直觉和移情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