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5379515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高中2019届第三次模拟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竹书纪年是春秋“晋”、战国“魏”史官在史乘编年记事的基础上,追溯西周、商、夏乃至远古,然后按时代顺序排纂的编年体通史,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说。据此可知,当时晋、魏A. 统治者削弱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B. 社会改革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变化C. 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D. 佛教道教冲击了儒学核心价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材料“春秋晋、战国魏史官在史乘编年记事的基础上内容有意择取了与

2、儒学相悖的古史传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史官排斥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说明社会改革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变化,故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不是主流地位,西汉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确立主流地位,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当时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故C排除;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尚未传入中国,道教尚未产生,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下表是汉代各地“铁官”所制铁器物证及铭文标志表。汉初到武帝时的变化反映出

3、A. 冶铁业经营权力完成转变B. 冶铁业利润丰厚争夺激烈C. 官营是冶铁业主要形式D. 汉武帝时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齐铁官”反映了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齐国有自己的铁官,材料“河南郡、南阳郡、河东郡”反映了铁官属于郡,而不是属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齐铁官”到“河南郡、南阳郡、河东郡”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冶铁业经营权力完成转变,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冶铁业利润丰厚的问题,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官营是冶铁业的主要形式,而是反映郡国并行制到中央集权的变化,故C排除。3.史载,唐太宗曾告诉

4、门下的黄门侍郎王硅,“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仿过误”,然,有人计较得失,甚者“护己之短”“苟避私隙”,长此以往,“亡国之政”。这说明太宗A. 认识到三省的缺陷和负面影响B. 对分散相权的错误做法的检讨C. 认为三省分权威胁到君主专制D. 为统一相权寻找合理客观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制。材料“中书、门下,本拟相仿过误然,有人计较得失护己之短苟避私隙亡国之政”反映了三省制的弊端,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三省的缺陷和负面影响,故A正确;分散相权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不是错误做法,故B排除;三省分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统一相权的客观原因,而是说明三省的缺陷和负面影响,

5、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然,有人计较得失护己之短苟避私隙亡国之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三省的缺陷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 江南商品经济和手工业更加发展B. 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C. 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D. 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代儒家思

6、想的发展。材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反映了关注现实,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江南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经世致用思想,不是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故B排除;东林党人重修东林书院并不能说明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世致用思想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5.下图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老照片,图中发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八国联军在攻打北京城时,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

7、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这些现象反映了A. 中国当时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现状B. 中国近代民主意识得到显著增强C. 三民主义中驱逐鞑虏的革命精神D. 国内民族矛盾是当时最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主义。材料“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时,部分民众和官员的民族意识缺失,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现状,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问题,不是民主意识,故B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时三民主义尚未出现,故C排除;材料主旨是反映民族意识缺失,不是说明国内民族矛盾的

8、问题,而且当时最主要矛盾也不是国内民族矛盾,故D排除。6.1919年5月11日每周评论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表明A. 巴黎和会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 新文化运动后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高涨C. 在中共领导下学生运动的水平得到空前提高D. 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阶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材料“1919年5月11日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务望全国工商各界

9、,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映了当时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而1919年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故B正确;巴黎和会与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A排除;1919年中共尚未诞生,故C排除;当时中国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故D排除。7.1941年,中共中央在延安阎店子创建发电厂,它是我党领导电力事业发展的开端,尽管发电功率只有3千瓦,却将原有的几十个无线电台的联络范围,一下子扩展到了国统区乃至苏联。中共当时发展电力工业旨在A. 为抗日根据地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B. 彰显中共提倡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C. 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抗战信息的交流D. 为打败国民

10、党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1941年处于抗战时期,材料“中共中央在延安阎店子创建发电厂将原有的几十个无线电台的联络范围,一下子扩展到了国统区乃至苏联”反映了抗战时期抗战信息交流的需要,故C正确;“发电功率只有3千瓦”说明发电功率较小,无法为抗日根据地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共提倡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而是体现抗战信息交流的需要,故B排除;1941年处于抗战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41年将原有的几十个无线电台的联络范围,一下子扩展到了国统区乃至苏联”,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的角

11、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8.下表是特定时间中“国际国内”密切联系的重大历史事件,促成这一联系的主要原因是A. 国内变化决定国际变化B. 国际变化影响国内变化C. 意识形态差异根本不同D.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联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材料“新中国建立、中苏建交、告台湾同胞书、中美建交”反映了新中国、苏联、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中苏、中美关系的变化,故D正确;中国国内的变化并不是国际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变化与国际变化的紧密联系,不是国际变化影响国内变化,故B排除;当时中苏意识形态相同,故C排除。9.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一切给我们认识的事物都具

12、有一个数,而没有什么数既不能设想又不能认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了解宇宙本质,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反映了A. 数学是人类科学中最基础性的科学B. 把数学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愿望C. 智者学派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主观臆测D. 人的价值实现在于人的理性精神的追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材料“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了解宇宙本质,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古希腊时期对宇宙和人类的理性探究,体现了人的理性精神的追求,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数学是人类科学中最基础性的科学,

13、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教束缚,而且古希腊时期并没有天主教的宗教束缚,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学派的主观臆测,而是反映理性探究,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通过数量关系了解宇宙本质,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的理性精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0.当代民主理论家.R.达尔认为现代民主是一种“混和物”,它们有的是对古典时代和日耳曼先人直接民主的继承,但大部分是中世纪的创新,在中世纪结束时它已初具轮廓,它为近代代议民主准备了充沛的思想资源。据此可知,关于西方近代代议制的研究A. 利用了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方法B. 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C.

14、 站在阶级分析的立场上考察问题D. 仍然坚持“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史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材料“对古典时代和日耳曼先人直接民主的继承,但大部分是中世纪的创新它为近代代议民主准备了充沛的思想资源”反映了该学者从历史基础、发展演变的角度研究西方近代代议制,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信息,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阶级分析的立场,故C排除;材料内容并未体现“欧洲中心论”,故D排除。11.下表是苏联1929年前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变化表。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A. 西方改变了对苏联的敌视封锁政策B. 苏联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建设举措C. 西方经济大危机和苏联工业化

15、建设D. 两极格局的对峙中美苏关系缓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材料数据反映了1929年后英国、美国向苏联出口技术设备,输出专家人才,这说明西方经济大危机促使英美出口政策转变,同时苏联工业化建设也有此需要,故C正确;英美出口政策转变并不能说明西方改变了对苏联的敌视封锁政策,故A排除;当时苏联处于斯大林模式,并不是实行对外开放,故B排除;当时尚未形成两极格局,故D排除。12.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在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9个成员国中13国直接参战,其余6国提供后勤支援的一场局部战争;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l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战争正式结束。这说明当时A. 美国的“一超”地位已经严重动摇了B. 世界政治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C. 中国在国际政治多极化中孤军奋战D. 俄罗斯仍对美国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材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