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7295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疗效观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硅油取出治疗硅油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谭瑞礼,王玉,季强 作者单位: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济南 【摘要】 目的 探讨硅油性青光眼行硅油取出后眼压的控制情况。方法 2006年6月2007年3月收住的84例(84眼)硅油性青光眼患者,按照有无晶状体及有无硅油乳化情况分组,观察硅油取出手术前后的眼压、眼底等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硅油取出手术前后眼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硅油乳化组和未乳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efficiency betwee

2、n the emulsified silicone oil cases and the nonemulsified cases (P0.05). Conclusion Silicone oil removal is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high IOP after intravitreal silicone oil injection. Cases without silicone oil emulsification may have better therapeutic value than those with emulsification oil. Key

3、 words: Silicone oil removal; Intraocular pressure; Silicone oil glaucoma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6月2007年3月我院眼科收住的因硅油性青光眼行硅油取出的患者84例(84眼)。玻璃体手术的病因包括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84眼中男性62例62 只眼,女性22例22只眼, 1468岁,平均 (4012)岁。玻璃体手术前即已确诊青光眼的患者被排除。 1.2 手术方法 玻璃体手术为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切口手术方式,无晶体眼手术时常规做6点处虹膜周切。硅油为德国CHIRON公司生产的Adat

4、omed牌纯化硅油,粘度为5000?cs,体积质量0.97?g/cm3,屈光系数为1.404。硅油填充术后20?d13个月自睫状体平坦部取出硅油,部分患者联合前房冲洗以取出前房内硅油小滴。 1.3 随访方法 硅油取出术前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病、有无晶状体、有无硅油乳化、眼压等,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时随访,记录硅油取出后的眼压、角膜、前房、虹膜及眼底情况。眼压的测量采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3次取平均值。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是指眼压21?mmHg,低眼压是指眼压5?mmHg,眼压处于521?mmHg(无降眼压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定为眼压得到有效控制。 1.4 分组标准 按患眼有无晶状体分

5、为2组:有晶体眼44眼,无晶体眼40眼;按有无出现眼内任何部位如房角或视网膜上等乳化小滴分为2组:硅油乳化者24眼,未乳化者60眼。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5,用t检验对硅油取出前后眼压进行比较,用2检验对各组术后眼压的控制率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术后眼压控制情况 硅油取出术后48眼眼压得到控制,占总数的57.1%(48/84);4眼出现低眼压,28眼仍为高眼压。在硅油取出术后,84眼中共有8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4眼出现低眼压)。手术前的眼压值(39.199.03)mmHg和手术后的眼压值(19.939.4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2.3 硅油乳化和术后眼压控制率 硅油乳化眼24眼,术后6眼(25.0%)眼压得到控制。硅油未乳化眼60眼,术后42眼(70.0%)眼压得到控制。两组术后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69,0.05)。 2.4 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因变量Y:0(术后眼压21?mmHg)、1(术后眼压21?mmHg)。根据临床观察选下列因素作为自变量:年龄、硅油注入病程,术前眼压(mmHg)、晶状体(0=无,1有),硅油乳化(0无,1有)。将这些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条件似然比的向后逐步法,分别取P=0.01和P=0.05作为进入和剔出回归方程的界限,最终筛选出术后眼压控制不

7、良的危险因素,见表1。表 1 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由回归系数可知,与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 硅油乳化和硅油注入病程。 3 讨 论 硅油性青光眼是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注入术后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包括硅油乳化、术后炎性反应、无晶状体眼瞳孔阻滞、激素反应、硅油填充过量等34。本组病例以硅油眼的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的眼压高于21?mmHg为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玻璃体手术前有明显原发因素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可能引起眼压升高的病例;以硅油取出术后1个月的眼压为术后眼压的判断标准,有效地避免了术后早期炎症、脉络膜脱离等因素对眼压干扰的影响。 本组病例术后高眼压的控制率为

8、57.1%,发现硅油乳化与眼压升高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出现在前房的乳化硅油。乳化的硅油小滴及吞噬硅油的巨噬细胞可以阻塞小梁网而引起眼压升高。组织病理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小梁网有充满硅油的巨噬细胞。硅油存在于眼内的时间越长,引起眼压升高的可能性越大。随着乳化硅油小滴与小梁网接触时间的增加,巩膜硬化、小梁网塌陷,此时即便取出硅油也不一定能控制高眼压。而早期取出硅油可能使油滴阻塞小梁网及损害滤过管的机制发生逆转,从而较好的控制眼压。Moisseiev等5报告11例硅油乳化伴青光眼的患者硅油取出术后10例高眼压不能控制。我们观察的病例中硅油乳化眼组术后眼压控制率为25.0%,硅油未乳化眼组术后眼压控制率为

9、70.0%,两组术后控制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硅油取出对于硅油乳化引起的青光眼疗效差,硅油最好在未发生明显乳化之前及时取出。应用高粘度、高纯度硅油可能有助于减少硅油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率。 无晶体眼是发生硅油性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原因6。Honavar等1认为无晶状体眼发生硅油性青光眼的危险性增加10倍, Ando首次提出对无晶状体眼实施下方6:00钟位虹膜周边切除以沟通前后房避免瞳孔阻滞,但是术后的炎性渗出、膜增殖仍可能导致周切孔的闭锁。本组病例中在硅油取出术后,有晶状体眼组与无晶状体眼组眼压控制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有无晶状体对硅油取出后眼压并无明显影响。 此84只眼硅油取出术后有

10、8眼低眼压,其中4眼曾行大范围视网膜切开,此4眼低眼压可能与硅油取出后色素上皮暴露有关,另外4低眼压眼中2眼系视网膜再脱离,2眼原因不明。低眼压发生率为13%。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硅油取出时应尽可能将硅油取干净,硅油残留尤其滞留于前房也是发生高眼压的重要原因。对于玻璃体腔内乳化严重的硅油可以行几次气液交换,有助于将硅油彻底置换干净;而对于前房内有硅油或怀疑有硅油的患者,手术时可在角膜缘作穿刺口,用冲洗针头将附着于虹膜表面或藏于房角的油滴彻底冲洗干净。 【参考文献】 1 ZK(#Honavar S G, Goya l M, Maji A B, et al. Glaucoma after parp

11、lana vitrectomy and silicone oil injection for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sJ. Ophthalmology, 1999, 106:169170. 2 曾军,唐罗生,朱晓华,等. 眼内硅油填充术后致高眼压原因分析J. 眼视光学杂志, 2006, 8:231232. 3 Gedde S JManagement of glaucoma after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JCurt Opin Ophthalmol, 2002, 13:103109 4 刘丽萍.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原因及

12、处理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7,21(6):568569. 5Moisseiev J, Barak A, Manaim T, et al. Removal of silicone oil in the management of glaucoma in eyes with emulsified siliconeJ. Retina,1993,13:290295. 6 Jackson T L, Thiagarajan M, Murthy R, et al Pupil block glaucoma in phakie and pseudophakie patients after vitrectomy with silicone oil injectionJAm J Ophth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