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368046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教材(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 业 现 代安 全 管 理,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企业现代安 全 管 理,第一讲 事故预防的基本概念 第二讲 安全管理概述 第三讲 现代安全管理,安全的社会属性,事故影响发展、影响稳定。 谁对事故负责?责任追究。 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一讲,事故预防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事故?,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是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后果是违背人的意志的。,9.11事件,事故的主要特性是什么?,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即,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在

2、一起事故发生之前,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这使得事故预防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是有预谋的.,事故的基本概念,根据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在事故预防工作中把事故划分为 伤害事故、损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未遂事故。 既没有造成人员伤害也没有造成财物损坏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叫做 未遂事故或险肇事故。,伤亡事故分类,根据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把伤亡事故分为: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死亡事故。 根据致伤原因把伤亡事故划分为20类。,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

3、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后果的主要特性是什么?,海因利希法则:1:29:300 根据事故统计,同一个人发生的330起同种事故中,300起没有造成伤害,29起造成了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事故发生后,严重伤害只是极少数,大量的情况不会造成伤害。

4、 事故后果具有随机性。,事故发生状况, ,万人,. ,. ,. ,. ,. ,万人,工矿事故死亡,全事故死亡,安全状况,13.9万,10.2,1.73,1.32, ,件,件,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安全状况,140,86,17,7,16,事故的本质是什么?,能量意外释放论: 1)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 2)所有的伤害(或损坏)都是因为 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 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 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事故的本质是什么?,3)事故发生时,在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人体(或结构)能否受到伤

5、害(或损坏),以及伤害(或损坏)的严重程度如何,取决于 作用于人体(或结构)的能量的大小, 能量的集中程度, 人体(或结构)接触能量的部位, 能量作用的时间和频率等。,能量类型与伤害,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什么?,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体接触能量 人们要经常注意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流动、转换,以及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作用,防止发生能量的意外释放 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就是控制能量,为什么会发生事故?,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者。 海因里希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系统安全:危险源,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为什么会产生不安

6、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曾经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通常指 “三违”行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不正确的态度 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 身体状况不佳 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的物理环境,系统安全主要观点观点有哪些?,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程度。 危险源及危险性 没有绝对安全 不可靠是不安全的原因 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什么是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着危险源(Hazard)。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根据在事故发生中起的

7、作用不同,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类。,两类危险源都是什么?,第一类危险源 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实际上,危险装置、设备、场所等。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围绕第一类危险源出现。,第一类危险源有哪些?,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能量载体;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 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烧爆炸的物质等; 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

8、设备、场所;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有哪些?,人的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 ( human error ) 物的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 故障或失效 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两类危险源与事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安全工作的重点乃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什么是人失误?,人的行为明显偏离预定的、要求的、希望的标准,或人的行

9、为的结果超出了某种可接受的界限。换言之,人失误是指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实际实现的功能与被要求的功能之间的偏差,其结果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系统带来不良的影响。 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可以测定失误率。 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防止人失误较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训练更有效。,什么是危险性?,危险性(Risk)是指某种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可能性。 危险度=事故发生概率 事故后果严重度K 一般地,在安全工程领域,经常用“危险”一词来代替“风险”;用“安全管理”代替“风险管理”。,风 险,企 业,第三者,投机风险,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 保险管理风险,动

10、态风险 静态风险,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人的欲望 天灾,社会环境变化 人灾,从业者,社会的风险,企业的风险,个人的风险,天灾(自然灾害),山崩 洪水 泥石流 海啸 龙卷风、飓风 地震 火山爆发,沙兰镇中心小学88学生死亡,天灾,天灾(印度洋海啸22万人死亡),人灾(人类活动带来的灾害),中毒及污染 溃坝 火灾、爆炸 车祸 海难 火车颠覆 飞机坠毁 体育场群集事故,人灾(人类活动带来的灾害),密云灯会 37人死亡,吉林中百商厦火灾54人死亡,人灾(人类活动带来的灾害),麦加朝圣二百四十四人死亡,何谓安全?,安全是一种心理状态。 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安全是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 可接受的

11、危险: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它是来自某种危险源的实际危险,但是它不能威胁有知识而又谨慎的人。 社会允许危险: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危险,在危险性评价中,社会允许危险是判别安全与危险的标准。,公众认识的危险与实际危险,公众认识的危险与实际危险之间的关系: 低估了一次死亡人数少但大量发生的事件的危险性;过高估计了一次死亡许多人但很少发生的事件的危险性。 主要原因是一些精神的、道义的和社会心理的因素起作用。 努力防止发生一次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早在一个新系统的构思阶段就必须考虑其安全性问题,制定并开始执行安全工作规划,进行系统安全工作,并把系统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系统

12、寿命期间,直到系统报废为止。 我国实行三同时,何谓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实现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工程包括系统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 危险源辨识: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危险性评价:对危险源的危险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 危险源控制: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怎样预防事故?,海因里希: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博德:安全工作的核心是发挥管理机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中的控制机能,控制人的、物的不

13、安全因素。 系统安全工程:控制危险源。 现代安全管理:安全工作的核心是危险源辨识、控制和评价。,怎样预防事故?,3E原则 Engineering -工程技术。 通过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改善劳动条件,实现本质安全。 Education -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端正职工的安全态度,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Enforcement -强制。 利用规章制度,法律等手段强制人们实行安全行为。,安全技术,安全技术与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为了生产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称为生产技术;着眼于如何高效率地利用(或产生)能量或危险物质; 为了安全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称为安全技术。着眼于如何防止

14、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而保护人或物。 共通的安全技术和专门的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原则: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或物,或减轻其对人或物的作用。,安全技术原则,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隔离(分离、屏蔽) 故障-安全设计 减少故障和失误 安全操作程序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隔离(远离、封闭、缓冲) 个体防护 薄弱环节 避难与援救,安全技术原则,本质安全设计:采用没有危险的物料、设备和工艺条件消除危险源。 被动防护:采用没有主动防护功能的设计减少事故概率或后果严重度。 主动防护:采用控制、安全联锁以及紧急停车系统等检测和纠正异常(工程控制)。

15、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应急响应,以及其他管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使事故后果最轻(管理控制),什么是本质安全?,人们把机械设备、物理环境等生产条件的安全称作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设计 传统安全通过增加防护措施减少危险性,本质安全通过修改设计减少或消除危险源。,第二讲,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的过程。 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是事故预防的基本方法。,安全管理是预防事故的基本方法,海因里希: 事故预防工作的成败,取决于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改进措施的情况。 为了获得预防事故工作的成功,必须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工作组织,采用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唤起和维持广大管理者、员工对事故预防工作的关心,经常不断地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事故预防是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开展的以某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