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6447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0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临床应用(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难经腹诊理论与相应经方的临床应用,笔者在讲用与发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一书中提出“人体气运动的基本模式是枢轴轮周辐网协调运转的圆运动”理论,并且指出“抓主症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宗旨,是方剂疗效可以重复的前提和诀窍”。在这两个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全书的旨意和精髓。在论述“肝气病”时,并且特别谈到了“运用难经腹诊理论的临床体会”,由于运用这一理论所对应的方剂恰好是经方,与本次学术会议的要求相符,因此就借此机会再将此文全面地充实一下,献给大家,谨供同道参考。,为了叙述得方便,需要先在理论上加以铺垫。首先看一下人体气运动基本模式图。,该图是素问五运行大

2、论“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也”的具体化。其中“风寒在下,燥热在上”,体现了肝、心、肺、肾为气运动的轮周;“湿气在中”,体现了脾胃为气运动的枢轴;“火游行其间”体现了三焦为气运动的辐网。也就是说,在于人体,从气运动所处部位而言,心居上,肾居下,肝居左,肺居右,脾胃居中,三焦则位于一身的半表半里。 内经这一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之中,在难经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也不例外。,首先看难经十六难所说:“假令得肝脉,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脉,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脾

3、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脉,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可见,脐左、上、中、右、下有动气,按之有坚硬或疼痛感,是判断病位分别在肝、心、脾、肺、肾的重要依据。,这种脐中属脾,脐左、上、右、下分别属肝、心、肺、肾的对应规律,恰与人体气运动基本模式图相一致,说明难经与内经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难经在这里所说的“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当脐”当然是指脐中。那么,“脐左”、“脐上”、“脐右”、“脐下”到底应在什么部位呢?即到底与“脐中”有多少长度的距离呢?这是难经没有交待的,只有靠临床经验才能得知。,

4、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以中指同身寸为度量标准,“脐上”应在脐上1寸处,即任脉的水分穴;“脐下”应在脐下1.5寸处,即任脉的气海穴;“脐左”与“脐右”分别在脐左与脐右的0.5寸处,即足少阴肾经的左肓俞穴与右肓俞穴。脐上压痛主心病,心主血脉,多与全身性的瘀血证候有关,主方以旋复花汤。脐左压痛主肝病,肝主疏泄,凡肝病疏泄失常均可出现此症,主方以四逆散。脐右压痛主肺病,肺主宣发、肃降,尤以从右而降为主,肺气不降可以引起肝气上逆、肝血瘀滞,金匮奔豚汤证即属此类证候,主方以奔豚汤。脐下压痛属肾病,此处乃肾原之气的发生地,凡肾阴、肾阳、肾气、肾精亏损,此处均可出现压痛,主方以肾气丸化裁。脐中压痛属脾病,脾位人

5、体中央,主运四旁,为四运之枢轴,而胃气的存亡关乎人体的生死,故前人多谓此处压痛应予理中、四逆辈治疗。据临床所见,杂病中并不常见如此危重证候,但亦多有脐中压痛者,主方以当归芍药散治疗。,下面就逐一谈谈上述五个方剂的临床应用:,伤寒论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有的人怀疑这个条文,认为既然是“少阴病四逆”,就应当用破阴回阳的四逆汤治疗,用四逆散不仅无效,反而有害。其实难经六十六难早已说过:“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金匮要略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

6、脏腑之文理也。”这里所说的“四逆”,恰恰是肾的原气的故障,是肾的原气不能通过三焦达于四肢末梢所致,怎能说不是少阴病?问题在于为什么三焦失去了通达原气的功能了,是三焦本身的原因,还是另有原因?,一、四逆散,分析四逆散的组成以及全部条文的论述,其根本原因,或曰“原发病位”却是在“肝”,是由于肝气疏泄太过,冲激于其他的某一处,以致通过三焦输往四肢末梢的原气明显地减少了,所以才出现“四逆”。 这个条文所说的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都是肝气冲激于肺、心、肾、脾的结果,而“泄利下重”则是肝气冲激于本脏本经的表现。对此治疗的方法,绝不能封堵而迎头平息其冲激,应当顺其疏泄之性,设法分散

7、其横逆之肝气,即所谓“疏肝理气”。四逆散恰恰有此功能。四逆散由小柴胡汤及枳实芍药散变化而来,具有治疗肝病应取“辛、苦、酸、甘”味的鲜明特色。柴胡辛散,枳实苦降,芍药酸敛,炙甘草甘缓,其中枳实、芍药并行气活血,恰好通行“为血气所注”的三焦,使四药共奏疏肝理气之功。,一、四逆散,这里附带说明,少阴阳衰之四逆与本条少阴气机不利的四逆在症状上有何区别?笔者认为,其区别并不在于所谓阳衰四逆之严重,甚至手冷过肘、足冷过膝,而少阴气机不利仅仅指头寒;其区别在于阳衰者只要阳气不回复,就一直四逆,而气机不利者,却时逆时不逆。此以肝为风脏,其性变动不居,故疏泄太过的状况亦时轻时重也。,一、四逆散,据笔者临床体会,

8、脐左压痛是四逆散证的必备主症,并且常兼脐右下少腹部压痛。此右少腹压痛点相当于足阳明胃经的右外陵穴(在右天枢穴下1寸,任脉阴交穴向右旁开2寸取穴)。四逆散是治疗肝气病的最主要方剂,临床凡见病人脐左并伴脐右下少腹部压痛,舌质正常,但舌中有裂纹,苔薄白,脉沉弦偏细者,用此方必然有效。,一、四逆散,一、四逆散 病案举例,李某,男,19岁,河北省冶金学校学生。2001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于元旦后下肢即出大量紫癜,呈点状及小片状,按之稍感疼痛,不痒、不热,曾服防风通圣散及西药无效。诊其腹症、舌、脉均如上述。 予四逆散加金铃子散(川楝子、元胡各10克)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于5月27日又来治其头

9、晕,诉上方服后紫癜即除,未再复发。,申某,男,22岁,本校中医系学生。2007年9月6日初诊。 患者入睡难,常躺下历2-3小时亦不入睡,但睡后即不再早醒,已一月余。白天当头部巅顶及太阳穴处发胀,诉有“血下不去”的感觉,并且头昏蒙,诉“看书似有不过脑子”的感觉。尤其下午及晚上头胀甚。并伴手足冷,大便干。平时两腿烦扰不宁,喜捶打,已二年余。诊其具前述腹症及舌、脉特点。予四逆散合二陈汤,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9月13日。头昏蒙及血不下行之感已除,两腿烦扰及入睡难已减十之六七。药后诉口渴欲饮,夜间觉烦热。 上方加丹皮、山栀、知母。7剂,每日1剂,水煎服。 9月20日再诊,诉诸症均除。,一、四

10、逆散 病案举例,苗某,女,19岁。本校中西医结合系学生。2000年2月27日初诊。 患者由7岁始即发尿频、尿不净,现每到一节课后的课间必须排尿,但去厕又常排不出而“等尿”,尿后又有不净感,颇为苦恼。平时少腹常有憋胀感。查其具有腹诊、舌诊、脉诊之典型症状。予四逆散原方,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3月5日。诉已能在第二节课后排尿,但仍有不净感。原方7剂。 三诊:3月12日。能憋住尿了,现在可以三节课后再排尿,尿不净及等尿之感均除。原方再服7剂而愈。,一、四逆散 病案举例,李某,女,26岁,石家庄市工人。2004年12月21日初诊。 患者两颊满布痤疮已五年余。平时心烦急躁多梦,两腿烦扰不宁,夜

11、卧两足灼热,常伸出被外始舒。咽部粘滞不爽,常欲咯吐却无物可出。便干已5-6年,2日一次,但便不净。查其具典型腹诊、舌诊、脉诊特点,并舌尖红,苔灰腻。予四逆散加川楝子、元胡、当归、大贝、苦参各10克,生大黄6克(后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2月28日。痤疮已大减,未再新出。腿烦基本消失,夜卧脚已不再伸出被外。大便仍偏干。口渴欲饮。咽部仍觉粘滞。上方加牛蒡子、射干、知母各10克。14剂。 三个月后来诊,诉服后痤疮已愈,除大便有时仍干外,余症均除。继予清热通便法收功。,一、四逆散 病案举例,1989年暑假一开始,笔者即带学生去承德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农民诊治疾病。到此的第二天上午

12、,在某小学临靠操场的教室内诊病。病人都坐在长凳上等候就诊。突然有一50岁的男子“啊”地大叫一声,其呼喊声震惊了医生和待诊病人,大家都在奇怪地瞅着他,却未见有何异常。可是,他却立刻走出室外,骑上自己的自行车,飞快地在操场上转圈骑行。约半小时后,他又坐在凳子上,但不过10分钟,又大叫一声。,一、四逆散 病案举例,笔者见此情景,赶紧问他哪里不舒服,其他病人也赶快让他看病。他说他就是承德县人,距此20多里地,四年前因与儿子生大气,留下了这个毛病,必须隔10分钟到20分钟要大叫一声才觉舒服,否则即胸闷难忍。去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病,已花去四千元,仍无效,今天听闻石家庄来医生了,就过来看病了。笔者立刻想到

13、了这是典型的肝气病,肝气横逆,冲激于胸则胸闷难忍,必大喊一声才能使郁闷之气得以排出。,一、四逆散 病案举例,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声为呼,在志为怒”;难经四十九难曰:“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更使笔者联想到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词中有一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活生生地勾勒出将军之官愤懑不平、直抒胸臆的激昂刚烈状态。此病患者也是如此。,一、四逆散 病案举例,再查其腹诊、脉诊、舌诊,均具典型四逆散主症,于是开出四逆散原方。当时每付药仅三角钱,嘱其服二剂后到招待所再来复诊。二天后的早晨,他来到了招待所,非常高兴地说,吃了一付药后胸即不闷了,也不呼叫了,太感

14、谢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还复发。笔者嘱其再服7剂,并留下他的家庭地址,由随队来的本校当地学生在开学前去他家再随防一次。开学后,该学生说,已去过他家,知其疾病一直未复发。,一、四逆散 病案举例,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曰:“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旋复花汤方为:“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肝着”之“着”字,乃附着之意,言营气痹窒、络脉瘀阻之时,肝脏气血郁滞附着在肝脉所循行的胸胁部位,病人可能出现胸胁痞闷疼痛之症,捶蹈之后,气血暂时稍通,痞闷疼痛亦可稍减,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气血得热则行,亦可减其不适,故“先未苦

15、时,但欲饮热。”治宜行气散滞以疏肝,通阳活血以通络。方用旋复花汤治疗。,二、旋复花汤,其中旋复花本经谓其咸温,主结气,胁下满,除水,去五藏间寒热,补中下气,故本草汇言云:“旋复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气降,则痞闷可除。葱茎,辛温,有通阳行气之功,阳气运行,则气血皆可通畅。方中尤以新绛最为特殊。黄坤载金匮悬解曰:“新绛即帽纬,由新染者,能入血分。”帽纬乃丝绸制品,要用“新”染者,“绛”即深红色,是什么东西把丝绸染成深红色的呢?是茜草根。本经谓其苦寒,无毒,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别录谓其“可以染绛”。陶弘景云:“此即今染绛茜草也。”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云:“芦茹即茜草也,汁可染绛,似血而能

16、行血欤。”新绛今药肆已不备,但从上述医家论述可知,茜草根汁可以作为染料来染绛则是确定无疑的。到了清代,所用“新绛”,其实就是用茜草根汁新染的丝绸。丝织品具有纵横脉络的形象,而茜根恰能活血通络,故取新绛入药亦用其通络之功。,二、旋复花汤,总之,本方旋复花下气,再加葱茎通阳行气以活血,新绛活血化瘀以通络,故叶天士用作“辛润通络”的基础方。笔者遵其方法,选用旋复花、当归、郁金、茜草、泽兰、桃仁、柏子仁,组成“化瘀灵”方,可以看作金匮旋复花汤的具体运用。,二、旋复花汤,郑某,女,57岁。住华北制药厂宿舍。1992年3月1日初诊。 当不高兴时即发心前区憋闷,头部亦发憋胀,必出一身汗才舒服。西医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平时时发心前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