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5361015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徒2016.1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第卷 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右图浮雕所再现的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壮举,应是 A虎门销烟B戊戌喋血C辛亥风云D抗日峰火海国图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维新变法D民主、科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圆明园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这伙殖民强盗是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有人认为,“把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战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

2、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A同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如果要在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一书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你应该查找下列哪一目录的内容 A1876:新疆记B1894:甲午记 C1898:变法记 D1900:庚子记“吾国四千年人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

3、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签订下列哪个条约之后?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0近代中国铁路的设计或修筑都由外国人控制着,20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自己设计

4、和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A魏源 B左宗棠 C詹天佑 D茅以升 1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卖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工人复工。”这副对联是用来庆贺什么事件取得胜利的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D一二九运动12“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B辛亥革命爆发C五四运动爆发D中国共产党成立131926年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不包括A吴佩孚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张作霖14右图是人民币一百元正面图案,其中领导秋收起义的中共领导人是A从右到左的第一位B从右到左的第二位C从左到右的第一位D从左到右的第二

5、位15张华同学在一次红色线路的旅游活动中拍摄了一张照片。如果为它配上一句话,最符合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首义成功军旗升起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16“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这份蒋介石致张学良的电报是在哪一事件发生之后发出的?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17右图是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安文化时报,该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四一二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18请根据下列给出的提示,选出与之相对应的一位爱国人士。 提示:科学家/民族工业 /碱 /抗战时期A徐悲鸿 B冼星海 C张謇 D

6、侯德榜19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军团长楚云飞联合作战的情景只能出现在:A北伐战争中 B长征途中 C抗日战争中 D解放战争中2073年前,持续六周的大屠杀,在中国的首都发生了。有30多万同胞相继丧命。这是 A建立731部队B“扫荡”抗日根据地C制造南京大屠杀 D轰炸重庆等城市21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战役时间指挥者消灭日军所属战场重大意义1938年春李宗仁10000多人国民党正面战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A台儿庄战役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D对日寇的最后一站22决定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C是否对

7、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D武器是否先进23右图反映的是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的情形,其结果是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国24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三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25右图是原国民党政府总统办公室的一张日历。日历上的时间应是公元: A1938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第卷 非选择题(50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8、两小题,计3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三回答: (1)在南京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叫什么?指出该条约对中国最重要影响。(4分) (2)是什么革命导致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的开始”?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性质是什么?(4分)(3)与材料三的场景有关的战役是什么?(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20分)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也。 李鸿章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材料四 图一 图二 图三材料五: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

10、运动的反思?(2分)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它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4分)材料三中的“文”是谁?为“巩固中华民国”,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4分)材料四中图1、图2分别是谁?结合图3,说说他们开展了什么运动?(6分)上述几次运动说明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总体趋势如何?(2分)据材料五,指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救国运动没能成功的共同表现是什么?(2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20分)28在我国有许多节日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每年的五月四日为青年节,这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什么性质的革命的开始?哪一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11、4分) (2)最早提出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辰纪念日的是毛泽东同志。党的哪一次会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分) (4)每年的8月1日是建军节。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领导这场武装起义的是谁?(4分)29下表是国共两党关系简表。(1)根据所学内容及表格信息提示,在表格的空白处填上恰当内容。(8分)时 间国共两党关系主要成果或危害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1937年给日本侵华带来了可趁之机年第二次国共合作1946年以后敌对状态打内战或分裂对抗人民遭殃,台湾至今未归(2)根据上述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我们能够得出什么历史结论?(2分)

12、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卷 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AACDBAABBCBDDACBC题号1819202122232425答案DCCAABCC第卷 非选择题(50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两小题,计30分)26、(1)南京条约,(2分)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2分)(2)辛亥革命(2分)资产阶级(2分) (3)渡江战役(2分)27、(1)洋务运动(2分)(2)光绪帝(2分) 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2分)(3)孙中山(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4)陈独秀(2分) 李大钊(2分) 新文化运动(2分)(5)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先学习机械再学习制度进而学文化(2分) (6)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或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两者择一即可)(2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20分)28、(1)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无产阶级(2分) (2)七大(2分)(3)南昌起义(2分) 周恩来2分)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