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349476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末采贯通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总结一、*工作面概况及末采段地质条件(一)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于3煤北部区,地面标高1211.11241.8m,煤层底板标高1131.41134m,松散层厚度为3545m,上覆基岩厚度为4560m。工作面推进长度795.6m,工作面长度240m,煤层倾角03o,煤层平均厚度1.85m ,容重1.29103kg/m3,设计采高1.85m,地质储量为45.57万t,回采储量为43.3万t。工作面布置主辅回撤通道各一条,长为240m,主辅回撤通道联巷4条,设计10m深倒车硐4个。表1-1 煤层顶底板特性顶、底板岩石名称厚度(m)岩 性 特 征老 顶细砂岩4255主要成份石英、长石

2、,泥质胶结,波状层理。直接顶粉砂岩2.44.8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具交错层理,裂隙发育,下部局部夹有一泥岩。伪 顶钙质砂岩0.50.7层理明细,含少量石英、长石。直接底粉砂岩2.94.5以粉砂岩为主,部分地段为炭质泥岩;部分地段具交错层理,含植物化石。(二)末采段地质条件*末采贯通段上覆基岩厚度56.8660m,松散层厚度35-45米,地表无异常,末采段煤层厚度1.701.92m左右。本工作面总体为宽缓的波状起伏,局部有较小波状起伏,地质构造比较简单,无明显断裂构造。二、工作面与回撤巷道支护情况 (一)工作面支护情况该工作面液压支架为郑州四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ZY8600/12/24D型掩护式

3、电液控支架及其配套的ZYT8600/13/26D型掩护式电液控端头支架,共141台,其中工作面中间架137台,端头支架4台。支架技术特征表如下:表1-2 ZY8600/12/24D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 工作阻力(KN)8600支撑高度(mm)1200-2400支架中心距(mm)1750推移行程(mm)730初撑力(KN)6410支护强度(MPa)0.81-0.97泵站压力(MPa)31.5(二)回撤通道支护情况主、辅回撤通道长度为240m,宽度为5m,主、辅回撤通道之间联巷设有4条,长度20m。回撤通道沿煤层顶、底板掘进,起底、硬化后巷道净高约为2.35m,起底平均厚度为0.75m,砼底板厚度

4、为0.2m。工作面末采期间主回撤通道使用W钢带+锚索+铁丝网配合双排垛式支架进行联合支护。主回撤通道及主辅回撤联巷内每条钢带配合3套锚索进行支护,支护的锚索规格为15.248300mm,“W”钢带的长度为4600mm,厚度为3.0mm;钢带排距为1200mm,网片规格为8#铁丝网。主回撤通道内支护ZZ10000/18/38和ZZ10000/20/40型两种垛式支架92台,主、辅回撤间联巷靠主回撤侧各支护ZZ10000/18/38垛式支架2台,合计支护垛式支架100台。另外,工作面两顺槽分别在主回撤通道对应区域12m范围内采用W钢带+锚索+铁丝网进行支护。(三)回撤通道顶底板情况回撤通道沿煤层顶

5、、底板掘进后,进行起底、砼底板施工,砼底板厚度为150mm,砼底板后巷道平均净高约为2400mm,砼底板后的主回撤通道内岩石平均厚度为550mm。(四)巷道贯通质量要求1.顶板控制:工作面保持沿顶板割煤,贯通时保证与主回撤通道顶板水平。2.底板控制:根据主回撤通道底板岩石与巷道高度写实曲线图分析,距主回撤通道6m开始卧底调高,以实现工作面贯通后底板较主回撤通道底板保持200mm台阶的设计要求。根据主回撤通道写实曲线图,工作面24-29#、133-139#支架整体平均割底300mm,56-77#、89-104#支架整体平均割底400mm,40-55#、70-88#、124-132#支架整体平均割

6、底450mm,3-13#支架整体平均割底500mm,13-23#支架整体平均割底550mm,局部地段由综采队采煤技术员根据工作面写实曲线图指导煤机司机调整割底量,进而达到设计要求,规定每刀割底100mm,保证贯通后实现工作面底板较主回撤通道底板保持200mm厚台阶的要求。三、*综采挂网贯通情况(一)巷道贯通时间统计根据*综采工作面末采挂网措施要求,各项工作依次展开,现将本工作面末采挂网进度情况记录如下:表1-3 综采工作面末采挂网期间工序耗时表工序耗时(h)备注锚杆安装4.3安装钢丝绳1柔性网安装9.3割煤展网21.83共计割煤12刀卧底14.43共计割底9刀联网6浮煤清理4.17此次*综采工

7、作面末采挂网贯通共计耗时约为61小时,末采期间共计割煤12刀,其中有9刀进行了卧底。(二)人员组织为了安全、快速、优质的完成*工作面末采挂网工作,我矿成立了搬家倒面领导小组,对末采挂网期间的各相关职能科室、区队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增加了末采挂网期间每班的跟班人员。末采期间,综采队每班借调掘进队5人配合综采队进行挂网工作,保证了综采工作面割煤贯通工作顺利进行。工作面贯通后,为了高效、快速的完成工作面浮煤清理工作,生产办共计组织安排了71人参与浮煤清理工作。(三)工作面贯通质量1.顶、底板控制情况为了保证综采设备回撤工作顺利进行,*工作面末采期间沿顶板推进,底板进行卧底推进,贯通后较回撤通道底板

8、形成大约200mm高的台阶。为了确保工作面底板较回撤通道形成台阶,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每卧底一刀测量一次卧底量直至贯通。此次工作面贯通后,顶板未出现留顶煤与割顶的现象,顶板贯通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工作面底板较回撤通道形成了台阶,工作面整体能够满足设备回撤要求,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工作面局部区域也出现了大于200mm台阶,也有部分区域台阶不足200mm。2.柔性网片铺设情况*综采工作面距主回撤通道9m时开始组织挂网,使用的柔性网规格为250m9m,合2250m2。工作面柔性网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进行全断面铺设,直至贯通与主回撤通道预留铁丝网进行连接。工作面铺网割煤期间出现了一次煤机滚筒损坏柔性网的事故,

9、造成局部区域网片破损,随后对破损区域进行了及时的修补,未影响到整体工作面的柔性网铺设。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后, 40#130#液压支架所对应区域的柔性网不足以与主回撤通道铁丝网进行连接,随后临时采取了使用铁丝网进行弥补的办法才完成与主回撤通道铁丝网的顺利连接工作。四、末采期间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一)主回撤垛式支架矿压显现规律总结为了防止综采工作面及主辅回撤通道受采动影响发生压架现象,矿压监测人员通应用现场实测法,对垛式支架阻力、活注下沉量、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进行写实记录,为工作面安全顺利贯通奠定了基础。回撤通道垛式支架从工作面距离贯通位置30m处进行压力监测,末采挂网前每天测量一次,末采挂网开

10、始后每班测量一次。以第一次测量数据作为初始数据,每日或者每班与初始数据进行对比,观测其工作阻力变化量、支架活注行程变化量、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如有变化异常情况出现,及时向矿领导汇报。现就工作面以上三项数据在本次末采期间的整体变化量及变化规律总结如下图。图1-1垛式支架工作阻力变化量图1-2垛式支架活注行程变化量图1-3主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经对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工作面垛式支架阻力平均每架增大15.56Mpa,支架活注平均每架下降0.79cm,回撤通道顶板平均下沉0.82cm。支架活注最大下沉量2.2cm,回撤通道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5cm。(二)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矿压显现规律总结综采工作面距

11、停采线200m时,综采工作面加强矿压观测,观测每次周期来压强度、范围及支撑压力分布变化规律,根据来压步距、来压强度提出合理的劳动组织方式,为工作面高产高效,低耗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工作面支架的顺利回撤。现就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在工作面贯通前与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前的工作阻力变化量及活注下沉量统计如下图。图1-4工作面液压支架阻力变化量图1-5工作面液压支架活注行程变化量经对数据分析,发现工作面20#45#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量较大,活注下沉量较大,最大下沉量达到2.2cm。五、末采期间存在问题与不足本次*综采工作面共计历时61小时完成所有末采挂网工作,顺利按计划完成了预期的工作。同时,末采期间综采

12、工作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以后综采工作面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末采贯通提供了不少的借鉴之处。1.存在问题(1)工作面贯通时,工作面出现了柔性网不足的情况,影响了柔性网的连接进度。(2)柔性网在使用刮板机运输过程中,靠近刮板运输机机头方向柔性网出现了拧网的现象,影响了柔性网安装进度。(3)工作面末采割煤期间出现了煤机损坏钢丝绳与柔性网的现象,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工作。(4)末采挂网割煤阶段,工作面支架上安装的部分手摇胶轮出现滑落现象,造成返工,甚至无法正常使用。(5)末采贯通后,联网人员任务分配不合理,未指定专门联网人员。部分联网人员操作熟练程度有限,影响联网进度。(6)末采贯通后,清理浮煤人员无统一指挥,劳动组织混乱,影响浮煤清理进度。2.经验总结(1)根据停采线位置,准确及时在工作面两顺槽主帮侧标注剩余米数,并准确计算工作面挂网起始位置。(2)对工作面调整要及时,保证挂网时工作面为平直状态,避免出现工作面局部柔性网不足的情况,影响联网。工作面调整时,要保证全工作面距停采线距离一致。(3)工作面安装手摇绞盘时要稳固,按设计要求安装胶垫,防止绞盘滑落。(4)煤机司机在末采阶段应高度集中注意力,防止损坏柔性网片。(5)合理安排工作面贯通后的浮煤清理工作,指定统一指挥人员。(6)本次工作面贯通时顶、底板控制达到设计要求,贯通质量良好,为今后综采工作面贯通提供一定了的成功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