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346441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讲义(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都有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

2、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党以实现民族握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

3、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二、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第三,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需要党的领导。,第四, 应对复杂国际环境需

4、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 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员的原则,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 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第三,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

5、的伟大工程,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环境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外消极腐败的危险,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当治国理正的本领,就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

6、、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做出决定,进行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

7、题和时代课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蟹肉联系。,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二,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符合党的宗旨要求,保持纯粹清正的状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8、,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党的先进性同党的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二者在本质上是一直的。,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根本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更加重视党的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习近平在上任伊始的

9、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态度鲜明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对党要管

10、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全面”就是治党要覆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从严”就是用更严格的标准管党治党,对党员的要求比对普通群众的要求更严格,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二、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指针和工作主线,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特有优势。,1.思想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2.制度治党

11、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从严治党,就必须严格以制度治党。,三、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狠抓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我们党之所以强大,之所以成为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坚强马克思主义政党,靠的就是党组织的先进性、铁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要特别重视党员的发展工作,严把入口关,确保党员质量。,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1.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2.严明党的纪律,还必须严明

12、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切实增强党性,切实遵守组织制度,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执行组织纪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靠严明纪律。,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至关重要。,第一,坚持和发展艰苦奋斗精神。,第二,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三,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第四,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四、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和发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反对腐败、建设廉政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廉政建设和发腐败斗争,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第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第二,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第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第四,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