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砖渣处理湿软地基技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336114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砖渣处理湿软地基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砖渣处理湿软地基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砖渣处理湿软地基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砖渣处理湿软地基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砖渣处理湿软地基技术 近几年来,笔者参与了项城市新区部分道路工程的施工。我们尝试采用城区改造中拆除的建筑砖渣设置垫层处治湿软地基,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现结合工程实际,略抒浅见,以供同仁参考。 一、工程地质情况 人民路是项城市新区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全长2040米。该工程路面结构层设计厚度65cm,路基全部为开挖路基,路基土以亚粘土为主。2003年施工期间,降水过多,以至地下水位偏高,地基土含水量较大,强度低,根据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处理部分路段湿软地基,才能保证路基,路面达到技术要求。 二、施工方案确定 目前,处治湿软地基的办法是:1、晾晒。2、在土中掺

2、入6%8%石灰。3、设碎石垫层。采取晾晒的办法比较节省简单,但是必须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宽裕的施工工期,多雨季节不宜采用;掺入少量石灰,可以降低土基含水量,同时提高土体的整体强度。但是当时含水量过大,地下水位过高,掺入石灰碾压也很难达到规定要求;在此情况下必须加铺碎石垫层,才能保证地基的强度和路基质量,满足工程技术规定要求。施工现场的碎石材料全靠外地购进,价格高,采用碎石垫层势必增加工程费用,建设单位难以承受,而城区内外拆除的建筑砖渣到处堆放,价格较低廉,设置砖渣垫层,不但能使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而且又能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因此对一些不能晾晒,掺灰处理的部分路段,可以采取铺设砖渣垫层的施工

3、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用砖渣垫层处治湿软路基,可设计50cm厚,分两层压实填筑。由于土基含水量大、湿软,第一层回填以30cm厚为宜,第二层回填20cm,每次回填后,要用压实机具碾压密实。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砖渣垫层施工进行了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要求 砖渣来源于建设垃圾,内含较多杂物,在使用之前,要对建筑垃圾进行认真的处理,使之符合路用质量要求。首先要清除木质,塑料质条块及废料、杂草、树根、布条等软质或腐蚀材料。然后对砖渣、混凝土块进行人工砸碎加工,作下层使用的材料,粒径可稍大些,最大料径不超过15cm。上层材料最大料径不超过10cm,以便填隙和碾压密实。2、砖渣垫层的施工工艺

4、首先整平槽底,清理积水及其它杂物,然后回填砖渣用人工找平或机械推平,不需要拌和、加水等工序,可直接平整后用覆带拖拉机稳压两遍,用1215T压路机碾压密实。该结构层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方便,易掌握和操作。但是,在压实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超压,更不能用太重的压实机械,以免压碎砖渣。(注意事项:不宜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回填第二层砖渣时,可以在砖渣中掺入1520%的低剂量石灰土,既能起到填充空隙,增加结构层密实度,又能达到提高后期整体强度的目的。3、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由于砖渣材料中含有混凝土块、砂等建筑材料,而且比例不固定,均匀性差,不能用常规试验方法确定混合料最大干单位重测定其压实质量。在工程施工中,

5、我们采用一些间接的控制方法。 表面沉降量法。当砖渣填筑铺平稳压后,在表面每5m设置一个测点,涂上油漆做好有色标志。用水准仪测定每次碾压后的各点高程。直到高程不再下降,认为碾压密度达到压实标准,表1是不同碾压遍数的沉降量。 压实遍数法。根据压实机具参数的不同,通过实验段找出各种压实机械的碾压遍数和压实度的关系,确定各种压路机碾压至密实时所需遍数,根据碾压遍数控制压实质量。回弹弯沉法。首先做试验段,测量每次碾压后的回弹弯沉值,找出密实度与弯沉值的关系曲线。当弯沉值不变或变化很小时,认为已碾压密实。此数值作为压实度的控制指标,在施工中以此控制压实质量。4、效果分析表2不同处治方法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表3不同处治方法的经济比较经过地基处治路段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检测数据,可以看出,设置砖渣垫层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高于晾晒处治的路基回弹模量,低于用石灰处理的回弹模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效果比较理想。通过对几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砖渣垫层比较经济合理,与碎石垫层相比,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也解决了城市建筑垃圾的存放问题,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和占地,社会效益又比较显著,是平原区工程施工值得推广的一种湿软地基处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