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532013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和练习(含答案)一、重要知识点梳理朝花夕拾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 )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并第一次使用“鲁迅” 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 Q 正传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 彷徨等 2、创作背景(参考书本)3、主要情节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

2、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4、主要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

3、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 N 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5、艺术特色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骆驼祥子1、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

4、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 龙须沟等。2、创作背景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 一 30 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阔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2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 纷涌入城市,样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3、主要情节4、艺术特色(一)“京味”特色:1、取材: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2、语言艺术: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

5、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二)采用传统小说的单线索结构方式围绕祥子希望奋斗绝望直到堕落(三起三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线严谨,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祥子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5、主要人物-相关故事- 性格特征参考书本 P23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作者及作品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成长历程的精神路标和人生教科书.本书最重要的三个特色:1、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2、表现了一种对革命理想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

6、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具有史诗风格,在单线叙述中采取了多种叙述手法。2、故事梗概 自传性长篇小说。作者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加以概括和提炼,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个平凡又伟大的英雄形象。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3、人物形象保尔柯察金: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4、艺术特色(参考书本 P244 第 3 段) 5、阅读启示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

7、活的各种挑战。二 、名著练习题骆驼祥子(一) 、填空题1、 骆驼祥子是作者 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 的故事。2、 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 ,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3、 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3(二) 、阅读题(1)在厂子里,他可是交了朋友;虽然不大爱说话,但是不出声的雁也喜欢群飞。再不交朋友,他的寂寞恐怕就

8、不是他所能忍受的了。他的烟卷盒儿,只要一掏出来,便绕着圈儿递给大家。有时候人家看他的盒里只剩下一支,不好意思伸手,他才简截的说:“再买!” 赶上大家赌钱,他不象从前那样躲在一边,也过来看看,并且有时候押上一注,输赢都不在乎的,似乎只为向大家表示他很合群,很明白大家奔忙了几天之后应当快乐一下。他们喝酒,他也陪着;不多喝,可是自己出钱买些酒菜让大家吃。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现在他都觉得有些意思自己的路既走不通,便没法不承认别人作得对。朋友之中若有了红白事,原先他不懂得行人情,现在他也出上四十铜子的份子,或随个“公议儿” 。不但是出了钱,他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因为他明白了这些事并非是只为糟蹋钱,而是

9、有些必须尽到的人情。在这里人们是真哭或真笑,并不是瞎起哄。那三十多块钱,他可不敢动。弄了块白布,他自己笨手八脚的拿个大针把钱缝在里面,永远放在贴着肉的地方。不想花,也不想再买车,只是带在身旁,作为一种预备谁知道将来有什么灾患呢!病,意外的祸害,都能随时的来到自己身上,总得有个预备。人并不是铁打的,他明白过来。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的事都轻闲;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他现在懂得选择事情了,有合适的包月才干;不然,拉散座也无所不可,不象原先那样火着心往宅门里去了。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拚命象他原先那样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经验使人

10、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 ,作者是 。2从文段中可判断祥子具有什么性格特点?。3. 从文段中祥子最看重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4祥子对待劳动(拉车)的态度与以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5除了虎妞的死亡这一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祥子对生活态度的变化?6从整体看,文段的中心是什么?(2)(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

11、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象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4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B) 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如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

12、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的小说 。2A 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 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3请以选段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朝花夕拾一、填空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一本 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

13、学过其中的 、 、 等。2、 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 ,含蓄地批判了 的不合理。二、阅读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 ”,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

14、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5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 , 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 ”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 “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

15、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 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 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2 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2)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