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532000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类素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理小诗类(二)故事类材料【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高考福建卷)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 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86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

2、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分析格林兄弟俩,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最终作品“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立意:付出,本来就是一种收获;格林兄弟的作品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才得以流传至今立意:让优点尽现芬芳(选材:田忌与孙膑、成龙 与孙楠 等) ;格林兄弟在童话未面世前,没有把心思全寄托一件事上立意:让人生多点精彩(选材:黄兴、香港阿福等) 。【例2】有一位邮差,长年奔波在乡村的道路上,日复一日地将忧伤悲喜送到村民的家中。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十分荒凉,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这位邮差已经在这条路上

3、奔波了近二十年,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条无花无树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他的心情就低落到了极点。有一天当他经过一个花店时,心里一动,走进去买了一把野花的种子,从第二天开始,他把这些种子撒在了自己每天都要来往的路上。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不断地撒下种子,没多久,荒凉的道路两旁,竟开起了许多美丽的小花;一年四季,季季繁花。对材料深意的把握,必须从整体上感知,不能只截取片段或词句,忽视前因后果。这则材料以叙事为骨架,说的是邮差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心生倦怠,又因为自己的心态转变而看到希望。从整体叙事方向看,它要论及的应该是人生在面对困境、挫折和打击时,要以何种心态和方式去应对的问题。从事件因果关

4、系角度分析:邮差孤独寂寞的走在荒路上近二十年,虽曾经心情低落,但他没有一味消沉,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改变当前境况的途径,播种野花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结果收获的是惬意的人生,工作、生活不再单调乏味。(1)良好的环境可以营造好的心态,创造美好(幸福、快乐)人生。(2)播种美(快乐、希望、幸福等) ,收获美(快乐、希望、幸福等) 。 “播种”这一行为是心情(境)发生变化的转折点,正因为邮差的播种才能收获繁花。注意这里的播种与收获的事物必须是正面的能对人生起积极导向作用的。而且“播种”不能等同于付出,限定了面向群体性,在广大的范围内发挥广泛的作用。立意误区:1、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如果只从局部出发,没

5、有看到事件的前后因果关联,只想到花的绽放需要时日的积累,那就难免偏题。叙事类命题,可以从事件的前因后果角度多加比照,得出符合通篇题旨的立意。只看到“不断地撒下种子开出了许多美的小花”的结果,没有从分析其原因,揭示其深意入手,立意定为“积累” “量变到质变” “注重点滴” “坚持”等则不当。2、只看表层,不求深入。有的认为,邮差走了二十多年的辛苦路,心情是越来越差,直到后来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去做,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于是,立意为“凡事必须亲身实践,不能空想” 。材料并没有反映“实践”和“空想”的问题,这样立意,偏离材料主旨。(三)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例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 (2010年高考湖北卷)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 ,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审题分析这道作文题一是关注社会热点,将举世瞩目的世博会选入材料中,一改前几年不在材料中展示时事材料老规矩,作文题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二是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丰富的文化含量

7、。围绕主题词“幻想”选取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晚清小说新中国的预言,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梦想这些丰富的材料,让考生在对历史的审视和对现实的观照中碰撞出写作的火花。材料提示语简明精当,反复强调文章的关键词“幻想” ,以排比句和省略号的形式指明了文章立意的方向。从审题立意的角度看,文题材料没有设置太多的审题障碍,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即可。 “幻想”连接着人类必须面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某个角度说,没有幻想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构思时,可以从“幻想与现实” “幻想与社会进步” “幻想与成功”等角度切入,立意为文

8、。 (细心的考生还会发现材料所举的例子都来自中外文学家的幻想小说,因此考生还可以谈文学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以及幻想小说的独特魅力,从这个角度立意。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全国卷II)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 ”的讨论。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

9、样化了,挺好。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分析今年全国大纲 II 卷作文题要求针对“浅阅读”的讨论写一篇作文,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发表对“浅阅读”的认识,至于是谈得失利弊的哪一点或几点,由考生自由选择。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抑或是辩证看待,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到阅卷者的认可。对于本题而言,阅读方式的发展与变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当今时代, “浅阅读”以其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等特点而受到很多忙中偷闲人的喜欢。当然,与格物修身的深刻

10、精神活动传统的“深阅读”相比, “浅阅读”难免让人产生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之感。不过,什么都不是绝对的,任何存在都是有其合理性因素存在的。所以,写这种文章,在语言表述上切忌有过激行为。在赞同某种阅读的同时,千万别将另一种阅读一棍子打死,要辩证思维,得体表达。当然,本题并非只能就阅读谈阅读,从阅读方式的选择与变化,也可折射出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的差异与变化,据此去选择立意也是可取的。总之,时代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有了浅阅读的经历和感悟,浅阅读似乎是他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一种学习或是生活方式,也许他们没有在意先前的这种生存状态。现在这种生活经历以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考生不会感觉生涩

11、难解,多有的是会意和亲历。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表述感悟“浅阅读” ,正是以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此中个性化的感悟肯定层出不穷,个性化的观点也定会接踵而生。【例3】半年前,一位日本盲人戴着手套亲密触摸我国国宝秦始皇 兵马俑。此事一经暴光,立即引发公众的强烈质疑,因为触摸兵马俑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有关单位曾出面澄清说只是特例。然而,11月25日,法国总统萨科齐走进兵马俑坑,他用一只并未戴上手套的左手,触摸了一匹马俑的头部却无人阻止。其实,对于残疾人等“特殊游客”可触摸文物之举无须苛责,在国外也早有先例。世界知名博物馆卢浮宫就建有一个触摸式展厅,专门给视力有问题的参观者一个零距离接触文物的机会,以便

12、他们尽可能地对这些世界瑰宝有更深的了解。审题分析这则材料的可比点就是我们对待同样事件的不同态度。它考验和责问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对待平民与权贵时,能否将保护文化和坚持原则很好地统一起来,尊重文化与热情好客,能否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很明显,命题者的观点是明朗的,那就是要树立和培植一种健康的文化观,要学会尊重和平等待人。【例4】去年暑假,北京市一些高尔夫球场纷纷打出广告,招收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学打高尔夫球,培训费用一般都在几千年左右。不少家长纷纷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培训,他们的观点非常一致:让孩子们懂得规矩礼仪,培养贵族气质。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

13、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这是一则以“新闻”为写作材料的新材料作文,审题时要认真解读材料,要全面理解材料,把握这则新闻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或传递的焦点。材料说的是“很多家长不惜重金送自己的孩子去学打高尔夫球” 。原文中没有关键句表明观点,但冒号后面的文字,揭示了家长们“非常一致“的动机“让孩子懂得礼仪规矩,培养孩子的贵族气质” ,这种巨额花费的动机才应该是写作时应该关注的焦点。深刻分析这则材料,我们有两个角度可以切入。首先是从家长的角度分析家长的行为。我们对新闻中家长的做法要加以正确的辨析。家长让孩子“懂得规矩”的意图是可取的,但“培养贵族气质”的目的却值

14、得商榷。所以,我们可以从家长的角度来立意构思,抓住一些家长行为方式上的错误,加以剖析,并有理有据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从家长的动机入手,花费重金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礼仪规矩,培养贵族气质” , “懂得礼仪规矩”当然值得肯定, “培养气质”也无可厚非,但是要“培养贵族气质”就值得我们思考,什么是贵族气质?我们现在需要构建的是和谐的公民社会,而不是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究竟是培养孩子的贵族气质重要,还是培养孩子的公民气质重要?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更深刻地分析出家长行为存在的思想和社会(四)哲理类:哲思、名言、诗歌【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2010年高考四川卷)

15、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要求:1.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3.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四川卷提供的这个材料中, “点” 、 “线” 、 “面” 、 “体”都是几何学上的概念,后者都是由前者组成的。据此,我们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联想:由一个个小点,构成了面,联想到“个体和集体” 、 “积少成多” 、 “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由没有长度、高度、宽度的很多点构成了一条条线,一个个面,一个个立方体,可以联想到“平凡与伟

16、大”等等。【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辽宁)一个人在他3岁的时候想吃糖罐里全部的糖,结果手卡在糖罐里拿不出来,他哭了。他20多岁的时候工作的农场分水果,他拿了最小的水果,但是他很满意。他58岁的时候,他的公司说谁去要回30万英镑欠款,就给他10万。其他同事都没要回欠款唯独他要回了,因为他只向债务人要21万英镑,自己只留下1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这则题中的材料叙述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3岁时的经历让他受益无穷,使他在未来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知足常乐”的真正内涵。这种文题,在审题时,应从生活质量、道德情操等角度去审视主人公的行为及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从而写出立意积极、乐观、平和、超脱、阳光的“绿色”作文来,而这正是区分此类作文分数的重要标尺。本题立意可有“贪心与快乐无缘” 、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 “舍与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