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531887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5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至六年级4(古文回文诗、民间谚语、趣联巧对)(修改)(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 文导语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多读古文,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令我们素养不断沉淀,厚积薄发,才能写出好文章,好字来。同学们,下面的古文中带有“”的是必背,带有“”的是熟读。注:每篇古文都有“经典故事我诵读” 、 “读有所思我体会”和“经典典故我来讲” 。其中, “经典故事我诵读”是要求同学们美美地读故事;“读有所思我体会”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思考故事的意思或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同时,书本提供故事的意思(译文)或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寓意)给同学们参考。 “经典典故我来讲”就是要求同学们,把故事将给同学、家长或老师听,并要求他们给你评价。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2经典故事我诵读 两小儿辩日

2、选自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r)多知乎?”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3读有所思我体会寓意:1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古人敢于大胆质疑以及孔子确实不愧为圣人: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一般被捧得很高的人,很难做到他这样,遇到以上这样的情况,也多半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圣人的风采的确永远值得我们景

3、仰和佩服!经典典故我来讲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4经典故事我诵读学 弈选自孟子的告子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读有所思我体会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经典典故我来讲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5经典故事我诵读 爱莲说北宋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4、蕃(f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菊之爱,陶后鲜(xi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读有所思我体会寓意: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 ”起,以 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 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经典典故我来讲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6经典故事我诵读郑人买履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l

5、)者,先自度(du)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ng)信度,无自信也。 ” 读有所思我体会寓意: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 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经典典故我来讲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7经典故事我诵读 陋 室 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之

6、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sh)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8读有所思我体会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 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呵呵都一样啊!经典典故我来讲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9经典故事我诵读马 说唐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故虽有名马,祗(zh)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co)枥(l)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一石(dn) 。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0读有所思我体会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经典典故我来讲与经典同行

8、 与圣贤为友 11经典故事我诵读伯 牙 绝 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 zi),峨峨兮(x)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2读有所思我体会寓意: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9、 这就是“ 知音” 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经典典故我来讲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3回 文 诗导语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回文诗的读法: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有循着规律读,才能读成优美的诗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请你细细读下面的回文诗,找出规律范文的规律,再用此规律试着做一做。注:每种回文诗都有“经典回文我诵读” 、 “经典回文我来做”和“经典回文我收藏” 。

10、其中, “经典回文我诵读”是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掌握读法;“经典回文我来做”是要求同学们根据诵读掌握的读法,自己用此方法来读回文。 “经典回文我收藏”就是要求同学们,把课外收集到的回文诗写下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4来。经典回文我诵读鱼 ( 1) 鱼傍 水 傍 水活 活 ( 2)读 作 : 鱼 傍 水 活 水 傍 鱼经典回文我来做珠联 壁合读作: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5经典回文我收藏经典回文我诵读赞 园园丁 木栽 质植 优树 高成 台材 玉筑园丁 木栽 质植 优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16树 高成 台材 玉筑读作:园丁栽植树成材,植树成材筑玉台。筑玉台高优质木,高优质木园丁栽。经典回文我来

11、做(一)采莲 玉人 漱在 声绿 歌杨 新津 阕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7一读作:采莲人在绿杨津 , 在绿杨津一阕新;, 。(二)静思 转伊 漏久 闻阻 时归 离期 别忆读作:静思伊久阻归期, 。,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8(三)暮已 赏时 花醒 归微 去力 马酒 如飞读作:赏花归去马如飞, 。,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19经典回文我收藏经典回文我诵读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读作: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经典回文我来做(一) 夏 景 诗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20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读作:, 。, 。(二) 秋

12、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读作:, 。, 。(三)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读作:, 。,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21经典回文我收藏经典回文我诵读万柳堤即景正反读回文诗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 新垂柳色一城春。 经典回文我来做(一)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正反读回文诗: 寒风晓日映沙滩,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22日映沙滩竹报安。 , 。(二)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西落日亭 经典回文我收藏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23谚 语导语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

13、民间流传很广。我国的谚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有大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生活信息,因此了解谚语便于更深地了解祖国语言。谚语有的由相对仗的短句构成,有的则为单句,是生活经验、生活哲理的生动浓缩。以下的谚语根据内容的不同分成十二类,请同学们细细品读。注:每类谚语都有“经典谚语我诵读”和“经典谚语我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24收藏” 。其中, “经典谚语我诵读”是要求同学们美美地读谚语; “经典谚语我收藏”就是课外收藏相关种类的谚语并写下来。经典谚语我诵读诚实与谦逊1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2.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3.河水愈深,喧闹愈小。4.胡琴怕断弦,英雄怕自满。5.谎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