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311116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文 篇一:演讲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刘莹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清水镇中心小学刘莹莹 我是一名教师,一说教师有人会说;“教师太平凡了。”是的,教师是平凡的,但是事业是伟大的。小时候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觉得这个职业很美,20XX年10月当我踏进清水镇中心小学,我的梦想开始实现!当我走进学校的那一刻,我只想努力做一名好老师。教师这个职业不同于别的职业,教师是充满爱的职业,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面对这么多天真活泼的孩子,身为他们的启蒙老师,不光要教会他们知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养成教育。孩子的习惯会影响他们一生,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人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班主任老师,她的性格有些男孩子气,走路爱把两手插到裤兜里,大大咧咧。两个学期之后,她班里的男生女生走路时都会把手放到裤兜里。孩子对老师崇拜、模仿,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小习惯都会

3、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影响。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 言行,时时为学生做表率,尤其要注意行为与生活调节。 蔡文培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行为;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思考、行为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这也说明了好的习惯让人终生受益,但一旦养成了坏习惯,也会殆害孩子一生。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帮助学生养成

4、良好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的习惯,为学生将来立足社会打好坚定基础。 在我们的教育中还不能缺少爱与责任。“爱与责任”二者其实是分不开的,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师爱是严宽共济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喜欢自己,才会喜欢自己的课。我们要爱每一个学生,所有老师都喜欢优秀的学生,对于表

5、现不好的学生我们缺乏的是耐心,其实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也许他这方面表现不好,但是在其他方面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然后逐步引导。我们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我们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我们要把我 们的爱平等的赋予我们的学生,就像把妈妈的爱平等的分给自己的孩子一样。 工作中我有过抱怨,抱怨学生不听话,抱怨过学生家长的不理解,但仔细想想,学生给我更多的是爱与感动,我能感受到学生给我的爱。那一次教师节,当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对着我大喊;“老师,祝你教师节快乐”的时候,我流泪了?在今后的教育中我要好好的爱,好好的呵护这一群小精灵。 篇二:论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谈数学入门的兴趣培养 若

6、金弱水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从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如果学生对某

7、一学科感兴趣就会自觉的,主动的投入学习,并且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或经验又会进一步的促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使之乐而不疲,体验“学海茫茫任我翱翔”的愉悦,而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被动的灌输,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而刚入学的中学生年龄大多在12-13岁之间,他们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有的学生仍显得幼稚,自觉性差,表现欲强。学习有了一知半解就感到满足,但遇到困难又垂头丧气,学习缺乏思想性。因此,在中学入学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学习的被动性,养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十分重要,本文就

8、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学习兴趣的培养。 1、结合教学内容,借助数学史实,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习兴趣 我国的数学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内容非常丰富,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负数时,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也是位置值制的最早,使用分数的最早,使用小数的最早的国家,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等等,中国数学的“数学之最”远远不止上面介绍的几个方面。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许多贡献的伟大民族,使学生在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深感自豪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占有的想往。而数学家们的轶事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使他们从中学到数学家们的治学精神。小学时成绩平平的华罗庚在独具慧眼的

9、王维克老师的鼓励下,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经过自 己的刻苦学习和研究,成了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熊庆来他早年留学法国,毕生追求“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思想,以数学为终生专业,致力于为国家培育人材,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此外,享有力学之父美称的数学家阿基米德,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钻研几何原本对于推动数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象这样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可谓数不胜数,这些数学史话只要结合初中教材适时地讲解给学生听,能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很大兴趣,扩大知识面及提高同学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认

10、知能力和发现推理能力。 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 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这就需要我们提示一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这种惊奇感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使他们更加迫切地想知道、思考和理解。例如:在教学近似数内容,让学生课前收集飘落的树叶,以便用刻度尺测量它们的长度,学习相反数,绝对值,同类项等内容时,可以安排两人一组的互动游戏竞赛教学余角补角时,用折纸活动引入,使学生交流发现折痕与长方形的边所形成的四个角之间

11、的关系,教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让学生分组事先搜集大大小小的纸盒,以便课上动手沿棱剪开,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愉快的学习知识的体验,进而引发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3、彰显数学内在美,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的美体现在图形美,对称美,数字美,符号美,简洁美,意境美,逻辑美等等,华罗庚也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教师可以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向学生展示、渗透内在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感官,领悟数学浅层和深层次的美,比如,活动课中,向学生介绍诗词中运用的数字:最具代表性的是宋代邵雍写的数字

12、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解放前,法币贬值物价上涨,一位教师这样 描写饥寒交迫的生活:一身平价衣,两袖粉笔灰,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五更就起床,六更要你吹,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这样的内容恰好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有趣味性的特点,用上了有关数字的趣味知识和文字结合,又体现出一种绝妙的意境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写到:“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存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离不开数学。此外,为了使学生方便记忆一些数学法则还可以编数顺口溜。如,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按以下方式记忆: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

13、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一元一次方程:已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这种记忆的方法有趣简洁,易懂朗朗上口,学生容易记忆理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的,而是妙趣横生的。4、精心设计引入语,激发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多彩的

14、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营造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时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一堂课的引入往往就决定了课堂效果,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课堂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我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为引入,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正数与负数”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开场:宋代词人苏轼曾写下这样的佳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其中阴与

15、晴,悲与欢,离与和,都是自然界,生活中截然相反状态的描写,数学世界里也有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它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共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魅力”.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未成曲调先有情”,游戏般吸引住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 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教无定则”,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保持一份长久的兴趣和激情,是有较大难度的,作为教师,更多地应靠自己的智慧,结合学生的实际,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数学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愉快感和成功感,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篇三:体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20XX年10月18日至19日,有幸同本校其他7名老师一起参加了杭州“千课万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此次活动在浙江大学的华家池校区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