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教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297656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琐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琐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琐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琐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琐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琐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琐忆》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琐忆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主要通过日常的对话与独白来表现人物的由小见大的写人方法。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及琐而有纲、琐而有序、琐而有归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鲁迅先生的七次对话或独白。 2.难点: 鲁迅先生的两句诗对表现鲁迅的性格、组织琐事、结构全文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为主教学步骤: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华盖:不好的运气)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爱憎分明)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教师明确: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家较为熟悉:“怒目而视人民大众的敌人,甘心为人民(广大青年)

2、作牛马”它是对鲁迅伟大人格的写照,表现了鲁迅热爱青年、蔑视敌人的高贵品质。 解题:“琐忆”,“琐”:小而多。“忆”:选取的材料是作者耳闻目睹亲生经历的事,以小事来写伟大人格,本文写法的一大特点:以小见大,在选材组材上做到琐而有序、琐而有纲。一、初读课文1、字词音积累*睚眦必报:哪怕是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睚眦: 发怒时瞪眼 睛,引伸为极小的怨恨。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毁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 *妄加揣测:指胡乱地估量推测。揣:估量,忖度。测:推测,料想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喻明指骂甲而暗骂乙。 *惴惴不安:形容因为害怕或担心而不安定的样子。惴惴: 恐惧、 担忧的

3、样子。 *不期而遇:没有事先约定而出乎意外地碰上。 *消尽散绝:完全消散了。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作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 一顿。 *尽心竭力:投入整个身心,使出全部力量。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非常镇静。 *游刃有余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梦魇: 梦里遇见可怕的事情而惊叫、呻吟。 混淆乾坤: 把男女的界限搞乱了。乾:(天)代表男;坤:(地)代表 女。乾坤是八卦中的两卦。 时弊: 社会上一时较有影响的弊病。 机缘: 机会与缘分。 攀附: 旧时指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升官发财。 大防: 大的

4、明显的界限。 掌故: 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2、作者简介: 唐弢: 原名唐瑞毅,笔名晦庵、风子等,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鲁迅研究家。1913年出身于浙江镇海县一个农民的家庭,靠亲友资助求学只念到初二,16岁考入上海邮局任职,后参加工人运动,担任文艺宣传工作,组织读书会,1933年在鲁迅影响下从事散文与杂文创作,1959年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至今。 3、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61年鲁迅先生八十诞辰,外文出版社主办的英文杂志中国文学要作者写篇纪念文章,后写成此文同时发表在中国文学9月号和人民文学9月号上。 本文引用的两句诗出自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自嘲。4、划分文章结构第一层(117)记叙

5、了4件鲁迅先生爱护青年的小事,体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第二层(1828)记叙了3件鲁迅先生对敌人蔑视和批判的小事,体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斗精神。二、再读课文1、文章开头点明文章主旨: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2、文章哪些部分在写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哪些部分在写鲁迅先生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答:117;1828。3、117作者写了哪些事情来表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些事情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何种品格?答:、我与鲁迅先生不期而遇的第一次谈话:鲁迅先生替我挨骂却并没有责怪我,看出我的紧张结巴连忙掉转话题,语调亲

6、切且面带笑容。(平易近人)、用有趣的比喻引导不懂政治腐败光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的青年。(对青年循循善诱)、用有趣的比喻鼓励在夸夸其谈的学者面前自惭浅薄的青年。(爱护信任青年)、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生活琐事也乐于代劳,帮助不太熟且无礼貌的青年补靴子。(对青年关怀备至)4、1828作者写了哪些事情来表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这些事情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何种品格?答:、 用要饭的攀附阔佬的故事讽刺国民党请美国我们主持公道的奴颜媚骨。(不畏强权)、以戏说“戴防毒面具“讽刺国民党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泳的虚伪荒谬。(不畏强权)、我的第一本书因涉及皇帝被官批而退回,鲁迅先生建议

7、我出版官批集并讽刺国民党政府屈服强权的懦弱与愚昧。(敏锐深刻、不畏强权)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鲁迅先生的何种感情?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答:、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怀念、敬仰之情。、一是将这种感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叙述之中。(如叙述与鲁迅第一次见面的表情和心理:先是“不敢”、继而“紧张”、后又“一怔”,最后两人都笑了,表现出对鲁迅从疑虑到信赖,从敬畏到亲密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二是通过议论直接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如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说听了鲁迅的话就会头脑清醒,就会增加勇气,又说鲁迅说话态度镇静,亲切从容,使人“如坐春风”等。)6、文章主旨:本文作者通过回忆与鲁

8、迅先生之间的7件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7、作者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领全文,后面为什么却先写“俯首甘为孺子牛”,后写“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样写有何好处?答:、打破原诗顺序,使全文给人一种逆向变化之美。 、这样安排符合作者认识、了解鲁迅的逻辑过程,也更能真实地展现鲁迅的伟大人格。(先是听说鲁迅不易接近,接触后方知鲁迅平易近人,于是很自然地展开了对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面的描写。后来,与鲁迅熟了,无话不谈了,再去表现鲁迅人格的另一面: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样就显得合情合理。反之,如果先写鲁迅“横眉冷对

9、千夫指”的一面,就会让人觉得鲁迅真的不易接近,与鲁迅平易近人的客观事实相悖,这样就会造成文章前后矛盾。)8、文章记叙了我与鲁迅几次谈话,这些谈话内容加之鲁迅教育青年、批判国民党的那些话体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谈话方式和语言风格?答:三次谈话;用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的谈话方式;体现了鲁迅深入浅出、讽刺幽默、富有启示性的语言风格。9、品读最鲁迅的语言、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10自然段答:“狮子”比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强盛的中国;“猪羊”比喻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鲁迅用此比喻教育青年要认清现实,不要一味夸耀中国的地大物博,而

10、要想方设法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被外国列强所侵略。表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循循善诱。、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10自然段答:“烂泥塘”比喻夸夸其谈的学者,“小溪”比喻青年,鲁迅用此比喻鼓励青年不要自残浅薄,表现了作者对青年的爱护和信任。、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16自然段答:鲁迅说“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来说明有些青年也会变坏,鲁迅再不会从“补靴子”这类具体的小事上去帮助青年。“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说明鲁迅今后会

11、在思想上多关心和帮助青年,使他们不至于倒退。表明鲁迅先生积极负担起教育青年的责任,并对青年充满了希望和信任。10、修辞:比拟和借代(1)比拟:根据联想,把物当人写,或把人当物写,这种修辞方法叫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拟物:把人当物来写,或者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1自然段(2)借代: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一个跟它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叫借代。如:红领巾少先队员20自然段11、精读语段,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外貌描写:()学生找,教师明确:第九节(齐读这句)()这一句肖像描写有何作用?明确:“移就”修辞,“象征”手法。白描式的

12、肖像描写,借头发的形象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表现鲁迅坚定、沉着、勇敢而顽强的战士形象,但这并不防碍他的平易近人,因为“能憎,才能爱”(爱憎分明)白描式描写。就是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的词藻,而以简练单纯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这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而明快的印象。语言描写:(1)学生朗读第10节“鲁迅先生叹息说浅点好”这里“狮子、猪、羊、小溪和烂泥塘”各喻什么?引用的这些话有何作用?明确:狮子-强大国家猪、羊-弱小国家小溪-青年烂泥塘-夸夸其谈的学者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正处于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经济落后时期,自夸国大极其危险。青年人单纯、热情。虽然阅历

13、浅薄,但积极向上,比夸夸其谈的学者故弄玄虚,借以吓人要好得多。有力地表现了鲁迅对广大青年的热爱、言传身教,不用教训方式。(2)第16段语言描写,表现鲁迅克服思想上的局限,多为青年着想,使青年们变虫豸、变猴子的机会少一些。猴子、虫豸-思想变坏甚至走上反革命道路。(3)学生读第19段中“攀附阔佬”、“禁止同泳”两部分,体会幽默、讽刺的语气。“攀附阔佬”表现了国民政府依赖美国的奴颜媚骨,以耻为荣,丧失国格。“禁止同泳”表现了国民政府伪道学的丑态、自欺欺人。这些语句表现鲁迅幽默的智慧和讽刺的威力。神态、举止描写:第17节:表现鲁迅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青年的深切希望。第23节:逼真地写出鲁迅在敌人面前居

14、高临下、从容不迫,对敌人极端蔑视和憎恨。总结:课文从这几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对敌对友能憎能爱。12、找出议论语句、体会作用:学生寻找,划出议论语句,议论段落。自己体会明确:(1)开头第1节两句诗后的评价:点名题旨,鲁迅的人格魅力。“全部人格”(对敌对友,能憎能爱)也是全文的总纲,线索。(2)第1节有关鲁迅是否不易接近的议论,为第一次见面作铺(3)第9节关于鲁迅思想成熟的抒情性议论。(朗读)深化了平易近人的内涵,揭示“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4)第18节,与体分析见练习三(朗读)点明了“横眉”的内涵(5)第19节最后,非凡的观察力。(6)最后第27节,抒情性议论(朗读)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慨、热爱、怀念之情。总结:这些议论集中而鲜明地阐发、开化主题,而且有些也利于各部分的衔接渡。三、重难点分析1、文章开头点明文章主旨,为什么却先写鲁迅不易接近而不直接表现鲁迅的伟大人格?答:欲扬先抑,与下文鲁迅的平易近人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造成跌宕起伏,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且更加自然和深切地表达出来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2、鲁迅一生中和许多可歌可泣的伟绩,作者为什么专选一些小事来写鲁迅呢?答:、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关于鲁迅先生的大事人们已经写得很多了,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