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297519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49张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三单元,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商山早行,学习目标,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

2、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五言律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学习目标,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 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 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 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 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译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繁;“边秋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

3、度写边塞凄凉景象,为“月夜”渲染一种压抑气氛。,句子理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露从今夜白”交代时令,即“白露节”,表明天气渐凉,地面水汽凝结,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月是故乡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明主旨,突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本来一样洁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苍白;本来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乡最为明亮,这完全是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的主观想象,是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颈联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诗人由望月怀乡自然引出对弟弟的思念,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寄书长

4、不达,况乃未休兵 。,尾联流露不满,深化主题。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写作特色,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思亲之情。 2.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3.感情悲怆深沉,风格沉郁顿挫。,抒发作者在“安史之乱”中对家乡和弟弟的思念之情。,学习目标,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2.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掌握鉴赏咏史诗的一般规律。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后

5、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为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虽然被召回京城,但是得不到任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

6、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想到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七言律诗。,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拜访,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 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译文,首联点出本诗诗眼“悲”,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作者借贾谊政治失意,抑郁而死

7、,留下千古悲怆忧愤,表现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颔联围绕题目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之情,油然而生。,句子理解,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反语和双关的巧妙运用,极尽诗人的感伤之情。,尾联刻画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 ;尾句有意设问,自怜之意,溢于言表。,写作特色,1.全诗景中见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

8、见意。 2.多种修辞的巧妙运用。首联:比喻;颈联:反语、双关。,本文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宅时的悲凉心情,表面上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学习目标,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2.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3.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

9、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写了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且信佛的皇帝都短命,触怒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愤慨、悲伤。潮州距离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学习目标,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 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 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

10、命!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 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有所打算, 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译文,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原因。 “朝奏”与“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难测, “路八千” 可谓行程遥远。 诗人巧妙运用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句子理解,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颔联亦叙亦议,坦陈心志。 这一联写诗人在欲除弊事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不惜残年为国效力,意气坚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颈联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

11、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写归路渺渺,“马不前”写前途茫茫。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尾联照应诗题,交代后事。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沉痛凄凉,溢于言表。,写作特色,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对比鲜明,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全诗表达了诗人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念朝廷的心情。,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他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

12、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学习目标,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 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槲树枯叶飘落,悄

13、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店墙。 令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译文,首联写晨起早行,故乡渐远。 “悲”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点明诗歌主旨,是全诗文眼。因离乡思乡念亲而悲,悲旅途不便,悲仕途失意,前途未卜。,句子理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颔联写景。选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构成典型环境,鲜明地描绘出一幅立体荒山早行图。写出了环境的凄清、寂寞,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颈联写刚上路的景色 。 “落”“明”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物,赋情于景。进一步充实了上联所描绘的典型环境,使气氛更显寂静、悲凉。,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尾联与 “客行悲故乡”照应,抒发思乡之情。 才离开家乡不久,却梦回家乡池塘。梦中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形成鲜明对照,虚实相映,丰富了诗歌的意蕴。,写作特色,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对比鲜明,诗味浓郁,感情真切。,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商山早行,直接表现:,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