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291198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明zhubob金融监管学4-5章-金融监管体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五章 金融监管体制,主讲:朱明 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 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知足常乐,历经兵农工商学。 历经:兵团开车,地方修车,企业管理:技术、运营、 物流、安全、保卫, 职任:客运站长、 公司经理, 集团技术总监, 总经理及法人代表。 学历:本科、MBA, 专业:汽车维修与使用、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职业资格与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家经济师、高级技能专业教师、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员。 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讲师、 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讲师。客座任教:大学、 技师学院、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评及企业内部职业培训。Q号657555589,朱明 百度个

2、人主页,(本人教学资料搜索:朱明zhubob(需要资料内容),朱明工作室,3,2019/8/16,第二篇 金融监管体系,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 第五章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第六章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七章 其他监管防线 第八章 金融监管的外部支持,金融监管体制是由一系列监管法律法规和监管组织机构组成的体系。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监管的制度基础,是金融监管职责、权力分配的方式及组织制度。金融监管是否充分有效与金融监管体制密切关系。,5,2019/8/16,第四、五章 金融监管体制,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第三节 各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介绍 第四节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

3、展演变,6,2019/8/16,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一、(一)金融监管当局 1、定义 金融监管当局是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与管理权的政府机构,是金融业监督和管理的主体。 2、特性 权威性:其决策具有强制力 独立性:直接对政府或立法机构负责,不受干涉 公共性:监管权力属于公共权力范畴,代表社会公众利益,7,2019/8/16,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3、金融监管当局的组成机构 组成机构由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即金融监管权力在分配模式上的制度安排决定。 集权:央行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 集权是将金融监管的权利在政府某一部门机构内垂直分配。 分权:央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 财政部 货币政策委员会 人寿保险委员会

4、 证劵交易委员会 分权监管体制中的监管主体之间是平等关系。,8,2019/8/16,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二)金融监管的对象 1、金融监管对象的界定 被监管者:专门从事金融业经营和投资活动的企业、组织、单位和个人。 2、类别(p66) 银行业监管对象: 证券期货业监管对象: 保险业监管对象:,9,2019/8/16,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二、金融监管当局与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是最早的金融监管当局 央行是最早的金融监管当局,而且金融监管本身是推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第一特征,取得货币发行权并对银行业实施监管是早期央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央行职能的完善,都是与金融监

5、管目标相关的,中央银行自然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角。,10,2019/8/16,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2、现代中央银行仍在履行金融监管职能 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现代中央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持金融和经济的稳定,金融监管是另一项重要功能;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居于主导地位,其实施金融监管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金融监管也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11,2019/8/16,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3、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分离的趋势 金融监管更多的是微观管理活动,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使其职责的重心,为了

6、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和金融监管力度,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由专门的监管机构行使便成为一种趋势。 英国金融监管局、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韩国金融监管委员会、日本金融厅、我国“三会” 但是央行仍直接或间接参与监管,其不可能完全脱离金融监管,因为央行依然是最后贷款人,没有监管能力,最后贷款的风险就会增大。,12,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一、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体制是由一系列监管法律法规和监管组织机构组成的体系。,13,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一)金融监管模式 金融监管模式:监管机构确定被监管对象的标准,一般分为两种模式: 功能监管:按

7、照经营业务的性质来划分监管对象,监管机构针对业务进行监管,如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 优势:协调性高、避免重复和交叉 机构监管:按照不同机构来划分监管对象,如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信托机构等。 优势:易于评价金融机构产品系列的风险、提高功效、降低成本,14,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二)金融监管体制模式 金融业经营模式: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 混业经营集中监管体制 过度模式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15,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分业监管体制 又称为分头监管体制,在银行、证券和保险领域内分别设置独立的监管机构,专门负责本领域的监管,包

8、括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 代表国家:德国、中国,16,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集中监管体制 又称为统一监管体制或混业监管体制,只设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业务进行全面的监管,监管机构可能是央行,也可能是其他专设监管机构。 代表国家: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17,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不完全统一监管) 牵头监管体制 在分业监管机构之上设置一个牵头监管机构,负责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在分业监管主体之间建立了一种合作、磋商与协调机制。 代表国家:法国 牵头机构:法兰西银行 证劵市场监管-金

9、融市场监管局(AMF ) 银行业监管银行规章委员会(CRB),银行委员会(CB)信贷机构委员(CEC) 保险业监管保险与保险互助局(ACAM),保险企业委员会(CEA),“双峰”监管体制 依据金融监管目标设置两类监管机构,一类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审慎监管以控制系统风险,另一类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监管,维护正常的金融与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 代表国家: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简称APRA); 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Investment Commis

10、sion,简称ASIC),,19,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二、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 (一)混业经营与集中经营 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业基本上是混业经营的格局,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证券业、保险业不发达。 在混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下,金融监管职能基本上归中央银行履行,中央银行是唯一的监管机构,是典型的集中监管体制。 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德意志银行,美联储,20,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和证券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道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银行与证券、银行与非银

11、行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制度。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拉美等国都曾在20世纪中后期实行过分业经营。 与此相适应,金融监管体制也逐步走向分业监管模式。 美国:1933年:证券法 1934年:证劵交易法 1934年 证劵交易委员会(SEC -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英国:1946年,英格兰银行,英国证券与投资委员会,英国贸易司工业部(保险监管) 德国维持混业经营,集中管理方式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美国 混业经营、集中监管德国,21,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三)金融再度混业经营下的监管体制变革 历

12、史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互相融合。金融机构在规避管制的创新中,再次走向了混业经营。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 英国1992年后放弃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1997年设立金融服务监管局,金融监管走向集中监管 日本1998年后放弃分业经营 韩国以及拉美国家追随混业经营 在混业经营体制下,金融风险传递非常快,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再度成为国际潮流,这与金融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当然混业经营未必一定对应集中监管。,22,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13、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特点: 重大金融事件是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现实基础 政府经济指导思想转变是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理论基础 金融体制变化是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金融基础 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规律 呈现周期性变化 动态博弈过程 围绕安全与效率进行,23,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三、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监管体制模式的选择,24,2019/8/16,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二)不同监管模式的优势比较,25,2019/8/16,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制,一、美国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美国金融业逐步形成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1999年以后,随着混

14、业经营的发展,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出现不完全集中监管的改革趋势,正在形成“伞式”+功能监管的体制模式。,26,2019/8/16,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制,(一)美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 “伞式”+功能监管体制: 1999年美国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确立了“伞式”功能监管(umbrella supervision)。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指定为主监管人,执行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综合监。金融持股公司又按其所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具体监督。,美国监管主体,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 FRS): 负责监管会员银行和银行持股公司; 联邦存款

15、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 负责监督参加保险的非会员银行和已保险的州注册储蓄银行; 货币监理署(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OCC) 负责监管联邦注册银行审批和检查; 储贷监理署(the Office of the Thrift Supervision, OTS) 负责监管所有属于储蓄机构保险基金的联邦和州注册的储蓄机构;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证券机构 州保险监管署(SIC),保险机构。,29,2019/8/16,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制,1、银行业的监管

16、监管主体: 联邦储备银行(FRB) 财政部货币监理局(OCC) 储蓄性金融机构监管局(OTS)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各州银行局(SBD),30,2019/8/16,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主体分工: 联邦政府批准:财政部货币局 州政府批准:州一级监管部门 参加联邦储备体系:联储银行理事会 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制度:联邦存款保险公司,31,2019/8/16,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介绍,2、证券期货业的监管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对证券机构、证券信息披露、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和证券业协会实施监管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对期货经纪机构、期货市场信息披露、期货交易所等实施监管 美联储、货币监理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的银行 3、保险业的监管州保险监管局,32,2019/8/16,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介绍,(二)改革方向 2008年美国财政部公布了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改革蓝图,分别着眼于短、中、长期改革目标,提出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重建,建立以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