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275271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课文朗读MP3下载 篇一: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山中访友 阳光学校“三案合一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六年级语文课例 课题:山中访友主备人:王婷备课组长:审核人:姓名:_班级:_时间:_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导入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过渡语1:那么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同

3、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一)自学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二)自学检测 1、我会读 邀请俯身陡峭蕴含德高望重依然如旧 侠客瀑布身躯旋转津津乐道叽叽喳喳 2、全班展示交流: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过渡语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过渡语3:文章描写古桥、鸟儿、露珠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学习指导二: 文章描写古桥、鸟儿、露珠采

4、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指导三: 作者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1、同音字组词。 yn:()酿()藏()味()船()输f:()败()头()摸()导()视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2)道德高,名望重。() (3)很感兴趣地谈论。()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自学指导:

5、 1、“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你能换个句式说说吗? 2、从称呼角度看,文章在写作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一: 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你能试着回答吗?学习指导二: 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一、按照课文填空,再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啊,老桥,你如一位_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_我的名字,露珠与我_眼神。 3、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_。 4、忽然,雷阵雨来了,像一千个_在天上_,又像有一千个_的诗人在云头

6、吟咏。 二、照样子改写句子,体会每组的几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有哪些细微的差别。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这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朋友。 这山中的一切,难道不都是我的朋友吗? 2、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 _ 篇二:六年级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 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一、单元学习内容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

7、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二、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本组,要会写19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

8、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3、整体感受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4、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1、培养我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我们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四、单元学习方法 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学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读中质

9、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进入情境,浮现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读写结合,丰富语言的积累。 五、单元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建议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6.1.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 山中访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

10、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

11、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

1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2、指名读单元导读部分内容。 3、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集李汉荣一起,去山中访友 4、理解“访”的含义(拜访);“友”的意思(朋友)指导理解课题(到山中去拜访朋友) 二、初读,整体感受 1、领读生字词。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4、出示本课的两个多音字,并组词练习。 三、再读,理清思路 1、出示思考题,默读:作者去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 2、全班汇报。 3、师出示课件。 4、理清文章思路。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