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52723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实验六 计数器及其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六计数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3、运用集成计数计构成 1/N 分频器二、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目前,无论是 TTL 还是 CMOS 集 成 电 路 , 都

2、有 品 种 较 齐 全 的 中 规 模 集成 计 数 器 。 使 用 者 只 要 借 助 于 器 件 手 册 提 供 的 功 能 表 和 工 作 波 形 图 以 及 引 出 端 的 排 列 , 就能 正 确 地 运 用 这 些 器 件。1、用 D 触发器构成异步二进制加减计数器图 61 是用四只 D 触发器构成的四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它的连接特点是将每只 D 触发器接成 T触发器,再由低位触发器的 端和高一位的 CP 端相连接。Q图 61 四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若将图 61 稍加改动,即将低位触发器的 Q 端与高一位的 CP 端相连接,即构成了一个 4 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2、中规模十进

3、制计数器CC40192 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 62 所示。图 62 CC40192 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图中 置数端 CPU加计数端 CPD 减计数端LD非同步进位输出端 非同步借位输出端COBOD0、D 1、D 2、D 3 计数器输入端Q0、Q 1、Q 2、Q 3 数据输出端 CR清除端CC40192(同 74LS192,二者可互换使用)的功能如表 61,说明如下:表 61输 入 输 出CR LDCPU CPD D3 D2 D1 D0 Q3 Q2 Q1 Q01 0 0 0 00 0 d c b a d c b a0 1 1 加

4、 计 数0 1 1 减 计 数当清除端 CR 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 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当 CR 为 低 电 平 , 置 数 端 也 为 低 电 平 时 , 数 据 直 接 从 置 数 端 D0、 D1、 D2、 D3 置入计LD数器。当 CR 为低电平, 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 CP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 CP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 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 CPU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 CPD 输入,表 62 为 8421 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表 62 加法计数输入脉冲数 0 1 2

5、 3 4 5 6 7 8 9Q3 0 0 0 0 0 0 0 0 1 1输出Q2 0 0 0 0 1 1 1 1 0 0Q1 0 0 1 1 0 0 1 1 0 0Q0 0 1 0 1 0 1 0 1 0 1减计数3、计数器的级联使用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 09 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图 63 是由 CC40192 利用进位输出 控制高一位的 CPU 端构成的加数级联图。CO图 63 CC40192 级联电路4、实现任意进制计数(1) 用复位法获得任意进制计数器假定

6、已有 N 进制计数器,而需要得到一个 M 进制计数器时,只要 MN,用复位法使计数器计数到 M 时置“0” ,即获得 M 进制计数器。如图 64 所示为一个由 CC40192 十进制计数器接成的 6 进制计数器。(2) 利用预置功能获 M 进制计数器图 65 为用三个 CC40192 组成的 421 进制计数器。外加的由与非门构成的锁存器可以克服器件计数速度的离散性,保证在反馈置“0”信号作用下计数器可靠置“0” 。 图 64 六进制计数器 图 65 421 进制计数器图 66 是一个特殊 12 进制的计数器电路方案。在数字钟里,对时位的计数序列是1、2、11,12、1、是 12 进制的,且无

7、 0 数。如图所示,当计数到 13 时,通过与非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使 CC40192(2)时十位直接置成 0000,而 CC40192(1),即时的个位直接置成 0001,从而实现了 112 计数。图 66 特殊 12 进制计数器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 5V 直流电源 2、 双踪示波器3、 连续脉冲源 4、 单次脉冲源5、 逻辑电平开关 6、 逻辑电平显示器7、 译码显示器8、 CC40132(74LS74 ) CC401923(74LS192)CC4011(74LS00) CC4012(74LS20 )四、实验内容1、用 CC4013 或 74LS74 D 触发器构成 4 位二进制异步加法

8、计数器。(1) 按图 61 接线, D 接至逻辑开关输出插口,将低位 CP0 端接单次脉冲源,输出R端 Q3、Q 2、Q 3、Q 0 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各 D 接高电平“1” 。S(2) 清零后,逐个送入单次脉冲,观察并列表记录 Q3Q 0 状态。(3) 将单次脉冲改为 1HZ 的连续脉冲,观察 Q3Q 0 的状态。(4) 将 1Hz 的连续脉冲改为 1KHz,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CP、Q 3、Q 2、Q 1、Q 0 端波形,描绘之。(5) 将图 61 电路中的低位触发器的 Q 端与高一位的 CP 端相连接,构成减法计数器,按实验内容 2),3),4) 进行实验,观察并列表记录 Q3Q 0

9、 的状态。输 入 输 出CPU Q3 Q2 Q1 Q00 0 0 0 01 0 0 0 12 0 0 1 03 0 0 1 14 0 1 0 05 0 1 0 16 0 1 1 07 0 1 1 18 1 0 0 09 1 0 0 110 1 0 1 011 1 0 1 112 1 1 0 013 1 1 0 114 1 1 1 015 1 1 1 116 0 0 0 02、测试 CC40192 或 74LS192 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的逻辑功能计数脉冲由单次脉冲源提供,清除端 CR、置数端 、数据输入端 D3 、D 2、D 1、D 0 LD分别接逻辑开关,输出端 Q3、Q 2、Q 1、Q 0

10、 接实验设备的一个译码显示输入相应插口A、B 、 C、D; 和 接逻辑电平显示插口。按表 61 逐项测试并判断该集成块的功能OB是否正常。输 入 输 出CR LDCPU CPD D3 D2 D1 D0 Q3 Q2 Q1 Q01 0 0 0 00 0 d c b a d c b a0 1 1 加 计 数0 1 1 减 计 数(1)清除令 CR=1,其它输入为任意态,这时 Q3Q2Q1Q00000,译码数字显示为 0。清除功能完成后,置 CR0(2)置数CR0,CP U,CP D 任意,数据输入端输入任意一组二进制数,令 = 0,观察计数LD译码显示输出,预置功能是否完成,此后置 1。LD(3)加

11、计数CR0, CP D 1,CP U 接单次脉冲源。清零后送入 10 个单次脉冲,观察译码L数字显示是否按 8421 码十进制状态转换表进行;输出状态变化是否发生在 CPU 的上升沿。(4)减计数CR0, CP U 1,CP D 接单次脉冲源。参照 3)进行实验。LD3、图 63 所示,用两片 CC40192 组成两位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输入 1Hz 连续计数脉冲,进行由 0099 累加计数,记录之。输入脉冲数 0 1 2 3 4 5 6 7 8 9Q3 0 0 0 0 0 0 0 0 1 1Q2 0 0 0 0 1 1 1 1 0 0输出Q1 0 0 1 1 0 0 1 1 0 0Q0 0 1

12、 0 1 0 1 0 1 0 14、将两位十进制加法计数器改为两位十进制减法计数器,实现由 9900 递减计数,记录之。5、按图 64 电路进行实验,记录之。6、按图 65,或图 66 进行实验,记录之。五、实验总结1. 该实验存在一定测量误差,误差来源于电路箱中得误差,但是误差实验允许范围内,故该实验有效。2该实验应该注意电路的联线,同时要求熟练掌握各个芯片的使用方法。3对 74LS161、74LS90 有更深一步了解,加深了同学们对由 74LS161、74LS90 组成的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时对书本的知识加深了理解。4. 同学们学会用集成电路构成计数器的方法,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实验/测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