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针灸治疗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232083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瘫--针灸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面瘫--针灸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面瘫--针灸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面瘫--针灸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面瘫--针灸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瘫--针灸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瘫--针灸治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面 瘫,一、概述 面瘫(facial paralysis)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喁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2,现代医学认识: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最常见于贝尔麻痹(Bell palsy),认为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发病。另外,亦有因疱疹病毒等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如亨特面瘫。,3,神经解剖位置,4,神经解剖位置,5,二、病因病机 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

2、热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喁噼。 灵枢经筋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6,7,8,三、辨证,主症 : 本病常急性发作,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9,续,1.兼见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为风寒证; 2.继发于感冒发热,舌红,苔黄腻,为风热证。 3.

3、气血不足者多见于体虚弱者,反复犯病或患病后时间较长,10,四、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阳白 四白 颧髂 颊车 地仓 合谷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11,操作: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方义

4、: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在恢复期,加足三里用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12,2.临床要点:,(1)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 多用阳明与少阳经穴。 (2)治疗本病的针刺手法: 透刺、浅刺、轻刺为主。 (3)掌握针刺的刺激量。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2)刺络拔罐法 (3)电针法,13,(4)穴位贴敷法,五、按语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2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3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肌电图可作为面神经损伤程度的辅助检查。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面瘫),预后较差。如果3个月至半年内不能恢复,多留有后遗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