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184862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赣南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纲要文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乡镇党委“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赣州市委“三送”办要求,现将推进赣南苏区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宣讲参考提纲转发给你们,请速发至各地“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驻村工作队。中共瑞金市委“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8月28日推进赣南苏区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的纲 领 性 文 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宣讲参考提纲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时刻,在纪念建党91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国务院于2012年6月28日发布了关于

2、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是赣南苏区人民几代人、数十年孜孜以求的梦想,是918万赣南人民翘首以盼的大事、喜事。若干意见得以顺利出台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的结果。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为了推动若干意见的出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间浸透了市委主要领导文清书记的大量心血和汗水。若干意见全文约1.2万字,除引言外,包括11章,45条。若干意见绘制了赣州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是赣州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赣州亘古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必将开启赣州未来发展的新纪元。若干意见对赣州

3、跨越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指导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大家要深刻领会,深入学习,通过学习充分挖掘若干意见的政策内涵、扩展政策的容量、放大政策的效应。一、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过程和重大机遇(一)若干意见出台的主要背景赣南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目前还存在着特殊困难,需要特殊的政策支持,这“四个特殊”是若干意见出台的总体背景。1、若干意见的出台是对赣南苏区特殊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若干意见开门见山地提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赣南苏区的特殊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

4、:(1)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2)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3)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4)是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2、若干意见的出台是对赣南苏区特殊历史贡献的真情回报。若干意见在第一条明确:“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突出表现在:(1)赣南苏区为中国革命奉献了优质人力资源支持。据史料记载,赣南苏区240万人中有33万参加红军、60余万支前参战,很多家庭是“全家革命、满门忠烈”; 在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有3名赣南籍将士倒下;赣南有名有姓的烈士10.82万人,分别占全国、江西省革命烈士总数的7.5%、43.8%。(2)

5、赣南苏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奉献了巨大的物质资源支持。在土地革命时期,赣南人民购买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公债368万元,占发行总数的76%,加上随迁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直属瑞金支行2600万元存款,两项折现银价高达1500多亿元;新中国成立以后,赣南人民为支援国家建设不遗余力、倾心奉献,1949年以来共调出木材2450万立方米,输出钨精矿130万吨和25万吨稀土。3、若干意见的出台是对赣南苏区特殊困难的体察入微。赣南苏区的特殊困难突出表现在:(1)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在拉大。现在赣南苏区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至四成。赣州国土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0.41%、0.

6、68%,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仅占全国的0.28、0.15,全市财政支出中三分之二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2)是全国比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比其他一些贫困地区还要贫穷。目前,赣州18个县(市、区)仍有国定贫困县8个,省定贫困村1119个;10个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11个罗霄山脉集中连片扶贫县。4、若干意见的出台是中央对赣南苏区特别的关心关怀。若干意见得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的关心和支持。去年底以来,多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就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问题作出了13次重要批示。其他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也作了重要批示。一些中央老同志心系赣南,情倾老区、鼎力玉成。体现了中

7、央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作为新一代苏区儿女要永远记在心上,赣南人民应该永记党恩、永铭党情,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二)若干意见出台的主要过程。若干意见的出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酝酿阶段: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从2010年11月19日,市委文清书记在向省委苏荣书记汇报工作时提出,恳请省委、省政府尽快启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县发展振兴规划工作,到2011年11月上旬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若干意见的酝酿阶段。启动阶段: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2月。文清书记亲自部署正式启动了对赣州市情的全面调查,开展了贫困状况、产业发展、基础设

8、施、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66个专题调研,形成了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到2012年2月中旬文清书记主持召开了四届市委第十四次常委会,组建驻京工作组等机构,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工作。出台阶段:从2012年2月到2012年6月。2012年2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带领调研组到赣州调研,4月10日-1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率领国家42个部委149名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我市实地调研。5月中下旬,国家发改委代国务院起草形成若干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并发函至53个国家部委征求意见,6月14日正式呈报国务院,2012年6月28日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回顾若干意见出台的过程,可以感受到

9、若干意见来之不易,过程艰辛。苏区振兴发展,整个过程体现了艰难、艰辛、艰苦。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是一件通天大事。说它是通天大事,一是人民的事情大于天;二是顶层设计,它是国家战略;三是只有国家最高层领导审批后,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赣南仅仅是一个设区市,要做好这通天大事,难度可想而知。若干意见涉及几十个部委,他们都参与了调研,都必须签署意见。所以,若干意见从起草报告,到专题报告、调研报告、意见初稿、征求意见、修改定稿,到上会研究,再到最后批准,真是过五关斩六将,千锤百炼。所以为了争取说服部委这些同志,争取多给一些政策,多给一些好的政策,市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领导和部门及县(市、区)的同志,反复上门汇

10、报、沟通、陈请,与国家部委开展了数十次高密度、大范围的对接,特别是当一些影响重大的政策被卡住时候,心中的那份焦虑、急躁,简直无法言状。“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这其中的艰辛,才能切身体会到这份政策的沉甸。在北京汇报和对接过程中,有的国家部委的领导不在,我们的同志就在部委门口蹲守;有时国家部委领导忙于事务,我们的干部就在其办公室坚守,直到见到部委司局领导乃至处长为止,从不轻言放弃,确实是非常艰苦、艰难、艰辛。国家部委领导认为不可能办成的事项,我们的干部能坚持不懈地解释汇报,全力争取。在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列财政专项和对口支援等重大政策争取中,文清书记以其过人的胆识、智慧和毅力

11、,千方百计,百计千方,终于使几个关键部门形成共识,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与支持。若干意见能顺利出台,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部门的同志、县市的同志,包括赣州的一些老同志,都为这个若干意见出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回顾若干意见出台的过程,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工作,有4项工作值得一提。一是文清书记为若干意见出台做出的杰出贡献得到省委的高度肯定。省委主要领导指出:没有文清书记对市情的准确分析,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和勇于担当的优秀品德,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若干意见。二是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在北京举行,引起中央高层和媒体关注。 “ 80周年座谈会”和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为苏区振兴发展定了基调,

12、国家各部委正是根据这个批示正式拉开了若干意见制定工作的序幕。三是国家发改委牵头抓总作用不可或缺。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国家发改委对苏区老区人民这种情感,没有这种关怀,若干意见肯定不可能这么快顺利出台。回顾若干意见出台的过程,它是多方努力共同推进的结果。一是中央高度重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中央和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及有关省市积极响应中央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的号召,大力支持赣南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大批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赣南苏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为赣南苏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

13、启动后,在较短时间里,吴邦国、温家宝、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13次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高度重视。二是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省委书记苏荣同志曾13次亲临赣州考察调研,并多次强调“没有赣州的小康,就没有江西的小康;没有赣州的现代化,就没有江西的现代化”。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同志到江西工作不到1年的时间,就先后5次到赣州考察。在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苏荣书记、心社省长数次赴京或致信,专门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高位推动。特别是在若干意见征求部委意见过程中,苏荣书记、心社省长连省党代表会议预备会都没有参加,专赴北京统筹调度、奔波操劳。许多省领导和

14、省直部门的同志积极帮助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对若干意见的出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国家部委倾情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倾力支持,主任张平同志、副主任杜鹰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以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把帮助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作为开年的一件大事来办;并牵头会同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协同研究制定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意见。同时,各部委领导和有关司局长均表示尽全力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今年4月1O日至16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由国家发改委杜鹰同志任组长,牵头组织42个部委149名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我市实地调研,带着感情倾力支持。通过实地调研,国

15、家部委进一步了解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实情,看到中央苏区人民群众虽然生活困难,但仍然记着共产党好,部委的同志深受感动,纷纷慷慨捐助,有的人把身上带的钱都捐光了,甚至打电话叫家里汇钱过来。四是市委卓有成效地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新一届市委敏锐地把握住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的新机遇和新趋势,并把它与赣南苏区这一最大政治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全力推动赣南苏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同志,带领市委一班人,不畏艰难、呕心沥血,几乎调动和利用了自己在北京积累的、所有的人脉资源和关系,全力推进若干意见的出台。体现了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鲜明的执政风格: 第一,体现了造福于民、实事求是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文清书记在赣南苏区发展振兴这一事业中,秉承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高度统一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充分地肯定在历届市委的领导下,赣南苏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由于种种原因,赣南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文清书记就此亲自点题,组织撰写赣南苏区经济社会情况调查报告,这为争取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奠定了现实的基础。第二,体现无私无畏、勇于担当的气魄。一个人的气魄源于心底无私。俗话说,无私才能无畏。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促成赣南苏区振兴上升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