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183613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宁波市城市管理局二八年二月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1章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1第2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32.1现状及差距32.1.1宁波市概况32.1.2城市管理取得的成绩42.1.3城市管理存在的难题62.2“数字城管”发展趋势72.2.1宁波市“数字城管”进展情况82.3宁波市信息化建设概况82.4宁波市电子政务“十一五”建设规划10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02.5.1实施“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发展趋势的需要112.5

2、.2实施“数字城管”是城市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112.5.3实施“数字城管”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的催化剂11第3章项目需求分析123.1业务需求123.1.1实施范围分析123.1.2管理模式需求分析123.1.3组织机构需求分析133.1.4信息采集员需求分析143.1.5工作流程需求分析143.2功能需求143.2.1电子地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143.2.2基础数据普查需求分析153.2.3配套设施建设需求分析153.2.4机房现状分析153.2.5网络现状分析153.2.6呼叫中心现状分析163.2.7视频监控现状分析163.2.8移动终端的需求分析163.2.9车载终端的需求

3、分析173.2.10系统处理能力需求分析173.2.11建设内容及资源整合需求分析193.3非功能性需求193.3.1数据要求的需求193.3.2编码标准化需求203.3.3系统性能需求203.3.4系统安全需求213.3.5应用安全需求223.4“数字城管”涉及单位信息化建设情况223.5江东区”数字城管”建设情况23第4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254.1项目建设目标254.2项目建设原则254.3项目建设模式264.3.1市本级和中心城区建设模式264.3.2慈溪、余姚等县(市)建设模式284.4系统框架284.4.1网络与计算服务层294.4.2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层294.4.3基础信息层29

4、4.4.4应用信息层294.4.5应用服务层294.4.6BPM平台层304.4.7业务逻辑层304.4.8应用系统层304.5项目建设内容304.6接口规范设计324.6.1系统内部接口规范324.6.2系统外部接口规范354.7关键技术354.7.1计算机网络技术354.7.2无线通信技术354.7.3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354.7.4空间信息技术354.7.5数据库技术364.7.6智能客户端技术374.7.7协同处理技术374.7.8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37第5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385.1组织机构建设385.1.1职能科室385.1.2业务角色规划395.1.3信息采集员队伍405.1.4

5、人员培训405.2管理流程建设415.3办公场地建设435.3.1设计依据445.3.2工程内容445.4基础资源库建设455.4.1单元网格划分455.4.2事件、部件分类与编码485.4.3数据质量检查与入库545.5硬件设施平台建设675.5.1系统硬件架构675.5.2网络与通信系统685.5.3主机存储与备份系统695.5.4数据中心机房建设715.5.5呼叫中心系统715.5.6大屏显示系统755.5.7视频监控系统795.5.8安全系统815.5.9系统软件平台配置865.6应用系统建设875.6.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885.6.2监督受理子系统895.6.3市区两级协同工作子系

6、统895.6.4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905.6.5市区两级综合评价子系统915.6.6应用维护子系统915.6.7地理编码子系统925.6.8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925.6.9GPS定位监控子系统935.6.10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935.6.11视频监控与共享子系统945.6.12城市绿地遥感识别子系统945.6.13数据共享与交换子系统945.7标准规范建设955.7.1标准规范建设框架955.7.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965.8考核机制建设985.8.1指导思想985.8.2组织领导985.8.3评价对象995.8.4评价周期995.8.5评价实施与保障995.9与江东区”数字城管”系统的互

7、联99第6章项目实施进度1016.1建设工期1016.2实施进度安排101第7章项目投资估算1037.1项目资金计划1037.1.1一次性建设费用估算1037.1.2年运营成本估算1047.2资金来源104第8章项目社会评价1058.1社会效益1058.2经济效益106第9章项目经济评价107第10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810.1.1政策环境可行性10810.1.2效益可行性10810.1.3技术可行性10810.1.4财务可行性109第11章项目风险分析11011.1风险因素识别11011.2风险管理机制110第12章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特点111第13章研究结论与建议112宁波市

8、城市管理局 - 114 -第1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简称“数字城管”。1.2 项目建设单位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项目可行性研究适应的相关法律与法规:u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2007年)u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213-2005)u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u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

9、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 215-2005)u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CJJ/T106-2005)u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条文说明(2005修订版)u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u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年1月18日)u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2.5u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u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u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u 计算机软

10、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u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2006年7月印发。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u 宁波市城市管理现状及建设背景;u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u 项目需求分析;u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u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u 项目实施进度;u 项目投资估算;u 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u 项目可行性分析u 项目风险分析。第2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1 现状及差距2.1.1 宁波市概况图 21 宁波市行政区划图宁波简称“甬”,地处

11、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的东海之滨。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湾相望,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与台州相连。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市中心市区面积2634平方公里,城区面积925.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5.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8.00万人,暂住人口112.00万人。全市辖象山、宁海二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宁波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较大的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保持全国前列。宁波经济

12、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64.5亿元,年均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1.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7.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4%和23.2%;宁波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3.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06.8万标箱。2.1.2 城市管理取得的成绩宁波市城市管理局是市政府主管城市管理(含市政、园林绿化、内河、市容环卫、城市公共客运、城市供节水、城市供气、供热)的职能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城市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同时挂“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牌子,下设直属大队。各区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同时挂城市管

13、理行政执法支队区大队牌子。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行区人民政府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双重领导。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在城市管理上建立起了建管分开、直接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积极实施“六大联动”和建设“平安宁波”,扎实有效地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推出行政执法新举措,大力发展公用事业,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显著改善1、市政行业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加大市政设施管理力度,养护水平有明显提高,设施综合完好率达到88%以上。加快市政设施改造,全面开展中心城区人行道和小街小巷改造;加强照明管理,成立市公共照明管理办公室;加强桥梁管理。2、园林绿化工作持续发展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完成绿岛公园、桂花园改造工程,实施公厕垂直绿化试点,开展住宅小区绿化升级,为城区绿化环境增添新的亮点。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加大园林绿化养护力度,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开展群众性园林绿化活动。3、市容环卫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加大环卫行业管理力度,中心城区和县(市)70%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签约率达到90%以上。4、内河管理进一步规范加强内河科学管理,开展城区内河全面调查,启动宁波市城区内河水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