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181538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0张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一、导入新课,“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的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13、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二、写作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

2、策划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它体现了闻一多的爱国决心和献身精神。,三、作者简介,闻一多(闻家骅,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毕业于清华大

3、学,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发“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为死难者书写挽词,并撰写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真相。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代表作有红烛和死水,作品都收在闻一多全集里。,1.生字注音 晓得(xio) 卑劣(bi) 无耻(ch) 毒手(d) 污蔑(mi) 屠杀(t) 悲愤(fn) 锤击(chu) 恐怖(b) 势力(sh) 卑鄙(b) 赋予(f ) 召开zhoki 蛮横mn hn

4、g 挑拨离间tio b l jin 光明正大(zhng),四、检查预习,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几天,大家xio d( ),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bi li( )最w ch( )的事情! (2)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 d shu( )?,晓得,卑劣,无耻,毒手,(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 w mi( )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4)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t sh( ) (5)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bi fn( )痛恨。,诬蔑,屠杀,悲愤,(6)( ( )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kng b( ),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5、 (7)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sh l( )不被人民hu mi( )的! (8)反动派tio b l jin( ), bi b( )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捶击,恐怖,势力,毁灭,挑拨离间,卑鄙,(9)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 mn hng( )下去的! (10)历史f y( )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11)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 gung mng zhng d( )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蛮横,赋予,光明正大,卑劣:卑鄙恶劣。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污蔑

6、: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言行正派。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3.解释词语,五、问题探究,1、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义? 表明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最后的一次讲演,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2、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这种情绪的传达是通过感叹句的运用。用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不可遏的血泪控诉,是对李先生殉难的悲痛和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灵的怒吼。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表达效果强烈。,3、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

7、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杀,只会偷偷摸摸的暗杀。 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4、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5、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6、演讲者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你们”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我们” 指的是演讲者和广大人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

8、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7、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第5段的“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光明”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黑暗”指当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社会。 8、文章第7段演讲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你体会到了吗? 体会到了。闻一多在讲到“一二.一”运动的时候明显有一种骄傲的情感在里面,所以说是“昆明的光荣”。,9、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

9、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10、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11、 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13、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共和

10、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13每个部分运用了哪些褒贬分明的词语?运用哪些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讲演者感情的浪涛又是怎样向前推进的? 明确:这篇讲演单刀直入,一开口就点出要说的中心事件李公朴先生惨遭暗杀的事件。词的分量用得极重:“最卑劣最无耻”“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一个反问,激起听众共鸣。接着大声呵斥,挥戈直指国民党反动派。“光明正大”与“偷偷摸摸”一褒一贬形成鲜明对照,揭露反动派是道道地地的黑暗动物。闻先生情绪激动,不可抑制,因此讲演的第2段突然改换人称,厉声怒喝:“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运用感叹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11、表达对特务的憎恨。“又还”的句子,揭露了贼喊捉贼,嫁祸于人的无耻行径。“无耻”“光荣”,贬得痛快,褒得正确,长人民志气,灭敌人威风。 两个“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讴歌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两代爱国者,讴歌昆明的无限光荣。,第二部分讲演者从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进入到剖析他们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怎么想法”“什么状态”“怎样长的”,不仅揭露深刻,而且启发听众展开想象,认识这班丑类的蛇蝎心肠。“慌”“害怕”“恐怖”,一步一步揭穿敌人的阴暗心理,“完了,快完了”,把他们必然灭亡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部分阐述了李公朴殉难的意义,用斩钉截铁的语句说明人民必胜,真理永存。充满激越的感情,充满胜利的信念,第

12、三部分着重阐述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集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三个部分贯串了强烈的爱憎,讨伐敌人,似钢刀利剑直指敌人心窝;伸张正义,如催征的战鼓,进军的号角,激励革命者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感情的浪涛在褒贬扬抑中向前推进,由悲痛而愤怒而充满必胜信心。表达时运用了短促有力的句式,时而感叹,时而责问,时而反诘,形成了一泻千里的气势,极其畅达地表达了极其愤慨的感情,对比、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加强了表达的气势。,六、分析语言,1、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 今

13、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 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3)你们完了,快完了! 感叹句 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反问句 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反问句 改为陈述句后,

14、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4、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A设问句,B反问句。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七、写作特色,1、对比手法的应用: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 2、心理的描述:通过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举止的真实意图。 3、举例论证: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把戏不攻自破,加强说服力。,八、文章主旨,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九、 阅读感悟,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在斗争的严峻关头,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大义凛然,以豪迈的气概跟反动派展开面对面的斗争,这种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不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