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181415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说课人:夏星,一、说意图,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的视野”,幼儿园数学教育不是为纯粹的教育而教 育,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床,常有孩子把鞋子、袜子拿 错、穿反。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鞋子、袜子、鞋垫为活动材料的找朋友数学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 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的目的。,活动的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2、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体目标是:,(1)、初步形成“双”的概念,知道一双有两只。 (2)、能按鞋子、袜子、鞋垫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体验与教师、同伴游戏的快乐;初步感受改编儿歌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三、说活动准备,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活动准备是服务于活动目标,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 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

3、经验准备。 在幼儿操作的材料上,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鞋子、袜子和鞋垫。这些物品让小班孩子具有亲切感,愿意去动手操作,有信心配合老师共同探索。因此,我为幼儿准 备了鞋子、袜子、鞋垫各人手一份、鞋架一个、夹子若干、玩具小熊一只。玩具小熊的用意是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 自然而然的转换活动场所,衔接下一个活动环节。知识准备是已学的儿歌袜子歌,四、说教学方法、重点,(一)这是一次数学配对活动,其中有机整合了语言领域的儿歌改编活动,但教学仍以配对游戏教育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幼儿认识、形成 “双”的概念和正确为鞋子、袜子、鞋垫正确配对这一环节上。 由于数

4、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幼儿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选择了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欲。在“找朋友”里面,以幼儿为主体,我通过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 由展现的空间。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

5、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让幼儿为鞋子、袜子、鞋垫配对,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形成“双”的概念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以出示袜子,引导幼儿观察为引入,初步感知“双”有两只。 1、谁来了?有几只啊,我们来数一数。 2、复习儿歌袜子歌,引导幼儿讨论、 讨论:它们是好朋友吗?哪里一样? 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袜子也叫一双袜子,它们是好朋友。 一开始就由孩子所熟悉的袜子引入,并将袜子儿童化,当作孩子们的好朋友,引起他们的兴趣,愿意去感知、去理

6、解、并积极的响应老师的提问和主动与同伴交 流、讨论。而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引导幼儿复习儿歌,一是巩固已有 的学习经验,二是为以下的引导幼儿初步接触儿歌改编这一环节做铺垫。,(一)导 入:,(二) 过 程:,出示鞋子,引导幼儿观察,再次感知“双”的概念 1、这是谁呀?有几只鞋子?两只也可以说成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鞋子也叫一双鞋子,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将袜子歌改编为鞋子歌 这一环节设计与第一环节的引导一样,通过师生共同再次感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

7、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 颜色的认识。但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难度,引导幼儿找出二者间的共同点:同样是一双两只,将袜子歌改编为鞋子歌,将数学和语言进行初次的整 合。尝试的挖掘孩子身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请配班老师扮小熊设置情景,让幼儿帮忙收拾鞋子、袜子,引导幼儿初步配对, 师 巡回指导。,提出规则:,(1)两个好朋友要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 (2)将配成对的鞋子(袜子)放到鞋架(夹在绳子上),排放整齐。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帮小熊整理房间”的情景,一是设计这样的情节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带领幼儿变换活动场地,由教室外到室内,而不 会造成

8、幼儿散乱和失去活动兴趣。二是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 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 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四)以小熊口吻感谢幼儿,并邀请小熊和幼儿一起参观鞋垫墙,引导幼儿为鞋垫配对。 1、(以小熊的语气)这又是什么呀?它有好朋友吗?它们会一样吗? 小结:鞋垫也有好朋友。它们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也叫一双。 2、引导幼儿将鞋子歌改编为鞋垫歌 为了让活动更完整、更有趣,我设计了“邀请小熊一起为鞋垫配对”的游戏,再一次顺利的带领幼儿转换教学地点,由室内到室外,而依然能保持小班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