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516249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98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照片)gxj(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朝皇帝世系附帝王像唐朝(公元 618 年907 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 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 7 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 690 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 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 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 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 位皇帝(含武则天),共 289 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

2、内),统治唐朝 29O 年。唐高祖李渊(566 年出生於长安,635 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618年626 年 李渊的父亲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615 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17 年 7 月,李渊正式开始起兵反隋。名义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炀帝。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

3、17年 11 月)就占领了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618 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後,李渊命令杨侑将帝位传给他,建立唐朝。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後李渊开始著手消灭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帮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後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最後一个梁师都是在628 年被平定的,这时他已经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了。同时他又利用厥和西突厥之间的分裂稳固北部的边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够夺取中原的主要条件。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地分配给农民。对绢税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

4、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修订了唐律。李渊对中国的管理和政策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由於李渊对他的继承人的问题一再反覆,这导致了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玄武门之变後李渊受软禁,被迫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李渊死後谥号太武皇帝,葬在献陵。 年号:武德 618 年626 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627 年649 年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 年649 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年号:

5、贞观 627 年649 年唐太宗生於开皇十八年(公元 599 年)在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 615 年娶妻长孙氏,(登基後称长孙皇后)。公元617 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此後,李世民经常出征, 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宋金刚、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後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此後,李世民与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间互相倾轧,分为两

6、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李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绩、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 626 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政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和侄子,强迫高祖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630 年,击败厥,被尊为天可汗。641 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

7、赞干布。公元 649 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 649 年 5 月病死於长安含风殿。葬於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 50 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唐太宗善於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徵直谏 200 多次直陈他的过失。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650年683 年 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高宗即位,贬房遗爱(房玄龄子)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房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太宗之女,房遗爱之妻)等均赐

8、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朝鲜半岛高句丽和百济攻新罗,应新罗之请,高宗曾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并派兵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破百济。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显庆二年(657 ),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

9、逐渐掌握朝政。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后,葬于乾陵。李治在位年号永徽 650 年655 年显庆 656 年661 年龙朔 661 年663 年麟德 664 年665 年乾封 666 年668 年总章 668 年670 年咸亨 670 年674 年上元 674 年676 年仪凤 676 年679 年调露 679 年680 年永隆 680 年681 年开耀 681 年682 年永淳 682 年683 年弘道 683 年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严母悍妻并蛮童唐中宗李显(李哲) 唐中宗李显(656 年710 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

10、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 年 1 月 23 日684 年 2 月 27 日、705 年 710 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 710 年猝死,终年55 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 15里的凤凰山)。年号:嗣圣 684 年。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唐睿宗李旦,又名旭轮唐睿宗李旦(662 年716 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 684 年-690 年和 710 年-712 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684 年,武则天废中宗帝位,立其为帝,改元文明。不过由于是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

11、690 年,武则天自己登皇帝位,于是废除睿宗。705 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 年,中宗被毒杀。于是睿宗再次即位。与其子李隆基(后任皇帝唐玄宗)一起铲除了杀害唐中宗的势力。712 年,让位于唐玄宗,自称太上皇,716 年病逝,享年 55 岁。其并无特别的治国才能,晚年也受其子李隆基的左右。年号:文明 684 年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 684 年705 年 武则天(624 年-705 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 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

12、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姑。但宫中权斗使她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昭仪,655 年立为皇后。号“ 天后”,参与朝政,时与高宗并称“二圣 ”。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690 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武氏执政其间由于宠信酷吏,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供养男妃嫔,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但也是她开创了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武氏晚年希望儿子李显改武姓可以继位,但李显的软弱使她放心不下。直到后期武氏病重,朝臣推举李显继位,并复辟唐朝,武周亡。705 年去世时发遗诏:“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

13、皇后。”在位年号:光宅 684 年垂拱 685 年688 年永昌 689 年载初 690 年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 684 年,) 705 年710 年年号:神龙 705 年707 年 景龙 707 年 710 年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 684 年,) 710 年712 年 年号:景云 710 年711 年 太极 712 年 延和 712 年唐殇帝李重茂唐殇帝李重茂李重茂(695 年?),前身为温王。710 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 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李重茂即位后 1 个月,

14、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李重茂(694714 年),唐中宗第四子,母亲不详,非韦后所生。圣历三年(700 年)被封为北海王,神龙初年(705年)受封温王,且任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都督。710 年 5 月中宗猝死,韦后立时年仅 16 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 唐隆”,由韦太后临朝称制。李重茂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当政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为首的政治女性。李重茂号“少帝”或者“ 殇帝”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盛世开元国大有唐玄宗李隆基 712年756 年 李隆基(685

15、 年762 年),唐朝皇帝(712 年756 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後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即位前李隆基曾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开元之治延和元年(712 年),受禅即位,改元为开元;开元初年,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革除弊害,鼓励生产,经济发展,史称开元之治。杨贵妃与安史之乱晚期因骄奢淫逸,终日只顾与杨贵妃玩乐。杨贵妃原为他的儿子寿王的妃子,但玄宗竟不顾礼教,把她纳为自己的妃子。他又倚信奸宦如李林甫、高力士和安禄山,任由他们把持朝政,引发安史之乱後出逃,从此唐朝由鼎盛时期转入衰弱时期。文学作品上的李隆基是感情很专一的皇帝,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过长恨歌和长恨歌传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位年号先天 712 年713 年开元 713 年741 年天宝 742 年756 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 幽燕骤雨祸九州唐肃宗李亨 756年762 年唐肃宗李亨(711 年-762 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 年 762 年在位),玄宗天宝十五年(756 年)六月镇守潼关之大将哥舒瀚受杨国忠逼迫出兵讨叛,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携太子、宠妃仓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