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160011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20.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业务管理核心制度汇编(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务核心制度(1)目 录第一部分 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 4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4三、分级护理制度 6(一)特级护理 6 (二)一级护理 6 (三)二级护理 7(四)三级护理 7四、查对制度 8 (一)临床查对制度 8 (二) 药房查对制度 8(三)输血查对制度 9 (四) 医技检查查对制度 9五、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0六、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2七、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12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3九、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 14十、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14十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20十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23十三、医疗会诊管理制度 25十四、术前讨论制度 27十五、手术分

2、级管理制度 27业务核心制度(2)目 录十六、手术安全核查 30十七、新技术准入制度 32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3第二部分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一、查对制度 35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 41 三、执行医嘱制度 42 四、分级护理制度 43 五、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49 六、抢救制度 52 七、消毒隔离制度 54八、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55 第三部分 护理风险管理一、发生猝死的防范与处理 59 二、药物过敏性休克的防范与处理 60 三、输液反应的防范与处理 61 四、输血反应的防范与处理 64 五、用药错误的防范与处理 67 六、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与处理 68 七、导管脱落的防范与处理 7

3、0 八、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72 九、坠床、跌倒的防范与处理 77 十、烫伤的防范与处理 81 业务核心制度(3)目 录十一、误吸的防范与处理 82 十二、患者走失的防范与处理 84 十三、患者自杀的防范与处理 84 十四、停水停电的防范与处理 85 十五、失窃的防范与处理 86 十六、火灾的防范与处理 86 第四部分 药事管理核心制度一、药事会议制度 88 二、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90 三、药房药品管理制度 92 四、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94 五、药品效期管理制度 95 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检测与报告制度 96 七、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96 八、药品报损、销毁制度 97 九、药品储存、养

4、护制度 98 十、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滞销药品管理制度 100 十一、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 102 十二、中药饮片采购、验收、养护、储存管理制度 108 十三、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111 十四、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调剂制度及操作规程 112 十五、中药房、中药库房管理制度 119 十六、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121 十七、煎药室工作制度 122 第一部分 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

5、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

6、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医院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相关人员参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三)对急危重患者,入院即请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检查患者。(四)对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一般在24小时内体现出来,72小时内应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7、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六)查房内容: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3.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三、分级护理制度(一)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