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5159776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信访工作难点问题的思考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经济利益分配多元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导向呈现出新变化,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是一个地方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一、当前群众来信来访的现状及主要特点(一)信访总量多。从群众来信来访情况看,2010年以来群众镇以上来信来访总量比2009年同比上升30%,总量高位徘徊的态势没有得到改变。(二)反映问题较为集中。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改制、人身伤害、城镇建设征地

2、、边界纠纷、涉法涉诉、社会救助、矿群纠纷、企业污染、邻里纠纷以及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等热点难点问题。(三)越级访居高不下。部分群众认为把事态扩大、用上级来压下级更为有效,加上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因而往往越过基层,直接到县、市赴省上访,甚至出现到京非正常上访。2010年以来,到镇以上访35余人次,越级接访压力较大。(四)组织化倾向明显。在涉及矿群纠纷、边界纠纷、城镇建设征地、企业污染等问题中,由于牵涉面大,极易导致群众集体上访。2010年群众到镇集体访5起35人次。(五)涉法涉诉类信访问题逐年增加。2010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出重点不稳定因素29起,其中涉法涉诉类占到2起,协调难度大。如化处村袁家寨组

3、庞永珍对县交警队处理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问题。(六)重信重访、无理上访时有发生。一些群众为了个人利益,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不透,断章取义,抓住政策或法律法规中的谋一句,来证实自己的诉求,虽然经有关部门协调处理过,有的甚至已经结案,但是仍然经常重信重访,甚至无理上访,置法律尊严于不顾,信访不信法的现象较多。(七)稳控工作难度大。一些难以处理的信访问题,在政治敏感时期必须对重点对象实施稳控措施,但是一些信访人在夜间出门到各级上访,或采取家人或者亲戚代替上访的方法赴省上京上访。二、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造成群众上访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

4、内因,也有外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维定式。三是信“访”不信“法”。受当前司法大环境影响,许多群众认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费时费力,即使是典型的涉法涉诉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二)相关部门对无理上访、缠信缠访查处不力。因多数信访件都是经过处理解决过的,但由于群众对有关部门按政策法律法规解决的结果,距自己诉求期望值有一定差距,故重信重访,甚至对无理上访、缠信缠访,相

5、关部门只能劝访接访,害怕上级追究责任,对无理上访、缠信缠访查处不力,导致一些群众无休无止无理上访、缠信缠访。(三)国家诸多惠农政策享受标准理论化程度深,统计理论问题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差距。基层实际操作难度大,群众了解混淆,导致群众认为别得到的,自己也应该得到,从而导致上访不断增多。(四)少数单位认识不到位。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重视不够,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未及时报送信息,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二是工作环节上缺位。在抓信访工作上,有些单位只停留在简单的布置上,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去抓落实,

6、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总想一拖了之,在宣传教育、办事程序、联系沟通等多个环节上缺位。一旦群众上访,又认为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自己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三是责任主体意识淡薄。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与分管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平时看不到。三、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主要途径(一)建立分工协作体系。搞好分工协作是信访工作的前提保证。要做到信访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一要落实党政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全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既要抓好分管范围的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范围的信访工作。按照“一岗双责”

7、要求,做到亲自部署信访工作、亲自阅批群众来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包案解决老大难案件、亲自调查研究、亲自督促检查。二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坚持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老信访户、缠访户和重要信访件坚持实行“五定”(即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理要求、定办结期限),及时做好息访工作,从而消除信访积案,有效减少越级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数。(二)完善排查调处体系。排查调处是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在工作中,要实施关口前移、超前防范。本着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抓实、抓细、抓到底,使大量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一要建立健全信访案件排查调处工作制度。规范信访案件的排查、报送、提报

8、、交办、督办、调处、纪要等制度,为信访案件排查调处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要建立高效灵敏的全方位排查网络。在全镇村(居委会)以上单位落实信访隐患排查人员,形成一支庞大的信访排查队伍,实现信访隐患的无缝排查。二要建立起滚动排查工作机制。坚持每月一次排查制度,做到信访隐患底数清、责任明。三要建立潜在不安定因素的台帐管理制度。运用台帐对不安定因素进行动态管理,注重登记、化解、消号三个环节,使更多信访案件得到超前化解和处理。(三)建立监督约束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措施。一要建立完善的信访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及信访部门工作人员的目标管理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与评比先进、

9、提拔使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实行量化动态管理。同时,对信访问题突出的实行单位重点调度管理,限期整改。二要建立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原因引发的重大信访问题,视情节轻重对领导班子给予通报批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党委、政府做出检查,实行诫免谈话,对负有主要和重要责任的领导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三要建立信访听证会制度。对于上访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听证会制度,这样既可突出以当事人为主体,以面对面的形式,为信访群众和责任部门双方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解决问题,又可变信访部门唱独角戏为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大信访的格局。(四)

10、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从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来看,很多上访事件是由于群众对有关责任单位和领导不信任。因此,基层部门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要坚持政务公开。工作中要增加透明度,采取民主管理模式,多让群众参与管理,参与监督,取得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要坚持科学决策。在出台政策或采取措施时,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建立政策评估体系,实现政策与群众利益动态调节,防止出现因部门决策失误而使群众利益遭受损失的群众上访。三要坚持自警自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为民意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随意性。严禁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拖拉等

11、现象的发生,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妥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五)规范群众信访行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规范群众信访行为,引导群众按程序依法信访。一要宣教结合。要认真宣传国家信访条例及省市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二要虚实结合。既要做好思想工作,又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仔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按受合理解决办法。三要疏堵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妨碍公共交通、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报请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