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5159699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少年强则强,少年智则国智”。爱国主义是永远伫立的话题,尤其是现在信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与道德非常重要。目前社会人才向大学生团队为主体趋变。大学生的素质与思想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政治家说: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好坏决定着国家的衰亡。好的正确的民族精神使国家更兴旺发达,走上永不灭亡的道路。为了进一步激发在校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行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关键字:大学生 爱国主义 教育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爱国的情况,及今后对大学生教育的方向。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 调查题目

2、1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过外国的节日,你有何感想?A. 赞成 B. 不大同意 C. 反对2你对日本首相小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有何感想?A 觉得国家不应该介入B. 愤慨至极C. 国家应该加强干预 D. 没有感觉3你认为怎样的爱国方式属于理性?A. 参加合法示威游行活动 B. 向周围的人宣传爱国主义 C. 努力学习和工作,报效祖国 D. 仇视反对中国的国家和组织4 就目前大学生中盛行的在宿舍悬挂国旗以及不少人喜欢把国歌设为铃声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A. 很好,是爱国情感的表达 B. 出发点很好,但实际意义不大 C. 应该多做有实际意义的事 5 假如你有机会、有条件移居发达国家,你会如何选择? A.

3、 暂时移居国外,以后再回来 B 留在国内 C. 一旦出去,就不再回来D .在哪里都一样 6 政治面貌A 团员 B 入党积极分子 C 党员7 你认为当今中国有哪个方面比较存在却显不足?A 教育体制 B 医疗 C 法律D 其他8 对共产党政策的评价A 好 B 一般 C 差9 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对于爱国主义的态度?A 有一颗爱国之心B 因为是中国人,所以爱国C 不以为然10 你是否经常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和党的思想路线?A 很关心,主动了解B 一般,听别人说说C 不关心,不去了解本次调查于2012年11月1日11月18日进行。调查选取我校的在校大学,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男女比例:男生占60%,女生占

4、40%。各题的结果如下:选项题目ABCD 110%90% 255%45% 35%5%90% 415%20%45% 515%85% 680%15%5% 750%50% 865%35% 970%30% 1025%70%5%调查总结:1分析大学生对待国外问题: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有积极的爱国热情,对国家的命运十分的关注。“国兴则民兴,国亡则民亡的爱国主义思想已经深深扎进了他们的心中,有90%的大学生都认为我们该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良好的素质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汗水。对日本的首相小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有55%的市民表示愤恨至极,45%的市民认为国家应该加强国防干预,这表明中华民族有积极的爱国

5、主义思想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优秀精神。当问到“假如你有机会、有条件移居发达国家,你会如何选择?”时,80%的大学生选择留在国内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他们已经明确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而且所有的大学生都希望在学有所成之后尽己之力践爱国之行。爱国不分先后,不分大小,学生们有的留学海外后,学有所成再报效祖国,有的学生留在国内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2分析大学生对待国内问题:对于“爱国”实际上有深层和浅层的理解。当问到“就目前大学生中盛行的在宿舍悬挂国旗以及不少人喜欢把国歌设为铃声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时70%的大学生认为实际意义不大,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大部分的

6、学生会理性看待爱国主义而不是盲目的追求爱国主义的表层含义。当问到“怎样的爱国方式属于理性?”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选择了“努力学习和工作,报效祖国”,而没有人选择“仇视反对中国的国家和组织”,这可以说明大学生的内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但是当问到“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对于爱国主义的态度?”时,所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爱国的,同时,大部分调查对象同意爱国主义思想很重要,我们得出结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存在“祖国”这一概念的。但对于概念来讲,很多人都懂,可是30%大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在说到自己爱国的表现时,往往都会说支持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受别国欺压、无理

7、干涉等表面问题。很显然,少数的大学生对于“爱国”仍然没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只是一种作为国人的意识同时掺杂着个人情感的表述而已。大学生看待中国共产党执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代的大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历史也证明了共产主义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100%的学生认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预备队。因此爱国主义在大学生上的体现更加是重中之重。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历来都将爱国主义作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奋斗的旗帜,作为一名中

8、国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爱国主义的体现,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就应该心系祖国关注祖国的未来前途。在问到“你认为当今中国有哪个方面比较存在却显不足?”时人人都发表了不同见解,他们都认识到中国的当今形势不足,国内还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50%的大学生认为教育制度方面存在缺陷,50%的学生认为医疗方面存在问题。中国的确有不足之处,如今的教育与以往相比有严重的缺陷,在医疗方面存在很多多余的花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也学会安于享乐,丢掉忧患意识他们虽然还有一颗爱国的心,但对国家的动态少了解。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近70%的人不懂国家当前有何动作,只有靠旁听得以了解。只有约

9、25%的人去了解国家的动态,这表明大学生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灿烂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每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中国人应主动了解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更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代的变迁、观念的变化使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性,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探索新的应对方案。而对策的探讨则应围绕对大学生的爱国理念的培养进行。当今和谐环境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牢

10、固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特殊指导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的应该是教育的科学化(知识化)和养育性,关键的应该是教育的有用和有趣。有用和有趣应当成为贯穿如今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条红线。“有用”即教育的内容和效果的有用,即在教育中走出“蜻蜓点水”似形式和肤浅的桎梏,要从深处使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在教育中得到升华。“有趣”即教育中要提起大学生的乐趣,唤起他们的激情,从而催生他们的斗志,实现伟大的报国志向。对本次的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几建议:1 教育应该科学化以培育学生理性开放的爱国观为目标来审视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缺少科学化的教育。高校

11、应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对爱国主义认识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大学教育要加强理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内容,必须根据不同大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和价值观差异,选择不同教育模式,这样大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材施教,不变的原则。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同样也需要层次教育。这样的效果,比盲目的泛泛教育远远要好。现在,挖掘大学生的意识,并分层次有一个前提需要好好把握好,如何使隐形的分层中,让个层次不同的大学生都受到科学化的教育。高校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规划,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

12、爱国主义思想。2 教育应该具有养育性教育,不是一时匆匆留下的痕迹。教育是一段慢慢积淀升华的过程,好比一个大学的校园氛围,那不是马上学习借鉴所能达到的预想到的结果,它是多年来教师领导和学生一起渐渐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一名大学生,从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一路走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他们这个年代的共性,但也有特性。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是渐渐渗透的过程。从养育性上讲,要从小学教育抓起。然而,大学教育面对现在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仍不容忽视。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将爱国主义渗透到学校课程和社会各个层面的隐性教育中,避免直接灌输并强迫学生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应侧重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激发大学

13、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渗透方法来改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真正认真思考人生理想、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未来,以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立志报效祖国的决心,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 教育中要形成与学生良性互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不能完全依赖于大学教师的课堂教育。教育,大学老师要不探讨,学生之间定期的自发的探讨爱国主义学习(如对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进行展开活动),再把学生自身的探讨反馈到老师那去,从而,为教育的开展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在今后的教育中,要形成一种大学生之间爱国主义探讨的氛围。学校,老师要适当给予大学生

14、发挥的平台,并形成一种机制。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贯彻下去。这样的学生之间的探讨,同样解决了对不同大学生层次化培养教育的问题。因为在层次化教育中,倘若直接把大学生分层并定格为各种类型,具有相当的难度和不可预期的后果。 学生之间的探究,可以以辩论的形式出现,这样各抒己见,锻炼了大学生的口才与机智,同样,也显露出一些大学生自身爱国意识上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从而在愉快的学习中,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非常好的效果。4 注重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它有诱导性、娱乐性、潜隐性的

15、特点。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有较强的独立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直接的观念灌输和被动的思想教育往往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隐性教育能引导学生在教育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活动,学生并不感到有外力强加,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庆典活动,在这些节日里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醒人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不要忘记国家的历史;开展系列理性爱国交流会、“迎奥运知识问答”、“抗震知识问答”,号召在校大学生要增强理性爱国;引导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将学生的爱国理论与社会实践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爱国需要从身边做起,爱国需要从提高自身能力、才干做起。大学生要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冷静理智地表达爱国热情,明确当前最大的爱国就是勤奋学习,提高个人本领,用所掌握的知识服务于祖国和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