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139961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防患于未然范文 篇一:防患于未然说课稿 七年级思想品德 下册第七课三框 防患于未然 乌鲁木齐第八十二中学李欢20XX年4月19日 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下面我就从教材背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走进法律和法不可违两个章节,了解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等内容,这节课在已有法律、法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认清犯罪的危害,让青少年进一步认识到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2、要加强自我防范,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2、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身心发育急剧加速,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强烈、善于模仿,但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逆反心理开始突显,大量的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精神关爱,加之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他们心灵的腐蚀和一些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导致一些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如目无组织纪律、拉帮结伙、抽烟、打架斗殴、旷课、夜不归宿、偷窃;还有一些极端的学生,动辄以出走、辍学威胁家长和老师;有的则满口脏话,动作粗野,行为不端,而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更是与日俱增,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甚至浏览黄色网页等等,这些不良行为对青少年

3、的危害极大,如不加以及时矫治极易滑向 犯罪的深渊;而要远离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不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重要的在于青少年本身。因此,要让学生懂得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它们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恶果,并且一定要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查阅相关法律书籍和资料,反思自己是否有过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2、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 3、用学生身边的不

4、良行为分析其危害及后果,共同探讨矫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 1、内容简析: 本框由“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两目组成 第一目“认清犯罪危害”主要分析说明了三层内容:首先,分析了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其次,分析了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最后,指出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主要介绍预防违法犯罪、要防患于未然等内容。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

5、展为违法犯罪,认清犯罪的危害性。 (2)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 3、教学难点: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二、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教师创设情境,精心设疑,让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实现情感的升华; 2、案例分析分法 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课学习内容,搜集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以案导学,以案说法,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达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指导阅读法 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重视课堂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收 集学生中存在的疑难点,点拨学生打开思路;做好一般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工作,使教学既全面具体又帮助了有困难的个别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二)

6、说学法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如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应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在指导学生的学法中,我确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体系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思考问题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新课引入 谈话式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违法犯罪,明白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不良习惯会害了我们,我们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诱惑。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第三框的内容:防患于未然。 设计

7、意图:采用谈话式导入新课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本课的知识体系是延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设计的,本框题的内容要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 篇二:防患于未然观后感 防患于未然观后感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医院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根据院党委的安排,组织我院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以上管理干部及全体党员在多功能厅观看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法制宣传片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法制宣传片结合卫生行业特点,采取讲解和问答的形式,对刑法修正案六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通过讲解一个个真实发生的违法

8、乱纪案件,以案释法,深入剖析了腐败堕落的犯罪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诠释和讲解。对预防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起到了积极的警示教育作用。 通过观看该法制宣传片,使我接受了一次重要的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廉政的重要性,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牢固树立依法行医、廉洁行医和廉政的工作理念,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远离商业贿赂,防患未然。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教育是对心灵上的一次洗礼,一定要吸取这些腐败案教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牢记党的宗旨,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把握住自己,走好人生每一步;要明便是非、防微杜渐,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

9、觉规范自身行为。作为护理管理者也要自觉提醒周围的同事抵制商业贿赂,发挥自己的力量去抵制一切不良现象,防患未然。 总之,法制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更要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篇三:防患于未然课堂实录 防患于未然课堂实录 城关中心学校郑桂林 导入新课: 来探讨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列举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什么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呢?过渡到故事学习。 新课教学 案例分析: 一天晚上,杜某在路边遇到一位女子,该女子的车坏了,杜某主动帮她修车时发现她携带大量现金,想到自己赌博欠债,债主天天威逼着他,

10、家徒四壁,一时起了贪念,不顾女子“这钱是刚借来要给孩子做手术”的哀求,拿刀把她刺成重伤,把钱抢走。杜某躲藏了几天后最终被逮捕归案,判处有期徒刑。他出事后,老母亲经不住打击,精神失常;妻子对他失去信心,离家出走;孩子受到他人非议,辍学在家? 学生朗读案例。 教师:在这个故事中,杜某持刀抢劫把这个女子刺成重伤,抢走了钱财。他这个犯罪行为有什么危害性?为了将危害性分析得更透彻,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学习。先请大家看清学习要求:四人一组,任选一个角度,深入分析杜某犯罪行为带来的危害,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发下去的学习纸上。以情景描述或者归纳表达的方式来汇报。 (时间四分钟) 老师走到学生当中与活动小组

11、进行交流。 教师:每个小组请一个代表把小组讨论的学习成果汇报一下杜某的犯罪行为对他人的危害。学生:杜某对他人的危害有三个方面,物质的损失,精神的损失和危害他人人身安全。因为那个孩子缺少金钱会生命会受到威胁。物质上的损失就是被抢劫钱财。精神损失就是因为贫寒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母亲会很伤心。(点评:不光是对这个女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金钱上的损失,更可能对她的孩子也造成一定的伤害,真的是雪上加霜,非常的可恶。)学生:杜某不仅造成被害人身体上受伤,心灵上带来一定的阴影,甚至可能会使她的家人失去生命,使她失去生命。(点评:不光是对身体造成伤害,更可能对这个女子造成心灵的阴影,她非常害怕。) 学生:杜某不

12、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总结下来有三点,女子的孩子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期,说不定生命还会造成威胁;对女子造成身体上的重伤,可能会对两位受伤害的人的家庭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点评:归纳了三点,对他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对他人有这么大的伤害,对自己也是危害巨大。现在来分析杜某的犯罪行为对自己造成了哪些危害。) 学生:杜某犯罪了以后一直躲着,他心里非常害怕、恐惧;第二点,他受到了惩罚,失去了自由;第三点,他可能会受到别人的唾弃。(点评:犯罪行为,不光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还要受到他人的唾弃,丧失了尊严,更严重的是,还失去了自由。除了这些危害,杜某的犯罪行为对自己还造成哪些危害,把眼光放远一点,对杜某将来还会

13、造成哪些危害。) 学生:作案后会使自己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整天提心吊胆害怕被抓,被抓后被剥夺自由和权利。当刑满释放后他出来寻找工作会变得很难,很难再抬起头重新做人。(点评:抬不起头,不能够重新做人,就业也有影响。) 教师:对自己的危害大吧? 学生:大。 学生:杜某的犯罪行为对他的家庭造成什么危害? 学生:我总共分析了三点。因为杜某的抢劫使自己的老母亲还有孩子无人照顾。我们可以想,杜某他已经进了监狱之后,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已经走了,而且他的妻子因为对丈夫丧失了信 心而离家出走,而老母亲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心灵的打击而精神失常。孩子辍学在家,妻子离家出走,全家的生活负担都压在这么幼小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现

14、在能做些什么?他连自己的自理都不能做到,更何况是照顾杜某的母亲。所以说杜某他犯下这样的错误,一时起了贪念,不仅使自己妻离子散,也使自己的下一代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点评: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 教师:除了对家庭造成巨大的危害,杜某犯罪行为对社会有没有带来什么后果呢?学生:他对社会的危害主要有两点,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安定。 教师:老师觉得杜某的犯罪行为对社会还有一个危害,他的行为会不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任度?他这种行为真的会降低社会的诚信度,让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不太信任。犯罪真的是百害无一利。那么请问,犯罪的行为具有这么严重的危害性,为什么杜某在面对钱财的那一刹那,他会选择采取犯罪的行动呢?你们认为他在那一刹那他想到了什么,他的心理活动又是什么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