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138463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4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各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 乘数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单选题 1.计算时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的算式有( )。 A. 7+7 B. 497 C. 49-7 2.x40=4,x 代表的数是( ) A. 10 B. 160 C. 4 3.若,则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4.如果 = ,那么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a , b 是两个不为 0 的自然数,如果 a b ,那么(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6.除数是 4,商是 8,被除数是几?正确的列式计算是( ) A. 842 B. 4832 C. 8412 D.

2、844 7.甲数3=乙数2=48,那么甲数( )乙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二、判断题 8.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9.一个数连续减去 75,减 13 次后,还剩下 50,这个数是 1025。 10. 125=5,求中应填的数就用 1255 计算。 11.如果=,那么=。 12.一个不是 0 的数乘分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三、填空题 13.填空: _248 _325 720_9 _9810 50_300 96_3 14.根据 ,写出一道除法算式是_。 15.填一填。 _3=12 30=_5 _3=64 16.算一算,比一比 (1)134=_ 524=_ 905=_

3、 (2)243=_ 723=_ 7224=_ (3)185=_ 5213=_ 9018=_ 17.用 32、 17、 544 三个数分别写出 3 个不同的算式_._._。 18.根据 282.5=70 写出两道除法算式:_、_ 。 19.有一个数,小王用 18 去除,小张用 25 去除,小张得到的商是 54,小王得 到的商是_,这个数是_ 四、计算题 20.看乘法算式,你能很快地写出商是几吗? 245=120 (1) (2) 21.看乘法算式,你能很快地写出商是几吗? 165=80 (1) (2) 五、解答题 22.根据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23.从左到右顺序填空。 六、应用题 24.小丽去超

4、市购物,饼干每袋 9 元钱,她买了 2 袋,还剩下 3 元,小丽一共带 了多少元?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 【解答】 计算时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的算式有: 77=49 497=7 【分析】用一句乘法口诀通常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当两个 乘数相同时,就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440=160. 故答案为:B. 【分析】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被除数乘商不等于除数,算式错误; B、除数除以被除数不等于商,算式错误; C、除数乘商等于被除数

5、,算式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根据乘除法 的互逆关系判断并选择即可. 4.【答案】B 【解析】【分析】因为因数因数=积,所以积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 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答】假设 a1; a 1 ; 因此,b = 那么,b1 所以,ab。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 a1,求出 b , 然后再进一步解答,此题的解题方 法是假设法。 6.【答案】B 【解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甲数3=乙数2=48,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分析】因为甲数3=乙数2=48,所以甲数3=48,甲数是 483=16,乙 数2=48,乙数是

6、482=24,2416,所以甲数小于乙数。 故选:B。 二、判断题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等于 0。 【分析】根据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商的变化规律,即得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 都等于 0。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7513+50 =975+50 =1025 这个数是 102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说明这个数里面有 13 和 75,还多 50,因此用 13 与 75 的积加上 50 即可求出这个数,然后判断即可.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125=5,求中应填的数就用 1255 计算。本题错。 故答案为:错误

7、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被除数=商 除数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为一个非 0 自然数乘小于 1 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 非 0 自然数乘大于 1 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非 0 自然数乘 1 积等于这个数; 所以上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非 0 自然数乘小于 1 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 0 自然数乘大于 1 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非 0 自然数乘 1 积等于这个数;由此解答此题主 要考查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要靠平时知识的积累,总结规律

8、 三、填空题 13.【答案】24;75;60;90;6;32 【解析】 【解答】 482=24; 253=75; 7209=80; 8109=90; 30050=6; 963=32. 故答案为:24;75;80;90;6;32 【分析】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 商”分别列式计算即可. 14.【答案】 (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答】解:由所给出的式子: = ,这是一个乘法算式,可以 写成除法算式是: =或 = 。 故答案为: =(答案不唯一)。 【分析】因数因数=积,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写成除法算式是:积一 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15.【答案】4;6;8

9、【解析】【解答】解:123=4,所以 43=12; 305=6,所以 30=65; 64=24,243=8,所以 83=64. 故答案为:4;6;8 【分析】用积除以已知的因数即可求出未知的因数,由此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 系计算即可. 16.【答案】(1)52;13;18 (2)72;24;3 (3)90;18;5 【解析】 【解答】 解: (1) 134=42,524=13,905=18; (2) 243=72, 723=24,7224=3;(3)185=90,5213=4,9018=5。 故答案为:(1)42,13,18;(2)72,24,3;(3)90,4,5。 【分析】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

10、系: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此题。 17.【答案】3217=544;54432=17;54417=32 【解析】【解答】 用32、 17、 544三个数分别写出3个不同的算式为: 3217=544; 54432=17;54417=32。 故答案为:3217=544;54432=17;54417=32。 【分析】因数 32因数 17=积 544,积 544一个因数 32=另一个因数 17,积 544一个因数 17=另一个因数 32. 18.【答案】7028=2.5;702.5=28 【解析】【解答】解: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可知:7028=2.5,702.5=28。

11、 故答案为:7028=2.5,702.5=28 【分析】用积除以其中的一个因数即可求出另一个因数,因此一道乘法算式可 以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19.【答案】75;1350 【解析】【解答】解:5425=1350 135018=75 答:小王得到的商是 75,这个数是 1350; 故答案为:75,1350 【分析】先根据:商除数=被除数,求出被除数,然后根据:商=被除数除 数,解答即可 四、计算题 20.【答案】(1)4 (2)6 【解析】【解答】10024=44 14424=6 【分析】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21.【答案】(1)4 (2)6 【解析】【解答】7516=411 10016=64 【分析】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五、解答题 22.【答案】解: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可知: 【解析】【分析】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由此根据乘除 法的互逆关系直接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即可. 23.【答案】解: 【解析】 六、应用题 24.【答案】923=21(元) 答:小丽一共带了 21 元。 【解析】【解答】先求出买饼干一共花了多啊好钱,再加上剩下的钱,就是一 共带了多少钱。【分析】每袋 9 元,一共买了 2 袋,则买饼干花了 18 元,加上 剩下的 3 元,所以小丽一共带了 21 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