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128625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篇一: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硬膜外隙:指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窄隙,内呈负压,含有脊神经根、椎内静脉丛、结缔组织等。 2.蛛网膜下隙: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窄隙,隙内充满脑脊液 3.血脑屏障: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液与神经细胞之间的屏障性结构,包括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毛细血管基膜和胶质膜。血脑屏障具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可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 (二)填空题 1.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由硬膜、蛛网膜和软膜组成。 2.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3.脑室包括左、右侧脑室

2、、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三)单项选择题 1.大脑前动脉主要供应(C) A.大脑前面B.大脑背外侧面C.大脑内侧面D.大脑底面 2.供应纹状体的动脉来源于(B)的中央支 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椎动脉D.基底动脉 3.脑脊液渗入血液经过的途径是(D) A.蛛网膜下隙B.上矢状窦C.正中孔D.蛛网膜粒 (四)多项选择题 1.参与大脑动脉环组成的是(ABDE) A.颈内动脉B.大脑前动脉C.大脑中动脉D.大脑后动脉E.前、后交通动脉 2.脉络丛的组成包括(ADE) A.软脑膜B.蛛网膜C.硬脑膜D.室管膜上皮E.毛细血管 (五)问答题 1.试述脑脊液的产生部位与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

3、的脉络丛产生,其循环途径是:左、右侧脑室脉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上矢状窦颈内静脉。 2.腰椎穿刺宜在何处进行,为什么?穿刺是进入的部位及依次经过的层次由哪些? 腰椎穿刺宜选择在第3腰椎或第腰椎间隙之间,因此处无神经组织,腰椎棘突间隙大,蛛网膜下隙扩大形成终池。穿刺针刺入蛛网膜下隙,穿刺针依次经过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篇二: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篇三:第七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教学内容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

4、、蛛网膜和软膜 一、脊髓的被膜 (一)硬脊膜spinalduramater:厚而坚韧,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下部在S2变细,包裹马尾,末端附 于尾骨 (二)脊髓蛛网膜spinalarachnoidmater:为半透明薄膜,于脑蛛网膜相延续 (三)软脊膜spinalpiamater: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表面,在脊髓下端形成终丝;在脊神经前后根之间 形成齿状韧带,其尖端附于硬脊膜上,起固定脊髓的作用,还可作为椎管内手术的定位标志 (四)被膜间的间隙 1硬膜外隙epiduralspace 位置: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 内容: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 临床意义:硬膜外

5、麻醉 2硬膜下隙:硬脊髓和脊髓蛛网膜之间 3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space: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腔内充满脑脊液 终池:蛛网膜下隙下部,自脊髓下端至S2水平扩大,内有马尾 临床意义:成人腰椎穿刺术常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 二、脑的被膜 (一)硬脑膜cerebralduramater: 由两层合成 1特点与颅盖骨连接疏松 在颅底部与颅骨结合紧密 2硬脑膜形成的隔 (1)大脑镰:伸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 (2)小脑幕:伸入大、小脑之间,其前内侧缘游离形成幕切迹 (3)小脑镰:伸入两侧小脑半球之间 (4)鞍隔:位于蝶鞍上方,封闭垂体窝,其正中有一小孔有漏斗通过 3硬脑膜窦sinus

6、ofduramater: (1)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 (2)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下缘 (3)直窦,大脑镰与小脑幕相接处,向后通窦汇 (4)横窦:枕骨内面横窦沟内 (5)乙状窦:位于乙状沟内 (6)海绵窦:蝶鞍两侧,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过;窦外侧壁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 和上颌神经通过;借眼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借卵圆孔静脉与翼丛相交通 (7)岩上窦与岩下窦:分别位颞骨岩部的上缘和后缘 硬脑膜窦内血流方向: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海绵窦岩上窦(二)脑蛛网膜cerebralarachnoidmater 1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内充满脑脊液 蛛网膜下池:

7、蛛网膜下隙扩大处 (1)小脑延髓池:小脑与延髓之间 (2)脚间池:中脑的两大脑脚之间 (3)交叉池:视交叉前方 (4)桥池:脑桥腹侧 (5)上池:胼胝体压部与小脑上面之间 2蛛网膜粒:由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突入窦内形成的“菜花状”突起,为脑脊液回流入脑膜窦的结 构 (三)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覆盖于脑的表面并深入沟裂内 1脉络组织:在脑室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2脉络丛:脉络组织中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 产生脑脊液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一)脑脊液产生部位:各脑室的脉络丛 (二)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

8、四脑室正中孔及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上矢状窦回流入血 (三)功能: 1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 2缓冲震荡、保护脑和脊髓 3维持颅内压及脑组织渗透压 (四)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系统 触液神经元:接受脑脊液的化学和物理刺激、释放神经活性物质至脑脊液执行感受、分泌和调节的 功能 四、脑屏障 (一)组成 位置:血液与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 1血-脑屏障结构:脑和脊髓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窗空,紧密连接;毛细血管基膜;胶质膜位置:脑室脉络丛的血液与脑脊液之间 2血-脑脊液屏障 结构:脉络丛上皮建有闭锁小带相连 位置:脑室和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与脑和脊髓的神经 3脑脊液-脑屏障胞之间 结构:室管膜上皮、软脑膜和软脑膜下胶质膜 (三)功能: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内、外环境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血管 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及部分间脑 (一)脑的动脉 椎-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