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5123825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核心问题 探究学习 核心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S多专家的研究更偏向于理论探讨,我们一线教师则应该重点关注核心问题的教学策略,呈现分析与提炼核心问题的具体做法。“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课堂的首要任务。 一、数学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是什么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核心素养、探究学习、核心问题”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不难理解,但若能真正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2、,将对新课程改革的“再出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来源于核心问题的探究,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探究学习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问题是有效探究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我们一线教师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上。 二、数学核心问题来源于哪里 “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课堂的首要任务,那么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什么地方入手,核心问题从哪来?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来。一个好的情境,它应该能唤起兴趣、激活已知、产生冲突、激发创造.而这样的情境,它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发掘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自于教师对班级不同学生认知特点的

3、充分了解;来自于教师让学生先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倾听、敏感和捕捉;来自于教师教学实践、反思所生成的教学智慧即来自于教师。 三、数学核心问题如何引领探究活动 数学核心问题如何引领探究活动,我认为,一定不是教师的“强行引领”(即教师用一个个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预设的轨道),而是学生为解决核心问题又产生系列的子问题,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再发现问题、再进行探究的方式,使探究活动层层展开,学生的思维也随之不断地拓展、深入。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小数时,通过学生的分析,并提出了问题“买肉花了多少钱?”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给出探究提示: 想一想,你能列出算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4、 看一看,你列出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估一估,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试一试,你能用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记下你的方法并交流。 议一议、猜一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开始探究,并收集有价值的资料,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班内交流,小组展示,在分享的同时相互评价、质疑。 这里渗透一个转化的数学思想: 25.60.925.692569;让学生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由小数乘小数转化成小数乘整数,再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去做。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情境中尽可能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核心问题;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捕捉冲突

5、点,引发思维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 四、如何以“核心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 以“核心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材重难点,确立核心问题,并以“核心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核心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要学会“变”。 1.教师的备课方式要改变 一直以来,教师在备课时着重要做到“六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备习题、备方法、备手段。在实施“核心问题”教学后,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做到“六备”,而且还要从许多问题里筛选、整合、并提炼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并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组织课

6、堂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 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在解读教材中,提炼“核心问题”。必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也就是要弄明白“教什么”。要弄明白“教什么”,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感悟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等。要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在了解知识点之后,需要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尤其是从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出发,合理地确定教学重难点,从中提炼出教学的核心问题。 其次,要精心进行预设课堂教学方案,即如何呈现核心问题、如何组织课堂活动、何时指名小组上台汇报、如何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可以看出,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用“心”备课,不仅要备核心问题

7、,而且还要备核心问题如何呈现;不仅要备活动组织,而且还要根据不同课型而安排、组织不同活动的形式.这样,虽然教师备课方式发生了转变,但是教师的备课变得更有针对性,突出重点,从而让教师学会把握教材、吃透教材、科学预设、条理清晰,便于施教,从而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要改变。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需要改变课堂的组织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提出许多问题,多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或是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去解决问题。这样,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或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抑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而“核心问题”教学,是以一两个“核心问

8、题”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由于一两个“核心问题”思维含量大,并具有探究性、开放性,不是学生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才能解决的。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采取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小组汇报等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那么,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流程通常应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分析问题指名汇报,解决问题引导质疑,再提问题实际应用,深化问题”五个基本环节。 3.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用单干方式,单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单独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少开展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而

9、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推动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倡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由传统的配合者、接受者和服从者转向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问题发现者、探究者、合作者。 (1)注重自主探究。如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角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四个不同的活动角,分别是:角的两边很短;角的一条边长一条边短;角的两条边都较长;角的两条边更长.让学生自由地转动角边、比较角的大小,观察思考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随机出示两个问题: 怎样才能把角变大?怎样才能把角变小?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摆弄活动角,然后

10、在组内进行交流,并在探究与交流中感悟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边画得长短无关”。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而且因为规律是学生自主发现,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所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学得扎实、记得牢靠。 (2)注重合作学习。由于“核心问题”通常具有探究性、开放性,问题比较大,学生单独完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或单独完成不了,需要开展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班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开展帮教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集体意识,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即组长(负责组织)、记录员(负责整

11、理记录)、资料员(负责学习材料收集)、报告员(负责反馈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出示情境图:这12个同学做球操表演,如何排队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方法一:每排6人,排2排; 方法二:每排4人,排3排; 方法三:每排12人,排1排。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在操作中得出乘法算式。 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用手里12个圆片,代替12个同学,摆一摆,你是如何给这12名同学排队的?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学困生。汇报展示,教师提出要求: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课件展示: 方法一

12、:每排6个,摆2排,算式:62=12; 方法二:每排4人,排3排,算式:43=12; 方法三:每排12人,排1排,算式:121=12; 通过学生的探究,怎样拼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拼摆。如:每排1人,排12排,每排2个,排6排,每排3人,排4排,每排4人,排3排,每排6个,摆2排,每排12人,排1排。教师小结,在实际操作中,只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拼摆,才能保证把所有的方法找到,还能做到不重?汀?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要找准一节课的核心问题,教师的教学就有了“抓手”,学生的学习就有了“靶心”。因此,把握并提炼每节数学课的核心问题,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教学,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设计核心问题的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