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122541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相依相伴对残月“打一字” 篇一:灯谜三百条 篇二:灯谜 说“灯谜” 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少不了要举办灯展以及灯谜竞猜活动。中央电视台今年还专门举办了“中国谜语大会”,连续三个晚上向全国直播。广大观众在电视机前与参赛选手一同思考,一同竞猜,也凭添了几分趣味。不过,对灯谜的出现,则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灯谜,亦称谜语,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廋辞”。那时,群雄崛起,列国纷争,游说之士为了劝说王侯,常常隐本意而借喻其他,使对方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达到劝说之目的。这种隐语被称为“辞”。 秦汉以后,此风更加盛行。汉代蔡邕的“曹娥碑题辞”,南北朝鲍照的“井谜诗”等,初具谜语雏形。梁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中就

2、明确记载:“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并进一步解释:“谜也者,迴互其辞,使昏迷也”。北宋时期,人们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将诗句制成谜语悬挂于彩灯之上,称为“商灯”、“商谜”或“灯谜”。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有以绢灯翦写诗词,时寓讥笑,乃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这就把当时灯谜的制作和特点概括了出来。因谜语创作大多设想曲折,寓意广泛新颖而别致,因而难以被人一时猜中,就像射虎一样困难,因而猜谜语又被称为“射虎”或“打虎”。现在人们猜谜语时所说的“打一物”、“打一字”等都是由“打虎”转化而来。明清之时,猜灯谜活动极为流行。曹雪芹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多次记叙了贾府猜谜语的情景

3、。尤其在第二十二回中,不仅描写了众人猜谜语的热闹场面,而且不惜笔墨接连写下了七则谜语,让读者也 着实过了一把猜谜瘾。清朝李汝珍所著章回小说镜花缘中的“姊妹陶情”和“畅游智佳国”两段情节,则好像是作者专门为猜谜而写,其中的谜语更是妙趣横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灯谜,按类别可分为物谜和字谜两大类。就体式而言,有扣字、离合、会意、象形、谐意、别解、假借等,法格则有卷帘、秋千、系铃、解铃、齐飞、脱帽、求凰、加冠、折腰等20余种。历代有不少名人、学者曾编造了谜语选集,如文戏、春灯谜、灯谜品括、拙园灯谜草等。民国时期的谜海,收录了当时民间广泛流行的各式谜语20000多条。 灯谜如果与“元旦”或“春节”

4、结合,更是名副其实。人们在迎新春庆佳节、闹元宵赏花灯时猜上几则谜语,会感到凭添几分趣味。如某单位的迎春联欢会上,主持人出了一则谜语:“唱唱跳跳又一年”,打一成语,谜底为“载歌载舞”。此谜中以“载”字别解“年”,“又一年”扣住两个“载”,“唱”为“歌”,“跳”为“舞”,谜底自然清楚了。该谜析字严谨,匠心独运,不失为上乘之作。再如“清明前一日”和“园墙四面开、但无人进来”两种谜面,谜底都是“元旦”。前者的“清”、“明”代指清朝、明朝,而清朝和明朝之前是“元”朝,“一日”为“旦”,谜底自然明了;后者“园”去其“墙”剩下了“元”,“但无人”即为“旦”,谜底不言自明。灯谜猜单字,要拆字清晰,技法精巧。如

5、谜语“除夕即是岁末”,谜底为“多”字;“年尾即是岁底”,谜底为“舛”字。前一则“多”字除去一个“夕”字,所剩即是“岁”字的末尾“夕”;后一则 “舛”字的半边是“年”字之尾,半边是“岁”字之底。两谜谜面相似,解谜却不一样,实为一株并蒂莲。中央电视台“中国谜语大会”第一场比赛中的一则字谜“左边缺一半,右边空一半”,首先明确谜底的“字”是左右结构,左边取“缺”字的一半“缶”,右边取“空”字的一半“工”,全在一起便是“缸”字。如果将此字谜改为“上边空一半,下边缺一半”,则谜底为“窑”字。还有两则字谜:一为“来日是春天”,另一为“春天一日游”,两谜谜底都是一个“奏”字。前者要用“加法”,在“奏”字中间来

6、个“日”字即成“春天”;后则要用“减法”,“春天”两个字中的“日”字游走,所剩即是一个“奏”字。这两则谜语在谜学中称为“增损体”,它是猜字谜的主要方法。灯谜猜古人名,尤以红楼梦人物四“春”为最,四则谜语均为语义双关,字字熨贴。如:“岁首新年”猜“元春”;“踏雪寻梅”打“探春”;“辞别隆冬”为“迎春”;“莫让年华付水流”自然是“惜春”了。第一则谜语谜底的“春”扣“新年”,第二则的“春”扣“春天”,第三则的“春”扣“春季”,第四则的“春”扣“年华”,一字多义,深入浅出,其技法可谓是别具一格。总之,灯谜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枝瑰丽的花朵,也是锻炼智力、培养思维的文化娱乐活动。 一.灯谜例子5 1.今

7、日秋尽。(打中药名一)明天冬 2.仲尼日月。(打古人名一)孔明 3.落花满地不惊心。(打晋人名一)谢安 4.降落伞。(打古人名一)张飞 5.仲尼日月也。(打成语一句)一孔之见 6.南北安全,左右倾斜。(打成语一句)东倒西歪 7.西施脸上出天花。(打成语一句)美中不足 8.五句话。(打成语一句)三言两语 9.游泳比赛。(打成语一句)力争上游 10.万年青。(打成语一句)长生不老 11.导游。(打成语一句)引人入胜 12.铁公鸡。(打成语一句)一毛不拔 13.爬楼梯。(打成语一句)步步高升 14.戒之在斗。(打唐五言诗一句)莫学武陵人 15.除夕守岁。(打成语一句)终夜不寝 16.劝君更尽一杯酒。

8、(打离合字一)口口回 17.朱门美脯臭。(打离合字一)府肉腐 18.十五天。(打国字一)胖 19.十个哥哥。(打国字一)克 20.两人十四个心。(打国字一)德 21.上无兄长。(打国字一)歌 22.多一半。(打国字一)夕 23.半部春秋。(打国字一)秦 24.岳父大人。(打国字一)仗 25.草上飞。(打国字一)早 26.春去也,花落无言。(打国字一)榭 27.今朝泪如雨。(打国字一)漳 28.一家十一口。(打国字一)吉 29.是非只为多开口。(打国字一)匪 30.弄璋之喜。(打国字一)甥 31.中央一条狗,上下四个口。(打国字一)器 32.一家有四口,还要养只狗。(打国字一)器 33.说他忘,

9、他没忘,心眼长在一边上。(打国字一)忙6 34.一家十一口(打朝代一)周 35.人者何所乐。(射大陆地名一)应山 36.锄禾日当午。(射大陆地名一)田阳 37.永久和平。(射大陆地名一)长安 38.黄昏。(射大陆地名一)洛阳 39.一路平安。(射大陆地名一)旅顺 40.四季花开。(射台湾地名一)恒春 41.山明水秀。(射台湾地名一)景美 42.北军归顺。(射台湾地名一)南投 43.南军归顺。(射台湾地名一)北投 篇三:猜灯谜、猜谜语 1、无底洞(打一成语)深不可测 2、爬竹竿(打一成语)节节高升 3、举重比赛(打一成语)斤斤计较 4、愚公之家(打一成语)开门见山 5、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

10、体 6、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7、双手赞成(打一成语)多此一举 8、公用毛巾(打一成语)面面俱到 9、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10、没关水龙头(打一成语)放任自流 11、给家捎个话(打一成语)言而无信 12、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 13、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 14、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15、电锯开木头(打一成语)当机立断 16、最荒凉的地方(打一成语)寸草不生 17、最长的寿命(打一成语)寿比南山 18、元旦元宵捷报频传(打一成语)节节胜利(喜出望外) 19、逆水划船(打一成语)力争上游(激流勇进) 20、跷跷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21、不考虑中

11、间(打一成语)瞻前顾后 22、美梦(打一成语)好景不长 23、五句话(打一成语)三言两语 24、律师贪污(打一成语)知法犯法 25、细菌开会(打一成语)无微不至 26、节日的烟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27、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 28、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 29、笑死人(打一成语)乐极生悲 30、相声演员(打一成语)装腔作势 31、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百年树人 32、哑姑(打一成语)妙不可言 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打一成语)风平浪静 34、不知不觉近除夕(打一成语)忘年之交 35、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36、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 37、一块变九块(打一成

12、语)四分五裂 38、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39、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 40、仙乐(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41、纸老虎(打一成语)外强中干 42、单方告别(打一成语)一面之词 43、零存整取(打一成语)积少成多 44、兄弟五六个,围着圆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打一食物) 大蒜 45、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混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打一食物) 藕 46、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蜂,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打一食物) 藕 47、白又方,嫩又香,能做菜,能做汤,豆子是他爹和娘,它和爹娘不 一样(打一食物)豆腐 48、宝宝不怕嗮,穿衣真奇怪,里面套红衫,外面披麻袋(打一食物) 花生 49、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服,老来都穿 黄色衣(打一食物)香蕉 50、半截白,半截青,半截实来半截空,半截长在地上面,半截长在土 当中(打一食物)葱 51、长得像竹不是竹,周身有节不太粗,不是紫来就是绿,只吃生来不 能熟(打一食物)甘蔗 52、全面整顿(云南一地名)大理 53、双喜临门重庆 54、刘关张结义区(台湾一地名)桃园 55、惩恶扬善(云南一地名)楚雄 56、驿站(河南一地名)驻马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